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杯球】Pong Sport愈高愈好? 香港女選手:講求的是肌肉記憶

撰文:甘琬湄
出版:更新:

提起「Beer Pong」,不少人會聯想到是酒吧的傳統遊戲,惟經過年月變遷這個遊戲已演變成競技方式的投杯球運動(Pong Sport)。事實投杯球運動有兼職或全職選手,就如過去周末香港舉行的投杯球世界錦標賽,當中亦發現本地選手的身影。

投杯球運動比賽需放10隻投球杯於枱的兩端,每隊每回合投兩球,目標是將球投進對方的杯中。順利投杯稱為「Ball-in」,防守一方就要把投中的杯子移開。直至對方的杯全部投中或在限時10分鐘內剩下杯數較多的一方,就是勝出。

24歲的林敏欣(Myra)是香港隊伍「PONG Tetris Fire」成員之一。(梁鵬威攝)

比賽分為4大模式:Combo out、Count out、Challenge及Classic。
進行形式因賽例而異,如今次在港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中,均有4個模式,如雙人Combo Out、四人Challenge、單人Classic等等。
每隊為4至6人,每3隊一組,先進行3場7回合淘汰賽,勝出的隊伍便可擠身8強;8強及4強賽均在1場7回合比賽,最後兩強便可晉身決賽。

24歲的林敏欣(Myra)是香港隊伍「PONG Tetris Fire」成員之一,其隊伍亦為2018年「PONG Connect Master League Season 2」的冠軍隊伍。今次她除了參加世界錦標賽中的三人Count Up及雙人Classic之外,亦有另外參與個人Combo Out比賽。

Myra練習飛鏢出生,其後被酒吧一張發光又發聲的機枱吸引,隨後轉戰投杯球。(梁鵬威攝)
投杯球運動比賽需放10隻投球杯於枱的兩端,每隊每回合投兩球。(梁鵬威攝)

香港只有業餘選手

誰料到3年前的Myra卻獨愛飛鏢,直至一年半前,她被酒吧一張發光又發聲的機枱吸引,投杯球生涯正式開始。最初Myra開始投杯球訓練,亦有參加由酒吧舉辦的本地賽事,其不俗的表現更令她獲現時所屬隊伍的隊長Chester賞識,去年1月正式加盟。縱使「有隊跟」,現時香港亦只有業餘選手。正職為侍應生的Myra工作不定時,訓練全靠自律,假日訓練是基本,臨近比賽甚至每日訓練。

事實身高1.65米的Myra已在投杯球世界裏算是矮小選手,但她認為勤奮練習即可彌補身高缺點。(梁鵬威攝)

投杯球與飛鏢均講求拋物線,但Myra認為相比下投杯球較容易:「乒乓球較輕,因此要控制及調較的因素亦相對少;飛標目標範圍較大,投杯球卻一直以10隻杯為目標,只要多練習就會熟悉拋球的姿勢」。Myra又表示,投杯球反勝的機會率高,更容易打出成績,因此相對的滿足感會較大。

只要有20隻杯、一張枱,就可以投杯球即可開賽。(梁鵬威攝)

投杯球講究拋物線

要準確把球拋進杯中,完美拋物線可謂不可缺少。身高1.65米的Myra比起其他高挑選手,的確有點「輸蝕」,但她認為身高不能是困難的籍口:「身高並沒有造成任何影響,只要我拋的時候將手放高一點就可以了;當然高是有優勢,但投杯球亦講求肌肉記憶,多練習就會了解手臂擺位、拋球角度」。

(梁鵬威攝)

惟在香港堅持所愛,面對的困難除了時間的限制,就是「搵食」這個關卡。雖然投身投杯球運動花費不大,但如談到職業之路,Myra亦認為這步仍非常遙遠:「有誰不想專心一樣事業去賺錢,但的確本地還有很多比我高水平的選手」。話雖如此,Myra續道:「如真的喜愛就要堅持到底,帶來的成功感是難以言喻」。

香港投杯球協會主席趙朗相信投杯球在香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梁鵬威攝)

投杯球協會主席:運動老少咸宜

香港投杯球協會主席趙朗(Ronald)亦是投杯球愛好者,他發現不少人都對傳統投杯球遊戲有所了解,因此組織本地投杯球運動的過程亦未遇太大問題:「這項運動老少咸宜,對體能要求不高,男女又可一起參與。加上規則及玩法簡單,只要有20隻杯、一張枱就可以比賽。」他相信投杯球在香港有發展的潛力,但過程定必充滿挑戰,「首先要打破港人認為『投杯球就一定是要飲酒』的舊有思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