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英超轉會窗總結 球隊闊綽不再 建軍思路更見明確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英超開季,轉會市場亦要告一段落。在此筆者姑且做了兩點總結,簡單描述一下轉會窗的市況。一方面,除了英國脫歐這個不穩定的因素,轉會市場的泡沫令許多英超球隊出手沒有過往闊綽;另一方面,英超各隊建軍思路,比以往更為明確,這也體現在球員買賣的方針之上。

一、投資不能與成績成正比成為趨勢

上季富咸的例子告訴我們,投資規模與聯賽成績不成正比,但這不僅是個別例子而已。《金融時報》在2017年援引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資料寫成報道文章,反映一般球隊表現低於實際價值成為趨勢(大家可以參考李聲揚為四大聯賽整理的數據文章,評估球隊轉會的成效)。英超Big 6與其他球隊始終存在壟斷優勢——即使今季有一兩隊會跌落首6名以外,很快便可以利用購買力補充陣容回到原來的位置。既然巨額投入的實際回報不見得太多,而且也很難追趕Big 6,那又何必花太多錢呢?這也許能解釋利物浦的態度為甚麼不積極——反正花了錢,在英超也是坐亞望冠(聯賽冠軍的價值在班主和球迷的角度來說不太一樣,這是另一回事)。

利物浦去季表現優異,但是擴軍態度並不積極。(Getty Images)

而且,市場上值得買的球員不多,因為他們對球隊的體系和戰績提升有限,不值得斥巨資去買。暫時Transfermarkt網站列出轉會費達4000萬歐元的球員只有22人,當中英超佔了一半,而非一線豪門的交易只佔三宗(馬琴改投辛尼特、祖寧頓加盟紐卡素、夏拿轉投韋斯咸和李斯特城買斷泰利文斯),可以反映英超二線球隊對市場的觀望態度。除非遇上馬德里體育會這種剛性需求大的球隊(剛巧基沙文、高甸連連出走),就會耗上上億歐元買來祖奧菲歷斯(Joao Felix),其投入自然比其他球隊更誇張。英超轉會窗較早關門,變相降低他們的剛性需求,所以很多球隊一早就完成了引援,轉會窗因此並不熱鬧。

馬德里體育會以高價引入祖奧菲歷斯,補充基沙文的空缺。(Getty Images)

二、建軍思路更明確

在第一點總結之上,我們明白教練團對體系的建設、球探團隊的考察工作,既影響轉會的性價比,比起轉會市場投資額更影響球隊戰績。近數年來,利物浦、熱刺和狼隊充分向其他對手示範這兩方面的優勢。球迷有一種慣性的希望,就是「能買人總比不買人好」。但綜合球隊的體系需要、市場的實際情況來考量,有時候這一句話也不見得是金科玉律。

從英超球隊的建軍思路和體系需要而言,有些球隊的補充無疑是很有針對性的,例如白禮頓和熱刺。在新帥樸達帶領之下,白禮頓引入用球穩定的中堅韋伯斯特(Adam Webster)和具突破能力的翼鋒杜沙特(Leandro Trossard),加上射手穆比(Neal Maupay),這數項引援對於球隊的陣式切換和打法帶來豐富的變化。熱刺購進尼當比利和盧斯素,加快攻守轉換和控場能力,是鞏固中場實力的好收購。阿仙奴在最後一天購入大衛雷斯,可能是前列分子之中最實惠的收購,而車路士也可能犯下放走馬迪以來最大的失誤。曼聯的動向也值得留意。重視本土球員和青訓方向,有提升內部凝聚力和回歸傳統的意味,但是球隊始終沒有針對靴利拉的戰術效果,補充一位具中堅意識的六號位球員,加上後場上搶能力依舊薄弱,其轉會成效或許相對較低。

車路士以低價放走大衛雷斯,或會成為一大錯誤。(Getty Images)

綜觀各隊,維拉雖然購進了大量新球員,但是收購大多是七月尾之前完成,磨合比起上季的富咸好得多。英超的球會經營越來越合理,像富咸之類的悲劇在未來會越來越少,對於建立健康而緊張的聯賽競爭環境是一大好事。

參考文章:Football’s smartest spenders in the multibillion-euro transfer market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