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韓國古老山寺 觀賞世遺新貴的建築布局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韓國的山寺值得一讚。今次賞秋多是溯溪而行,溪水清澈,溪旁林中總能遇見一、二間靜美佛寺,或大或小,沒有日本古寺的精緻,卻被群山環抱,樸實的沙石地台、木建築、微笑的佛像、連環畫式的弘法圖、青綠窗櫺……風吹檐鈴,有不知世間何日的傳統風韻。拜訪過雪嶽山的百潭寺、永矢庵,智異山的華嚴寺、燕谷寺,內藏山的內藏寺、白羊寺,高敞郡的禪雲寺,以及龍門山的龍門寺等。
撰文、攝影:楊映波

最特別的是順天市曹溪山的曹溪宗仙岩寺及松廣寺。韓國南部七間山寺去年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仙岩寺是其一;而松廣寺則是韓國三大寺廟之一。我們一步一腳印,用了近五小時翻越了兩座分隔兩寺的大山,體驗自然深刻。

韓國山寺能保持至今,有些傳奇色彩。自佛教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各地廣興佛寺,並以源自中國禪宗六祖惠能的曹溪宗信眾最多。可到了朝鮮王朝(1392-1910)推行「斥佛揚儒」政策,大部份城市寺廟被強行拆毀,而藏在深山中的「山寺」卻倖存下來,一直維持僧侶踐行信仰、日常生活的功能,千年不變。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就認為,韓國的山中寺院,包括通度寺、浮石寺、鳳停寺、法住寺、麻谷寺、仙岩寺和大興寺,從創建的公元七至九世紀開始一直執行着其職能,符合普遍、優秀的標準;認可其在持續性、歷史性、選址與環境、功能性等方面的價值。

仙岩寺大雄殿前面沒有大門,樸實的沙石地台千年不變。(作者提供圖片)

仙岩寺與松廣寺

仙岩寺創建於529年,一座殿堂有「六朝古寺」牌扁,寺前的拱形升仙橋與寺內樹齡超過600年的梅樹皆是國寶,溪水、小橋與山林相映成趣。這寺也沒有入口處的四大天王門,大雄殿正中間也沒有門,殿內除了佛祖沒有其他菩薩造像,殿堂布局沿山坡而上。

韓國山寺建築選址遵循「見山見水」的原則,所以,我們沿溪可尋得它們,而台基選擇以最小規模修葺去順應地形地勢,採用散式非對稱布局,以順應自然的方式擴大寺院範圍,有曲折形、傾斜形、溪流形等布局。

如果細心留意,韓國佛像都是帶微笑的,一些小佛像更笑容可掬、造型可愛。據說魏晉時期,佛像最初從中亞傳入中國時也是微笑的(在敦煌莫高窟可見),只是後來受儒家「君子不重則不威」的理念影響而改變了。還有佛像後的壁畫,也可見敦煌隋唐畫風,古韻處處。

韓國佛像面帶微笑,保持了最初傳入時的原貌。(作者提供圖片)

翻山去松廣寺的山路較原始,我們竟然嚇飛了一對美麗的雉雞。這裏為曹溪山道立公園,寂靜的亂石路不好走,不少參天大樹的根部也化為登山階梯,默默登山的我們恍如山中修行者,排空一切雜念……同行的朋友阿姿分享她的信念,人一生會遇到很多代表困難的交叉號,你要去闖一下才知道能否變成通達的剔號,不能在未嘗試前就放棄……

在山坳處見石堆上插着兩根長長的人形木柱,雖然不見刻有「天下大將軍」與「地下女將軍」漢字,相信仍是傳統的「長栍」,有「守門神」意味。據說,立下這些長柱除了標示其寺院田外,也常立在寺門口或入村路頭區分你我,保祐村莊;若有不祥之事,村民會在此祭拜,以求消災解禍。

仙岩寺創建於529年,寺前的拱形升仙橋與寺內樹齡超過600年的梅樹皆是國寶,溪水、小橋與山林相映成趣。(韓國觀光公社)

不放棄的我們終於到達松廣寺,它比仙岩寺宏大,曾出過16位國師,又有僧寶寺之盛名,擁有國師殿、下舍堂、藥師殿、靈山殿等木建築國寶。毘舍離木槽這件名物也引人注目,是1742年用大胡枝子樹加工製成,曾用來盛載寺中僧侶的米飯,據說可以裝七草袋米,是4,000人的份量,可見此寺甚具規模。難得至今它仍古意盎然,守着山門溪口的楓紅正艷。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楊映波其他文章:

【絲路歷史】以旅行中見聞 串連出斯里蘭卡與鄭和的波斯情

遊土耳其 感受突厥長途車滋味

【絲路歷史】波斯文化魅力無限 旅遊書消除異國偏見

【書評.建築裏的中國】學子回鄉尋根 探訪六大古民居建築

上文刊登於第19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2日)《古老山寺成世遺新貴》,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