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習特會之際 美國施突襲 中美俄三國演義揭新一章

撰文:陳智深
出版:更新:

正當全世界以為,本周末政經焦點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上演的「習特會」,美軍卻用約60枚戰斧巡航導彈搶奪了世人的目光。更弔詭的是今次特朗普選擇發動攻擊的時機太巧妙,在與習近平共晉晚宴前後,就作出轟炸敘利亞的決定,並且在各部門配合下成功執行,晚宴後即時召開記招並向全國發表講話,霎時間狂人變成了強人,到底這一着,怎樣影響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這三個大國的盤算?

美軍曾對敘利亞境內的ISIS軍事設施發射巡航導彈,4月7日的軍事行動是美國首次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攻勢。(路透社)

今次突襲的主角無疑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敘利亞反對武裝控制的城市周二(4月4日)遭受空擊後,他聲言對敘利亞的態度會轉趨強硬,數日後即「言出必行」,展示了果斷的一面,為自己在對外和對內的政治形象取回一點分數。

延伸閱讀:拆解美軍緣何死忍6年才出手 動用化武觸及底線

對外而言,特朗普希望借助這次軍事行動顯現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沒有被「邊緣化」。過去一年多,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在俄羅斯支持下發動強大攻勢,不斷重挫反對派,收復了反對派控制的最大城市阿勒頗。俄羅斯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對敘交戰雙方達成停火協議發揮了作用。美國顯然不願意看到敘利亞局勢由巴沙爾政府和俄羅斯主導。

對內方面,特朗普迫切需要向國內外展示其強人形像,清除親俄的疑雲。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他及其團隊與俄方不明不白的關係,一再成為外界的把柄。特朗普此番決定襲擊敘利亞政府軍目標,似有與俄羅斯撇清關係的考慮。

  展示強硬外交立場 撇清與俄羅斯關係

再者,特朗普此舉亦顯示了他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的強硬立場,避免重蹈前任的覆轍。特朗普早在競選時,已多次炮轟奧巴馬政府軟弱和優柔寡斷,才是令巴沙爾政權有恃無恐的原因。奧巴馬在2012年曾表示會對使用化武劃下一道紅線,但敍軍在2013年使用毒氣襲擊反對派城鎮後,奧巴馬未有行動,當時特朗普在Twitter講反話諷刺奧巴馬:「總統請你不要攻擊敍利亞,這樣百害而無一利,留力作其他用途吧。」如今特朗普終於迎來其捍衛底線的時刻,他也毫不猶豫地來個「一箭多雕」。

特朗普與習近平兩家人進入莊園後,先行在晚宴前碰面閒談及稍事休息。(美聯社)

除了被襲的敘利亞外,另一隻大雕是朝鮮。特朗普聲言化武襲擊突破了他對敘利亞局勢的「多條紅線」。在朝鮮問題他同樣設下了紅線,周一(4月3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揚言,不管中國是否着手應對,美國勢必解決朝鮮核威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院長Francesco Mancini認為,特朗普下令空襲敘利亞,同時也是在提醒朝鮮領袖金正恩:「當我做出威脅,我是認真的。」

  向中國發出信號 須加強向平壤施壓

特朗普警示朝鮮,同時也是對中國發出信號。在習特會進行期間同時向敘利亞施襲,恐怕不會是「純屬巧合」。不少美國觀察家認為,特朗普是要向習近平作出「示範」。特朗普多次批評中方在朝鮮核問題上「不作為」或拒絕「大作為」,要求中方在朝鮮核問題上加強向平壤施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說:「我不認為他是蓄意瞄準中國,但顯而易見,美方認為毋須等到峰會結束後才動手,不避忌地在峰會中途動手。這肯定向習近平發出了某些信息,肯定令中國更關注美國會如何處置朝鮮問題。」

同時,中國早前和俄羅斯一起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投下否決票,阻止制裁敘利亞,如今特朗普趁習近平在美國作客時出手,美國官員表明特朗普親自通知習近平有關轟炸的決定,顯然要拉隴中國靠向中間路線,起碼在安理會討論敘利亞議題時,立於僅棄權而不是否決的立場。

普京與特朗普雖然表面上友好,但由於美俄各有政治利益盤算,難以真正融合。(美聯社)

美軍向敘國開火,另一個受影響的國家肯定是巴沙爾政權背後的俄羅斯。受美國空襲的敘國軍事基地有俄軍駐兵,雖然美方事先知會了俄方,但莫斯科不可能欣然接受。俄總統普京回應事件時指出,美國的空襲行動違反了國際法,並且嚴重損害了美俄關係。普京認為美國的行動是基於「編造的借口」,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是試圖將全球注意力從伊拉克平民死亡情況轉移開來的伎倆。

  望俄羅斯重新思考對敘國態度

不過,如果不能使用化學武器是國際共識,普京亦不會不明白過度保護巴沙爾可能要承受嚴重代價。他日前放聲指,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支持「不是無條件的」,俄羅斯的立場是應由國際社會對化武事件作充份調查。假如國際間在化武問題上找到證據,不難想像普京會與巴沙爾劃清界線。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計劃在下周二訪俄,與普京見面。華府官員稱,美方藉這次空襲為蒂勒森增加就敘利亞題向俄羅斯施壓的籌碼,要求俄方阻止巴沙爾政府再用化武及推動結束敘利亞內戰的外交方案。

總括而言,美國今次突襲,完全反映特朗普有意要令美國在中東取回主動權,同時牽扯到中、美、俄三大國,在今後大國博弈上,棋局將會更加複雜和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