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英揆大熱的黑歷史 約翰遜曾在希斯堡慘案為警權作倀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英國保守黨政客、倫敦前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近來涉向同居女友家暴,令他出任英國首相的機會大跌。
他的對外形象一向不太討好,尤其是對於利物浦人,一切源於2004年他擔任時事刊物《Spectator》主編時,批評利物浦球迷是一群「沉溺於受害者心理」的「怨婦」。

一切還是從利物浦球迷的冤案說起。1989年4月15日,利物浦與諾定咸森林在足總盃四強對壘,發生希斯堡慘案。事發後,執政保守黨政府(其時首相為戴卓爾夫人),及英國《太陽報》為首的右翼媒體把罪責推卸在利物浦的流氓球迷(football hooligans)身上,企圖掩飾南約克郡警方當日指揮混亂。

直至2012年,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代表英國政府向死難者致歉,《太陽報》亦在頭版刊出全版道歉聲明,才還紅軍球迷一個公道。

保守黨首相文翠珊行將離任,約翰遜(圖)成為接任人最後兩強,選情看俏。(Getty Images)

之不過,損害既已造成,道歉不一定能撫平受害者的傷痛。

2004年,英國工程師Kenneth Bigley在巴格達被恐怖組織Jama'at al-Tawhid wal-Jihad(西方媒體簡稱JTJ,也就是「ISIS」的前身)綁架殺害。同年10月16日出版的《Spectator》卻發表社評指,英國國內之所以對Kenneth Bigley的死,有這麼大迴響,只不過是因為他是一個利物浦人(Liverpudlian)。

那篇社評對利物浦滿是挖苦、嘲諷之語,其大意如下:

利物浦是一個無法從英國加入歐盟受惠的港口城市,當地人伸手向國家拿福利、一味沉溺在希斯堡慘案的受害者身分。而且,即使希斯堡慘案,是一場較Kenneth Bigley被恐怖份子斬首更大的悲劇,但利物浦人迴避比賽當日,他們當中有醉酒球迷造成混亂,所以才釀成慘案的「真相」。無論是執法的警方,抑或是《太陽報》,都只是這一齣悲劇的代罪羔羊。
《Spectator》社評

希斯堡球場慘劇圖片(按圖放大):

+1

文章的作者並不是約翰遜本人,而是Simon Heffer。但根據後者在《每日郵報》專欄的說法,約翰遜是當時《Spectator》的主編,文章是經過他的審閱。

在卡梅倫就保守黨政府製造冤案謝罪後,約翰遜亦為當年負責的這篇文章再次致歉。2004年,他首次親赴利物浦市道歉。

希斯堡慘劇導致96名利物浦球迷死亡,當值警察誣稱利物浦球迷醉酒鬧事,觸發人踩人慘劇。(視覺中國)

有人說約翰遜此舉絕非出於真誠,只是出於政治考慮,因他當時另一身份是保守黨影子內閣成員。

事隔多年,仍有人翻出這筆舊帳,批評約翰遜為警權作倀。姑勿論立場是否偏向建制,在這種大是大非上,任何評論人都不應該扭曲事實、挑動社會矛盾。儘管約翰遜已經為此道歉,但這過錯不僅只是失言。人們仍會記住他當日放縱這種言論的用心,讓他當上英國首相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死難者家屬不捨不棄,2016年終於沉冤得雪。死因庭裁定96名球迷非法被殺,警方須負上責任。(Getty Images)

何況,群眾的眼睛始終是雪亮的。一味迎合警權的公眾人物,最終只會被社會唾棄。

約翰遜於2004年親自到利物浦市道歉。(Getty Images)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