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水化淡技術贏在起跑線 現依賴東江水 供水技術反落後星洲

撰文:陳冠東 高紫恩 陳智深
出版:更新:

既然新加坡在處理水資源和供水問題上如此有心得,為何作為其競爭對手的香港在這一議題上如此落後呢?若翻開歷史,會發現香港在供水問題上,一直受制於難以推翻的歷史因素,以及未敢觸碰的現實政治考慮,才遠遠落後於新加坡。當你探究海水化淡技術的前世今生時,更會發現原來香港早在過去40年前,已經擁有過一座被視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

香港小欖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啟用,規模曾為全球最大,可惜僅使用數年便關閉。(網上圖片)

香港供水現時由香港政府部門水務署負責,香港除了本身的儲水庫,主要是向鄰近的中國廣東省購買東江水。目前香港飲用水供應近七至八成來自東江,其餘兩至三成則來自本土集水區。

香港公共供水歷史始於1851年,政府當時動用公帑在市區挖掘了幾口水井,自此便肩負起供水的重任。在19至20世紀,鑑於香港淡水短缺,加上缺乏天然湖泊,為了應付人口及經濟增長帶來的用水需求,政府已經在不同地區興建多個稱為「水塘」的儲水庫,包括兩個圍海築成的水庫。直到現在,多個香港水庫的總儲水量約5.86億立方米。然而,水資源開發始終未能跟上用水需求,以致限時供水(俗稱「制水」)已成為戰後初期的例行公事。
 

戰後人口急增 開啟買東江水之門

因水庫收集雨水量不足以應付人口需求,1960年,香港政府已經向廣東購買達2270萬立方米的東江水,隨着用量增加,至2000年,香港已經向廣東省購買了7.8億立方米的東江水。

然而,由於香港政府認為供水仍有不足,加上中國大陸當時發生文化大革命,與英國關係變差,使香港政府不敢過於依賴中國的輸水。因此於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於樂安排興建海水化淡廠,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10月15日建成,當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而廠內的第一部機組亦同時開始運作。

香港在1977年再次因降雨量不足實行二級制水,為增加食水供應量,四組鍋爐同時投入生產, 於1977年9月6組鍋爐全面投產,每日生產18萬立方米淡水,聘有工作人員達200個。

因為採用高溫蒸餾技術,所以燃料成本很高,該廠其後曾一度停產。至1981年,香港實行一級制水(其後更升為二級)期間,該廠曾一度重開。然而由於石油危機導致原油油價由每桶2美元升至逾10美元,令化淡成本飆升多倍,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師來負責營運及維修,成本更為昂貴。

外購水成本增 重啟海水化淡研究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在文革結束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港英政府與大陸關係改善,從廣東省的供水量大幅度增加,結果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正式關閉及停用。廠房土地於1991年被人以3000萬港元收購,廠房則於1992年進行爆破拆卸,原址現時已發展為一個跳蚤市場。

此後,雖然社會仍有零星討論使用海水化淡作為水源的補充,但因成本、技術、需求和可行性等,政府一直沒就此展開新的討論和研究,因為成本過高須增加水費及其他稅收,故此政府只表示會密切留意有關海水化淡的技術發展。

特區政府則於2003年展開先導研究,在屯門和鴨脷洲試驗逆滲透海水化淡技術,並在2007年完成逆滲透海水化淡技術的先導研究,確定在香港採用逆滲透技術的可行性,生產的飲用水能符合世界衞生組織所定的飲用水標準,加上海水化淡的成本會隨着技術進步而下降,故在2013年2月27日再次展開海水化淡研究。

