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打出精彩人生 電子競技成為做夢者的戰場

撰文:俞寶生
出版:更新:

電子競技是一個夢,成千上萬名做夢者,夢着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成就。光是在港台地區,就有最少上百萬活躍在不同電子遊戲的玩家,不少夢想着成為職業電子競技選手,將興趣變成事業。但是不少圈外人都在想:到底電子競技是什麼?能賺錢的嗎?希望成為電競選手的青少年,也許也在想成為選手又是一件怎樣的事。
到底電子競技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電競選手又是一群怎樣的人?從這裡,或許能夠一窺他們的故事。

圖輯【電競狂熱】10人對賽3000人觀戰 「英雄聯盟」台港對決

電子競技不同「打機」,也不是在手機上比併「Candy Crush」的分數。三星經濟研究所(Samsu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指只有滿足以下四個特點,才能被定義為電子競技(E-Sports):

通過電腦,但是是人與人之間,而非人與電腦之間的對決。
比賽結果可以在限定時間內決定。
比賽同時要求選手的體力及智力。
比賽的結果由選手的能力而非運氣所決定。

職業電子競技類同NBA、足球聯賽等觀賞性職業運動;全職的電競選手與比賽隊伍簽約賺取基礎工資、接受訓練,比賽爭勝,得到獎金和榮譽。比賽主辦單位則通過售賣門票及轉播權賺錢,及宣傳比賽的遊戲。行業現時已有成熟的聯賽制度、固定的比賽會場、轉會市場、經理人公司等職業運動常見的特徵。

電子競技行業現時有多大?根據網站E-Sport Earning的數據,2015年全球總共有4,721項登記賽事,總獎金約6,552萬美元(約5.11億港元),而活躍的電競選手則有12,849名。最受歡迎的英雄聯盟,有約3.34億觀眾。

現時電子競技賽事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由遊戲開發商自行舉辦的大賽。這些賽事一年只舉辦一次,參賽的隊伍或選手要先在地區的聯賽或資格賽得勝取得資格才能參賽。作為回報,這些比賽的獎金極為豐厚,如《Dota2國際邀請賽》的冠軍獎金就接近1,000萬美元。

第二類是由電子競技公司、贊助商贊助的大量比賽。這些比賽通常同時進行多個大大小小項目,如Smite、爐石傳說等。這些比賽自負盈虧,次數、獎金等都由主辦單位的財政狀況所決定。然而,這些比賽也有極大的吸引力, 例如《電競大聯盟》的CS:GO冠軍賽就在短短一周內吸引了超過7,000萬網上觀看人次。

(港台地區電子競技興起的原點:台灣電競隊伍「台北暗殺星」成為第二屆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冠軍)

作為一個電競選手

成為電競選手不容易,職業選手通常在16至17歲左右,便被電競隊伍發掘。不少電競遊戲都會有自己的積分排行榜,記錄不同玩家的全球名次。當玩家經常出現在前列位置,就會吸引到電競隊注意,被主動邀請加入隊伍,薛弘偉就是這樣成為電競選手。當訓練生在隊伍內的實力得到認同,就可能會「扶正」成為正式簽約的職業選手。​

薛弘偉"DinTer"回憶入行經歷說:「媽媽一直不喜歡我打電動,覺得我蠻叛逆的,每次到親戚家裏,那些公公奶奶都會說『不要再打電腦了,都把你媽弄哭了。』當時我是個工讀生,是個Camera Man (拍錄像工作),剛好開始幫忙轉播League of Legends (英雄聯盟)的比賽,跟那些職業選手都蠻熟的,就打聽他們訓練的方法,然後自己效法。到了Season Two(第二屆大賽),我就被找到TPA(台北暗殺星)裏面去。後來我拿到TPA正式的合約,4萬元台幣(9,700港元)月薪,才敢告訴媽媽。然後媽媽覺得『欸?打電動也能拿薪水?』,才慢慢讓步。」

選手生活:

電子競技選手不是隨隨便便遊戲人生就能夠賺大錢。他們每日平均須訓練12至15小時,其中平均有6小時是與其他隊伍進行團練,加上檢討會,戰術分析講解等,都是團隊強制參與的訓練。此外,選手下班後會再自行練習數小時,不少更直播自己的訓練情況,賺取額外收入。

不少電競選手都要離鄉別井,到陌生的地方與隊員同住共訓。圖片為法國電競強隊Millennium的隊伍宿舍。(路透社)

為了訓練團隊默契及便於管理,選手通常都要離開家人,強制住在宿舍裏。由於韓國選手實力較高,世界各地隊伍喜好引入外援,不少年僅17至18歲的韓國少年選手更要離鄉別井,在一個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地方比賽。離鄉的韓國選手,訓練強度通常更高。更有選手開玩笑說,韓國人一日訓練25小時。結果,他們是全球最強大的電競選手,但因此也是出走率最高,職業壽命最短。

