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難中求變 過份經濟主導 凱因斯戰時孖生女還能扶貧嗎?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對於助人機構來說,存在意義就是早日不再存在——因為幫助別人的使命已經完成。世界銀行同樣有其使命,就是戰後重建、扶助貧窮。但存在了超過70年的世銀時至今天,連行長亦都大嘆失望。

二戰在1944年接近尾聲,軸心國漸見敗勢,凱恩斯等多國代表在齊集美國布雷頓森林,商討戰後經濟體系安排。(VCG)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孖生姊妹」,以突顯兩者功能相似。若果它們是孖生姊妹的話,凱恩斯大概就是父親。

在1941年進入英倫銀行董事局的凱恩斯,在二戰尾聲代表英國赴美,商討戰後重建世界經濟的安排。世界銀行就是在這場布雷頓森林會議中誕生,時年1944。

不過正如部份人所言,世界銀行的存在本身已經很弔詭,它到底是一間銀行抑或協助發展的機構?當然,兩者有時可以並行不悖,但本質上已為以後的路徑埋下伏線,注定可能面對拉扯。

相比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知名度以至重要性似乎都相對弱。(VCG)

由歐洲重建 到援助發展

二戰期間,歐洲多國特別是法國遭受戰火蹂躪,成立世界銀行就是為了幫助重建。這一點,從當時世界銀行的正式名字——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可見一斑。這個機構將會以銀行借貸的方式,給錢歐洲國家復興和開發。而資金的最大來源,自然是在二戰中鶴立雞群的美國。

隨戰後殖民地獨立潮,不少亞非國家都希望等到財政支援,讓它們發展起來,卻未必符合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條件。於是世界銀行體系再在1960年成立國際開發協會,擴大向這些貧窮國家提供長期免息貸款。

除了對象擴大之外,從借貸範疇亦可見世界銀行的扶貧使命。對於一般金融銀行來說,它們不傾向投資教育和醫療等,因為這些工作隨時無利可圖,不符合借貸生利的經營之道。但世界銀行受到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的啟發,認為投資教育、醫療等範疇,長遠來說可以促進社會經濟,所以批出借貸的項目愈來愈廣泛。

世界銀行的資金來自主權國家借貸,因此行長和官員經常要與各國政要打交道。(VCG)

前經濟師形容世銀徹底轉向

部份因為世銀有這樣的使命初衷,現任行長金墉的發展方向更令人憂慮。他正推動世界銀行轉型,更多與主權基金、私募基金及保險公司等華爾街企業合作,說服他們投資世銀,間接借貸予發展中國家。

雖然,世銀目前的財政來源不只是主權國家,亦有70億美元(550億港元)資金來自私人投資。但行長金墉的計劃是大幅提高比例,將企業借貸提高到300億美元(2350億港元)。難怪世銀前經濟師赫爾曼(Joel Hellman)形容,這是整個機構以至文化的轉變。

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權威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更加撰文批評,私人企業追求利潤,隨時令到發展中國家債台高築。他舉出微軟創辦人蓋茨為例,力倡世界銀行要做得更多的是尋找善長人翁,以善款幫助貧窮國家。

世界銀行行長歷來由美國人擔任,現任行長金墉雖為韓國裔,但早已入籍美國,是公共衛生專家。(VCG)

行天豐雄:不能只得經濟師

除了資金來源之外,其實近年來不少人亦都批評,世界銀行只懂得從錢、錢、錢的角度看問題。日本國際金融專家行天豐雄曾經指出,世界銀行太過以經濟師主導,特別是跟隨美國趨勢。例如在列根年代,美國普遍相信自由經濟,當時的行長克勞森(Tom Clausen)亦主張獲批貸款的政府要放寬對市場規管。

行天豐雄認為,美國經濟研究的潮流一直轉變,但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問題一直未見重大改善,世界銀行需要的是不同範疇的專家,掌握每個國家、不同地方的社會和文化背景,才能令貸款發揮更大功效。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