招財貓現象 喵喵經濟學 通行全世界

撰文:李藹明 楊紫微
出版:更新:
流浪貓「小玉」(Tama)是日本一廢站危機的車站站長。(Getty Images)

貓經濟(nekonomics)原是形容日本以貓為主角的一個新型經濟產業,「neko」在日語中即是貓。此詞源自一隻流浪貓「小玉」(Tama)成為一個有廢站危機的車站站長後,不但令該站免於被廢,更創造了經濟奇蹟,為當地經濟重新注入動力。但貓經濟又何止在日本出現?世界各地已有不少地方懂得活用貓貓的驚人力量,成為名副其實的「招財貓」。

塗上小玉式樣的車廂。(維基百科)

小玉站長助小區變旅遊熱點

2007年,日本和歌山縣貴志川線貴志站因經營赤字而面臨廢站,連駐站職員制度亦取消,由附近商店職員代替出任,活化這個人煙稀少的小車站任務難倒不少人,卻難不倒這隻貓。電路公司社長在一籌莫展時,和流浪貓「小玉」對上眼的一瞬間,就決定了牠是命中注定的站長,戴上站長帽的小玉為貴志站帶來相當洶湧的人潮,不止貴志站,整條貴志川線連同周邊區域都因而重生,慕名而至的旅客刺激當地經濟,一系列的餐廳、貓商品應運而生。當地甚至推出了「小玉列車」,全方位滿足愛貓人士。

小玉站長上任後,乘客量比上任前一年上升近兩成,據估計,小玉站長產生的經濟效益達11億日圓(約7,500萬港元)。日本的「全國貓奴化」現象實在不容忽視,若將與貓有關的產業,包括貓糧、貓節日、貓廣告、貓旅遊等——通通計算在內後,經濟效益可達2.3萬億日圓(約157億港元)。這股風潮近年已悄悄吹至世界各地。

以貓作招徠的貓旅遊已成潮流?

杜拜當局正計劃建造一個規模達至可容納5,000隻貓的貓公園,將馴養流浪貓安置在公園中,讓市民及旅客可以享受悠閒的「弄貓時光」,若杜拜市民在互動中對貓動了真情,更可以申請將貓領養回家。計劃中,公園將設有1,000個器皿讓貓進食,這上千隻貓一起進餐的畫面將成為公園特色。有指這個大型貓公園的原型來自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的貓cafe,杜拜當局希望藉此吸引遊客,並形成一個知名貓景點。

去年年底比利時警方表示,希望市民在Twitter上不要提及有關警方捉拿巴黎恐襲疑犯的行動,以防疑犯有機會制訂逃跑計劃,比利時網民破天荒想出以可愛貓貓圖片在Twitter上洗版,試圖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事後,比利時旅遊局有見貓的力量竟然如此強大,順勢推出以貓為主角的旅遊宣傳片段,一下子紓緩了繃緊氣氛。

日本小圓(Maru)的影片在網絡大受歡迎。(YouTube截圖)

拍攝自家貓可賺大錢?

當網絡貓明星愈來愈多,這個炙手可熱的潮流令愈來愈多人也想「捧紅」自己的貓貓,只需按下快門,上傳到網絡,就可以等着,也許哪一天你的貓會幫你賺得比里安納度還多——這個天方夜譚正發生在網絡名貓「不爽貓」的身上。根據福布斯報告,不爽貓在2012至13年間,賺了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平均年收入比里安納度、湯告魯斯等名人還多。

除了不爽貓這種在網絡名貓中達至天王巨星級別的貓,不少影片被上傳至Youtube的貓,其實也替自己賺了幾輩子分量的貓糧,例如日本的小圓(Maru),每段影片平均有80萬觀看次數,估計可獲YouTube分紅115萬港元。不過,網絡其實也只是一個跳板,在獲得一定知名度後,一系列的廣告合約、合作商品才是真正的財源。時至今日,網絡貓產業已是貓經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