成名

在電競行業極度興盛的韓國,最頂級的電競選手會成為街之巷聞的明星。以韓國星際爭霸選手林遙煥(Lim "BoxeR" Yo-hwan)為例,自2001年活躍起,他平均年收入高達50萬美元(約385萬港元),擁有60萬人的粉絲俱樂部,又參演綜藝節目,最後更與著名演員金佳妍成婚,被認為是最成功的電競選手之一。

林遙煥的職業電競生涯名利雙收,更抱得美人歸,被不少人認為是最成功的電子競技選手。(Redbull)

其他明星選手的收入也讓人咋舌。以丹麥英雄聯盟明星選手比爾森(Søren "Bjergsen" Bjerg)為例,未計算贏得的比賽獎金,月入仍然可以輕易高逾5萬美元(38.5萬港元)。而獎金的數字更加可以非常驚人,視乎賽事,能夠高達770萬至7,000多萬港元。當然,大部分職業選手都未能達到這種程度。據薛弘偉透露,在港台地區,剛入行的電競選手大約是月入8,000港元,較資深的翻兩倍;若已有一定名聲,收入會更高。

掙扎中的人

而在頂級隊伍外,電子競技圈最多的其實是苦苦掙扎,朝生暮死的小型隊伍。這些隊伍沒有龐大贊助和豐厚補助,只有極少補貼。他們多是在次級聯賽或小型賽事打滾,尋找進入頂級賽事的入場券。若然無法在短期內進入頂級賽事,投資者就可能停止提供資金,令隊伍面臨解散。

(BBC訪問三名電競選手的記錄片,他們有人成功,有人掙扎,也有正朝夢想前進的人)

但成名不易。曾經被譽為歐洲明日之星的職業選手Matthew "Impaler" Taylor,現時仍在次級聯賽掙扎。他說:「我相信有人做過統計,入讀哈佛的機會比成為職業選手高……我不知我為何還留下。」

小型隊伍更無法負擔昂貴的宿舍及後勤團隊,成員只能在網吧內訓練。北美強隊Team Solo Mid在成立初期,更連前往比賽的機票也買不起,需要靠支持者的協助,被遊戲評論界稱為「窮得只剩下夢想。」英國廣播公司曾拍攝到,歐洲電競隊伍G2 Esport在次級聯賽打滾時,成員要在比賽場地用行軍床休息省錢。

退役

人的反應能力在22歲後會開始衰退;一名算是成功,中途未被辭退的職業選手,到了26歲左右就要退役;小部分會效力至大約28歲。當他們到達25歲,無可避免地要考慮出路問題。

我今年已經25歲了,每一場比賽對我來說都是最後一場。
英雄聯盟前世界冠軍張博為"Bebe"

最成功的職業選手,可能會利用名氣創立公司,或甚至建立自己的電競隊伍。韓國的林煥遙、中國的李曉峰"SKY"以及台灣的陳彙中"MiSTakE"等,都是退役之後投身商界較成功的例子。加入到電子遊戲的開發行業也是其中一條出路。如現役女子電競選手Stephanie "missharvey" Harvey,亦有為電子遊戲開發商育碧工作室(Ubisoft)開發過《波斯王子》等著名電腦遊戲。

最主流的出路則是投身相關職業,如賽事主播、教練、分析師等職位。多年征戰帶來的智慧和經驗,即使反應能力下降,對於後來者也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不少人都有誤解,以為一款電腦遊戲的壽命只有數年,以為某電腦遊戲退潮後,相關的電競人員便會失業。但實情是,雖然遊戲的玩法各有不同,但是一些核心理解是可以橫跨不同遊戲的,例如心理質素及處理與隊員關係等。以台灣英雄聯盟隊伍AHQ的教練陳彥甫為例,他以前是另一款遊戲《魔獸世界》的選手。

夢境的繼承者

電子競技界傳奇人物Michal "Carmac" Blicharz還記得,在1999年電競比賽的草創期,他在網吧舉辦電子競技賽事,當時的獎金是他自掏錢包的50美元,而且他更要自行下場比賽:「事實上,我非要贏這50美金不可,否則下周就會捱餓。」他在紀錄片《All Play All Work》上如是說。

在前人的奮鬥下,新一代有更廣闊的道路。電子競技賽事達到與奧運同樣知名,現在可能還是一個天方夜譚。但在2015年,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總觀看人數,已經比美國NBA籃球總決賽還高。電子競技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夢,一個愈受重視的現象。

(英雄聯盟世界大賽2016的比賽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