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哲學編輯日課】#19 後人類世代沒有女神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攻殼機動隊》的主角草雉素子真的是一位女性嗎?素子是典型的cyborg。Cyborg這個詞最早由美國NASA科學家在1960杜撰,中文翻譯為「賽伯格」,簡化自cybernetic organism,模控的有機體,是由有機體與無機體、肉身與機器複合而成。既然是有機物與電子裝置的混種,賽伯格又怎會有性別呢?

素子在改造之前是一位女性,但是在改造後,不選用看起來更為強健的男性形象的義體,而選用了女性形象的義體,這樣的選擇卻不是必要的。事實上,故事中的素子可以揀選多種形象的義體,以至於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名字、女性體態,都不過是一種杜撰,一種表演,一種習慣與偏好,並不具有本質上的特定意義。賽伯格的含混性,恰恰將一貫不變的人格、個性、身份,以及男女對立的雙性性別體制消解掉了。

美國科學史學家、女性主義理論家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又譯哈洛威)在1980年代拋出了一篇著名的《賽伯格宣言》這篇她自稱為「試圖建立一個忠於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反諷政治神話」的宣言,為日後人們討論賽伯格訂立了基準,而她的賽伯格女性主義(a cyborg feminism)也啟發了後人類主義(posthumanism)和賽博女性主義(cyberfeminism)等當代思潮。

美國科學史學家、女性主義理論家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

在宣言中她聲稱:作為混種的賽伯格沒有起源,因而也沒有歷史,不受雙性體制管控,不會落入伊底帕斯工程(被編碼成為「核心家庭」的成員,戀母弒父);作為私生子,賽伯格從不向父權效忠,無須建立身份認同,回應意識形態的召喚,沒有異化勞動,也不會被吸納到總體裡邊。在賽伯格身上,虛構、杜撰與當代社會活生生的經驗怪異地結合在一起,科學(也就是虛構)與政治(實際鬥爭)、想象與物質,緊密地相互關聯。

於是,像哈拉維這樣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在賽伯格的形象、神話,乃至詭辯中看到了解放的力量——這件化外之物顛覆一切固有體制,以自身的混種特性擾亂原本涇渭分明的種種邊界。由此出發,哈拉維指出了三重邊界的崩潰:第一,人與動物的邊界已經變得模糊,第二,人和動物的有機體與機器的邊界已經變得模糊,第三,物質與非物質(例如訊號、網絡、賽博空間)之間的邊界已經變得模糊。

自賽伯格宣言以來的女性主義藉助賽伯格干擾、破壞雙性性別體制與雙性戀秩序,對父權制度發起新一波抵抗與攻擊。賽伯格成了女性主義者針對父權制度的解構策略。所以哈拉維說:我寧做cyborg,也不做女神。後人類世代沒有女神。從這個意義上看,女性超級英雄未必就是後人類主義的英雄。素子為何必須是女性?為何帶有美式漫畫中女英雄的形象?電影版又為何要由白人女神Scarlett Johansson來扮演?看來觀眾的想象力還是深深受到男性、白人、歐洲殖民者視線的束縛呢。

 

延伸閱讀

《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美]唐娜·哈洛威著,張君玫譯,群學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