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李康廉】從救生員到球星 「真.港版華迪」33歲喚發第二春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33歲,對不少球員的職業生涯來說已經是黃昏之年;
但從今個球季開始,步入「老將」階段的李康廉卻如脫胎換骨,一洗過去兩屆的頹風與質疑。
街波出身、出道遲、基本功不及多數青年軍開始培育的球員,這些都不成康廉停下來的藉口,反而花比以往更多額外時間操練,更為了成為年幼兒子將來的榜樣。
李康廉心中那道看待足球的火,比從來都更要猛烈。
攝影:陳嘉元、梁鵬威

經歷了兩個失落的球季,李康廉終於重拾往日的威力,33歲亦毫不見退化的迹象。
「我都不知道如果人生沒有足球,現在的我能夠做什麼、懂什麼。年輕時的我漫無目的只懂玩樂,直至加入了足球圈後我才找到人生目標,發現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所以我一直都很珍惜足球員的身份,繼而成為一個令兒子自豪的父親。」
李康廉——東方龍獅/香港隊左翼

上季英超李斯特城奪冠的奇蹟震撼國際球壇,當中射手占美華迪由一名身兼「工廠工人」職務的業餘球員,變身成助球隊成就傳奇的重要功臣,個人更以11個入球打破了曼聯名將雲尼斯達萊的連續入球紀錄,繼而晉身英格蘭大國腳的故事,更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其實類似的人物,在香港早已出現,大概回到2003年為大埔角逐丙組(地區)聯賽的「救生員」李康廉,都沒可能想像往後10年的職業球員生涯,能夠為他換來4屆香港足球明星的榮譽,更是本地一線的球星。經歷了兩個失意的球季,正當球迷都以為康廉的足球生涯已經難再復蘇之際,今季聯賽開鑼僅一個月,康廉卻重現了更勝往日的狀態,成為東方龍獅隊中少數聯賽3仗打足90分鐘兼射入兩球的必然主力,大勇的表現令他再次入選久違多時的香港隊,上周四後備上陣作客柬埔寨的國際友誼賽。
「我覺得自己甚至已超越了飛馬年代的高峰狀態,再多踢幾年不成問題,亦令我有信心為球會以至香港隊衝出亞洲、創造歷史。」李康廉說。

上季聯賽一球不入,今季3場已轟入2球,上佳的表現亦令他再次入選香港隊。

加入大埔踢丙組 未想踢職業

有別於絕大多數本地職業球員,李康廉在出道之前並無接受過專業的足球訓練。本身是沙頭角原居民的他因為家處偏遠,當區的小孩子自成一角,娛樂亦不多,自自然然聚在一起踢足球和游水,每天放學後便一直玩到晚上,不知不覺之下卻彌補欠缺青年訓練時的用球時數。

「其實單靠自己磨練技術並不足夠,小時候在街場粉嶺街場跟其他市區的青年比賽,整體意識上總是不及他們,轉身、傳球等第一時間反應,還是很需要專業的青訓磨練。」他曾經報名參加過足總的暑假訓練計劃,但很快便因表現不突出而被淘汰,即使初加入大埔踢丙組聯賽時,都從來沒有幻想過自己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對一個沒有目標的年輕人來說,每天早上6時爬起床回到泳池當值,晚上下班後到球隊訓練或比賽,很辛苦,但能夠玩樂就已經非常享受。「一直到後來大埔一直由丙組升上乙組,又在乙組取得升班資格,方令我想到,登上職業聯賽原來並非發夢。」李康廉回憶說。

延續閱讀︰港足日與夜第一季精選文章

小時候的李康廉表現並不出眾,連在足總的青年暑期訓練計劃中亦遭淘汰,其實亦證明了,本地球圈確有很多「滄海遺珠」。

本做救生員 跟張峰苦練將勤補拙

2006年大埔升上甲組(當時的頂級聯賽),當時只有23歲的康廉自恃年輕無包袱,毅然辭去救生員的工作,試試自己的身手跟「本地職業級」球員到底有多少差距,結果憑着天賦的速度,令他在甲組聯賽打出一片天地,08年更獲天水圍飛馬(現香港飛馬)相中,季中邀請加盟,這時才是康廉首次跟大埔「兄弟班」以外的球員合作,大多隊友都並非從業餘球員身份開展職業,令他再一次體現兩者基本認識上的分別。慶幸當時隊中遇上兒時街場的「最強對手」張健峰,康廉在每天訓練前後都拜託「張峰」額外花時間跟他練習各種第一時間的反應動作,補回青年時欠缺的一課,結果康廉在飛馬的時候踏上了足球生涯的首個高峰。

