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敘青年】橄欖樹下的敘利亞:「除了樂觀,別無他法」

撰文:陳駿豪
出版:更新:

敘利亞內戰迄今足足打了六年,為敘利亞的人民帶來的不僅是盡入眼簾的頹垣敗瓦,還有揮之不去的戰爭傷痕。就如阿勒頗(Aleppo)一名小學生曾畫過的一幅畫一樣,死去的人臉上總掛着笑容,倖存者卻在痛哭。
在戰亂中堅持留守家鄉的阿勒頗青年阿明(Amin,化名)日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用自身經歷指出,敘利亞社群在槍炮中分裂,造成的傷害比無情戰火更大。 

一名小女孩在阿勒頗坐火車時露出笑容。(路透社) 

各散「東」「西」

阿勒頗自2012年捲入戰火,一分為二,西部由政府軍控制,一度被叛軍包圍;叛軍佔據的東部戰況激烈,大量建築物遭持續不斷的轟炸毀滅。人道組織去年估計,西部由政府軍控制地區約有150萬人口,東部地區則仍有逾20萬人留守。

戰亂造成生靈塗炭,要追究人道責任,巴沙爾和叛軍都避不了。2011年席捲中東與北非的「阿拉伯之春」,點燃了敘利亞民眾在阿薩德家族專制統治下長年累積的怒火,演變成內戰,至今造成超過40萬人死亡。聯合國確認巴沙爾政權與極端組織ISIS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波及平民。上月發布的聯合國最新調查報告還指出,敘利亞空軍襲擊人道救援組纖,大量醫護人員因救助叛軍被捕;叛軍方面同樣殘暴,所控制的東阿勒頗有平民逃回政府控制區域,便立即大開殺戒。

問及「如何看待巴沙爾政權和叛軍」時,阿明嘆氣又無奈,支吾以對。他不願透露自己身處城內哪個地方,但不時提到自己支持政府與國家領袖,欣賞他們為重建所付出的努力。

心中只有一個阿勒頗

訪談期間,適逢是阿勒頗的日落時分,阿明那處傳來陣陣的穆斯林黃昏禱告聲。「他們團結一致祈禱,而且這裏祈禱是自由的。」對於許多人認為把敘利亞內戰歸咎於伊斯蘭世界裏的教派衝突,阿明並不認同:「我是敘利亞人,我是穆斯林,僅此而已。」他不願多談自己屬於哪一個派別,強調「在這場內戰之前,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危機來了,才分穆斯林和基督徒,好好的阿勒頗,就分為東西兩地。我認為那是無謂的區隔」。在他的心目中,從來只有一個阿勒頗。

阿勒頗許多建築在戰火中摧毀。(路透社)

阿明提到做義工時一段經歷,或多或少反映他對這場內戰的看法。他憶述,早前到一個帶着兩個小孩的婦人住處探訪,婦人向他說:「對敘利亞人傷害至深的,不是戰火無情,而是社群的分裂。」「敘利亞國內大部分人相信的是,有人故意藉傳媒形容敘利亞為鬼域,打擊國家,讓世人相信教派衝突為禍甚烈,這利用了國外人的無知。這是我自己和對國民的觀察。」

從橄欖樹領悟家國信念

至於這場戰爭中的「敵人」是誰?阿明不願給出太多回應,但他強調,「敵人」是要摧毀民眾對國家的信念。「民眾無信念,國家便會倒下。」信念何來?阿明想起內戰前在大街大巷揚起的敘利亞國旗、「我們相信敘利亞」的字句,還有敘利亞的橄欖樹。「你知道嗎?橄欖樹不用太多水便可生存,樹根很深,在地下四處蔓生,穩扎於泥土,而且不斷結出香甜的橄欖來。敘利亞人對於家園的感覺,就是如此。」

樂觀以外 別無他法

阿明的家國觀念未必一廂情願。比利時非政府組織 The Day After 於2015年向2500個敘利亞人做了有關教派衝突看法的調查,是同類型調查中規模最大的,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受訪者不認為教派衝突是敘利亞無法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當外界着眼於穆斯林教派之間的衝突,將這場內戰歸因於遜尼與什葉之間難以根除的芥蒂時,對許多生活在敘利亞這片土地的人而言,一顆能夠摒棄差異,共同促進和平,共同再建家園的心,也許才是最重要的。

與阿明的對話,以至昔日敘利亞的報道和紀實攝影,帶給我們對敘利亞多重的理解。敘利亞迷霧煙如織,傷心者大有人在,不過年月過後,淚印過後,像阿明這樣對家園將來樂觀的敘利亞人,也許不在少數。正如阿明所言,「除了樂觀以外,別無他法」。這番心迹既道盡戰禍的唏噓,也展現着敘利亞人在生死契闊的蒼茫,對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