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淚》幸運版 窮人偷香腸獲判無罪 揭意大利福利如虛設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偷東西不應該,是很多人自小學習的道理。但意大利一名潦倒漢偷竊食物,卻獲最高法院裁定無罪,似乎法官更認同的是一句老生常談──「法律不外乎人情」。
官司雖然告一段落,但引發的思考沒有停下來。什麼人在什麼情況可以竊取什麼食物,私有財產如何保障,一連串的喋喋不休之中,一個宏觀的問題引起了大眾的關注:窘蹙之人,何不由福利制度來保障?

在意大利,街頭上偶有人乞討,更加有人會因為飢餓難耐而盜竊。(美聯社)

法國作家雨果在1846年某一天,看見有人偷麵包被逮,豐富了他構思中的《孤星淚》。在一個充滿貧窮與絕望的社會,男主角尚萬強(Jean Valjean)因偷麵包及逃獄,要作苦差19年,獲釋後還要飽受社會歧視。

百多年後的意大利,露宿者奧斯特里亞科夫(Roman Ostriakov)飢腸轆轆,走進超級市場偷芝士和香腸,總值4.07歐元(35港元),同樣遭逮個正着。雖然他願意歸還食物,但還是獲判罪成,罰款100歐元(868港元),判監6個月。

雨果寫《孤星淚》,寫出嚴刑峻法的荒謬一面,多年來的讀者無不對尚萬強寄予同情。鐵面無私的警長賈維爾(Javert),對他可以說是窮追猛打,不輕言放過。尚萬強對社會的失望、不信、甚至憎恨,都可謂由來有因。但在他窮途末路之時,米里艾主教(Bishop Myriel)仍然不計較他偷走銀器,在警察面前為其開脫。雨果突顯出良心與道德感召,或許較法律更高一籌,將人從罪惡深淵拯救出來。

現實《孤星淚》  法律上的人情

回到現實的意大利,奧斯特里亞科夫也遇上了他生命中的米里艾主教。罪成後,檢控官盧奇薩諾(Antonio Lucisano)心生憐恤,認為奧斯特里亞科夫既然已經歸還食物,就不用以盜竊罪處理之,可改用較輕的企圖偷竊,要求減刑。案件上訴到最高法院,再遇上另一個米里艾主教,法官在今年五月裁定奧斯特里亞科夫無罪。

法庭指出,「被告的處境及案發時的情境,證明了他拿取小量食物只因當刻有必要充飢,事出必要。」,「事出必要」的理由,體現了意大利一項法律原則:「Ad impossibilia nemo tenetur」。這觀點出自第一、二世紀之交的法學家塞爾薩斯(Publius Iuventius Celsus),翻譯過來就是「沒人要做不可能之事」,當奧斯特里亞科夫再沒辦法生存下去,偷食物就變得可以。

意大利最高法院前法官科隆博(Gherardo Colombo)表示,「根據意大利憲法和《世界人權宣言》,每個人都有法律權利享有尊嚴……如果你因為身無分文而沒東西可吃,如果要活下去就一定要奪取別人之物,在這種情況下盜竊,意大利刑事法會裁定為合理。」科隆博補充,重要的是被告沒有使用武力,只是偷竊,而非搶劫。

雖然有人稱許裁決,認為法律也要考慮社會現實,有人可以偷東西,即是有人會損失財物,容許窮困之人「拿取」食物,絕非沒有後果。根據統計,意大利因為飢餓而偷食物的案例已經多了20%,全國超級市場在去年因高買而損失的貨品,總值達到29.5億歐元(256億港元)貨品,佔整體銷售的1%,當中帕馬森芝士(Parmigiano-Reggiano)和巴馬臣芝士(Grana Padano)最「搶手」──可謂名副其實的「搶手」。

被告的處境及案發時的情境,證明了他拿取小量食物只因當刻有必要充飢,事出必要。

未解社會之病

一個人犯法,或許是他的問題;多個人犯法,相信就是社會問題。用典固然能收一時之效,但更要問的是背後問題出在哪。能有基本溫飽,可以說是人應有之權利。正如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11條,也指出人人有權享有「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

不偷不竊,又窮又餓,可以如何解決?政府福利會是一途。正如意大利的大學教授貝拉科薩(Maurizio Bellacosa)指出,今次案件中的「事出必要」原則,多數應用在落難的人,要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畢竟飢餓不是一時三刻冒出來的,人即使貧窮,也可以透過福利援助、慈善組織等得到幫助,所以此原則難以應用在偷食物案。然而當地的福利制度能否幫助窮人填飽肚?

金融海嘯後,意大利經濟不景,全國每100人就有10.3人活在相對貧窮。(美聯社)

審批欠效率 福利形同虛設

意大利的社會福利涵蓋失業津貼、退休保障等,算是齊全。但彭博時事評論員貝謝德斯基(Leonid Bershidsky)指出,不少國家雖有福利制度,但政府審批欠效率,而且規限多多。

以英國為例,過去數年收緊政策,申請社會福利的人若不依足規矩,例如按當局建議找工作,或會三年不能再申請政府福利。杜倫郡(County Durham)就有人因為未申請到福利,多星期沒有收入,最終偷牛扒而被判監。當地食物銀行負責人布拉德肖(Colin Bradshaw)認為,政府不應該再限制民眾申領福利。

隨着愈來愈多人被拒保障網外,有調查顯示,英國多達125萬人無法再應付生活的基本要,當中31萬人更只是孩童。

意大利報章指出,當地每一天就多615人陷入貧窮。作為「歐豬」國家,意大利近年陷入經濟困難,甚至有人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境況相比。但其實世界非患窮,而患不均。有人沒食物吃,卻有很多食物沒人吃。意大利每年浪費510萬噸的食物,雖然當地政府推出稅務優惠,鼓勵商戶捐出食物,但更值得借鏡的或許是法國,當地去年規定超級市場必須捐出過期食物。政府與慈善團體雙管齊下,社會上要以身試法的人,相信就能更少。

「對不起,先生,我還要一點。」狄更斯筆下的《孤雛淚》,以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為背景,關懷的都是同一個貧窮問題。或許不只是歐洲社會,也不限哪一個時期,如何與貧窮同在從來都是人必須學習的功課。意大利選擇體恤,在乎人情,不論其他人是否認同,都肯定是走了重要一步、勇敢一步。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