直到現在,康廉依然堅持要每日額外加操,才能迫發出最好狀態。「我不像阿帥(徐德帥)這類基本功紮實得可怕的球員般,基本上不同什麼操練已能夠揮灑自如,我的狀態總需要靠高強度的操練逼出來。」他說,過去效力南華的時候,因為體能教練強制訓練時數,不容許額外訓練,反而令他忘記了怎樣處理場上的即時決定一樣,「但無論我在飛馬還是現在東方的兩次高峰,當中的原因都一樣,這也是我有信心繼續踢下去的原因」。

出身大埔的李康廉,足球生涯由業餘球員開始,他亦從來沒想過,足球最終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

後悔放棄外流 兒子出生令生活更規律

沒有亮麗的青年足球履歷,出道登上職業舞台時的年紀亦不輕,李康廉全靠不俗的天賦,加上終找到人生目標後將勤補拙的奮鬥,令他幾年間由一名名不經傳的「街場仔」,火速成為本地球壇的一顆注目新星,及至中甲球會廣東日之泉及印尼超球會斯里維加亞都曾向他發出加盟邀請,幾乎衝出香港。然而康廉最終卻因為家庭因素而婉拒,回想當日的決定,康廉其實感到後悔:「或許人生中有些事情早已注定,如果當日我並非選擇南華,而是選擇外流,可能就未必會有現在的家庭和兒子,也未必會有今日狀態復蘇的表現。」李康廉說。

過去兩年經歷了腰部傷患困擾,縱使對待足球的態度依然,卻依然令曾經叱咤本地球壇的李康廉近年發展平平,一直至去年兒子出生之後,無論心態與身體狀態上反而對他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影響,他說:「初為人父,幫手照顧新生的兒子,開始時實在非常辛苦,令我很佩服(陳)偉豪和張峰這些已為人父的前隊友,怎麼能晚上爬起床『喂夜奶』之後,第二天依然可以如常訓練和比賽,而且面不改容。」不過,後來當他習慣了之後,卻發現原來為了照顧兒子,訓練以外更把握所有休息時間,減少很多玩樂時間,休息反而更充足,比賽狀態亦隨着更有規律生活而在不知不感間提升;「加上當父親的感覺實在很奇妙,由第一眼看到手中抱着的兒子時,是真的會有種『感動的責任感』,即時令一個男孩『定性』起來,很想做好所有工作,令自己成為兒子將來的榜樣。」種種原因環環相扣之下,新球季的李康廉終於重上高峰,對兒子的愛在當中起了關鍵的代學作用。

出道幾年間,刻意惡補青年階段所缺失的基本功訓練,令李康廉早已是無可否認的本地一線球員。

終極目標 助港隊征亞洲盃

球圈中一直流傳一個說法,就是每當狀態大勇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收歛」,否則都不會有好結果。李康廉認為這個說法並非迷信,尤其是過去的經歷,更令他時刻提醒自己需要好好注意這點。「很多時球員都會因為狀態好,對自己太有自信,那怕在比賽中面對一些拼搶、爭奪動作時,即使明知勉強亦會死衝,很容易就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兩年前的腰傷就是這樣得來,上場對南華的大戰中亦幾乎『中伏』,比賽後第二天膝部依然在痛,一度令我擔心得要緊,尤其是剛獲重召入香港隊,很怕錯失這個機會。」李康廉笑稱。

談到香港隊,李康廉更加是愈談愈興起,從2009年首次入選香港隊主場鬥印度、到2011年龍騰盃作客台灣時個人梅開二度,康廉總能「如數家珍」地將每個細節和當時的心情娓娓道來,可見能夠代表香港,在他心中確實擁有難以取代的地位。來到職業生涯的尾段,這些機會將變得愈來愈珍貴,由於東方因季前的財困危機,放棄了亞冠盃的資格,未來能否如願再戰,尚屬未知數。反而香港隊因為世界盃外圍賽的佳績,明年將可以「種子隊」的角逐亞洲盃外圍賽,打入決賽周的歷史性時刻並非遙不可及。2019年,到時36歲的他還有入選的機會,以最完美的方式作別他傳奇的足球生涯。

在這一日到臨之前,李康廉絕不輕言放棄。

錯過了外流的機會,成為了李康廉職業生涯中的遺憾,今季以大勇狀態征戰本地聯賽,力爭為球會以至港隊衝出亞洲,決意不再為自己的增添憾事。
貴為人父之後,李康廉自問變得更定性,亦希望以球場上的成就,成為兒子將來的榜樣。
由往日以業餘球員身份效力大埔開始,很多訓練與比賽的畫面,都是發生在大埔運動場,對李康廉來說,這裡也是他的足球生涯中最有回憶的地方。
李康廉相信「每當狀態大勇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收歛」的說法並非迷信,他亦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拼得太盡」,以免物極必反。
對於能夠入選香港隊,李康廉至今依然會以「夢幻」作形容,他甚至記得很多場比賽當中的細節,並希望代表香港隊打亞洲盃決賽週,以最完美的方式作別他的足球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