現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3至1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表示,中國的淡水資源有限度,而廣東省對東江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對水資源日趨缺乏的挑戰,香港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強公眾教育,鼓勵香港市民節約用水,同時亦須要開發新水源,在氣候變化及香港人口增長下,仍足以維持穩定的供水。香港政府已經在將軍澳預留土地,並於2012年展開在上述土地興建中型海水化淡廠的研究,對海水化淡進行的詳細規劃及勘查,包括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的研究。期望透過海水化淡技術的持續改進,令成本進一步降低。香港作為沿海地區,海水化淡長遠可以成為香港的另一水源,減低香港對其他水源的倚賴,以應對全球溫室效應產生的極端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政府在將軍澳為興建海水化淡廠預留的土地,位於將軍澳137區,面積約10公頃。海水化淡廠建造費約40億港元,預計於2020年落成,將採用逆滲透技術。海水化淡廠落成初期,海水化淡年產量為5000萬立方米,僅佔香港用水量的5%;當廠房規模完成進一步擴建,每年產量將可達9855萬立方米,所佔供水量將可提升至10%。
 

欠缺國際視野 供水技術遠遜星洲

對於香港遲遲未開發海水化淡技術,港府仍然歸咎於技術所需成本太高。雖然現時流行的薄膜滲透技術,已較1970年代使用的高溫蒸餾技術大為便宜;不過,港府去年曾估算海水化淡每立方米成本12元,而據港府與廣東省簽訂的去年至2017年的新一份供水合約實行後,每立方米東江水成本最少達9.3元,仍要較海水化淡便宜。

雖然海水化淡成本仍高昂,但早一日投入研究,便早一日掌握有關技術。當新加坡在2013年已擁有兩座海水化淡廠,可滿足每天用水量25%,擺脫倚賴馬來西亞供水時,本港仍只停留在起步階段。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早已指出,全球各國近年都憂心食水問題,而港人缺乏國際視野和危機感。當近年廣東省用水量急增,深圳、東莞等地實際耗水量已超出東江水配額。未來廣東各地爭奪水資源情況加劇,港人應居安思危。

除了成本問題外,政治因素亦是港府遲遲未能與廣東政府坐下來認真檢討調整供水量的原因之一。早年港英政府與廣東簽訂的供水協議,出於政治考慮,一直以短期形式進行,每隔數年會就供水量進行檢討,這情況一直沿用至今。當年香港經常出現旱災,為解決缺水問題,尋求外力協助,屬無可厚非。不過,如今供水技術進步,香港亦鮮有鬧水荒,但要特區政府向廣東提出減買甚至停買東江水,以減少對內地水源的倚賴,在今時今日的政治環境下,的確非常敏感。

不過,這不代表特區政府可以卸責,若雙方攤開買水涉及的財務計算,以實事求是態度去重新檢定本港的買水量,除了節省金錢外,亦是對保護地球資源負責任的行為。政府一直呼籲市民節約用水,不過香港人買東江水,每年用不完上限,多付了的錢亦不會退回,着實是浪費公帑。

由2006年開始,特區政府以「統包總額」方式向廣東省買水,即香港每年要一次過買一個總額的水,然後水務署每個月通知廣東省下個月的用水量,廣東省就會輸水來港,一年來,即使用不完總額都不會退款。有統計指,其後8年間,未有用盡配額而沒有轉港的水就價值50億港元。單計算2013年,香港所購買的水就有四分之一的水沒有取到,確實是買水變嘥水。 

香港現時有17個水塘以收集雨水。(資料圖片)

最佳供水比例 外購水佔四成

誠然,香港與新加坡情況不同,沒那種要擺脫馬來西亞掣肘那種決心和迫切性,但減少倚賴東江水仍然是合情合理。有團體建議香港最佳供水比例應是四成東江水、三成來自水塘和三成來自海水化淡,但估計需時20至30年時間調整。

世界綠色組織指,雖然海水化淡廠就算真的投入運作,首期亦僅佔總供水量5%,短期對供水幫助不大,但從減輕內地向香港供水的壓力實在有其必要,長遠計本港需要多於一座海水化淡廠。

除了海水化淡外,本港在使用再造水的技術開發上亦遠遠落後於星洲。當地在2001年已引入再造水技術,現時更已發展出可飲用的再造水。不過,本港至現時,計劃仍然停留在試驗階段,並且只供應作非飲用水用途,要進一步提升技術,亦是遙遙無期。長此下去,港星兩地對運用水資源能力差距,只會愈拉愈遠。香港小欖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啟用,規模曾為全球最大,可惜僅使用數年便關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