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才的工作:對世界秩序的梳理(一)|馬玉江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馬玉江

左一:26歲的愛因斯坦攝影:Lucien Chavan ,1905年 1905年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鑑》上連續發表五篇論⽂文, 被稱為愛因斯坦年。 左二:31歲的維特根斯坦 1920年 1920年維特根斯坦已寫完《邏輯哲學論》並於來年發表,這是他唯一的書籍篇幅著作。 左三:23歲的格連·古爾德攝影:Dan Weiner ,CBC Recording Studio ,1955年 1955年古爾德首次美國公演,並與CBC簽約,同年出版⾸首張唱片《哥德堡變奏曲》。

世上不存在勇敢,只存在膽怯。而所謂的勇敢只是膽怯到極致時所做的魚死網破。而天才們都是些比常人膽怯的人,他們有比常人敏感的死亡意識,覺得自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他們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以至於他們只能做最切身的選擇。

 

切身故而必然,必然故而極簡,極簡故而節制。所以,他們一生中往往不婚,或者無子。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都不是必然的。更不用說車子、房子。更有極致者,覺得生命都不是必然的, 所以一死了之。

 

那麼,甚麼才是必然的?我覺得,有兩個層次。一,值得你用生命交換的那件事情。二,值得你用生命交換的那件事情就是你用生命交換本身。

 

先說第一點: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世界秩序的梳理上,也就是在變化中找出不變來。比如寫詩的試圖把每個字都從紛亂的語言中拯救出來,放在該有的位置。畫畫的,試圖把每一筆顏色拯救,放在該有的位置,比如塞尚。玩音樂的同樣,比如古爾德試圖把每個聲音放在應有的位置。所以他把每一個音都切開,像切菜那樣比如聽他談蕭邦、莫札特總是有切土豆絲的感覺。塞尚把冷顏色都放在暗部,暖顏色放在亮部。所以他的畫總是最有存在感的。

 

有人問了:這樣不是很呆板嗎?不是千篇一律嗎?是的,世界的秩序就是千篇一律的。天永遠在上,地永遠在下,水永遠往低處流,火永遠往高處竄。幾十萬年來世界一直千篇一律,而天才們的工作,並不是創新,而是幫著把世界的秩序梳理,重新回到安寧。

《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節選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upon its Energy-Content?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德國《物理年鑑》1905年9⽉月 文中畫線部分:如果有一物體以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L 那麼它的質量就會減少L/c2 這是質能等價公式 E = mc2 在愛因斯理論中的首次出現。注:在此愛因斯坦表示能量的單位是L ,在其以後的論文中改之為E。

舉個科學的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一點。還是拿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來說吧。我覺得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的價值不是他推倒了牛頓的古典力學,從而建構現代物理。而是他把質能這麼複雜的事情,用最簡潔的方程寫了出來。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小學生都懂得。這才是最難。把複雜的事情,簡潔明瞭的說出來,這就是梳理世界的秩序,也是天才們的工作。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方程式和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曲子、一個邏輯都是相同的。都是梳理秩序。這也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任何一個聰明的笨蛋,都喜歡把事情搞得更大、更複雜。而往相反的方向前進,則需要天份。」

 

那麼問題來了,簡單的魅力在哪裡?因為更容易永恆。一個高度複雜的計算機肯定不如一塊石頭更永恆。同樣人之所以比一棵樹更脆弱,恰恰因為人比樹複雜。另外,簡單還有的一個魅力就是清晰、具體。這一點在視覺藝術中體現在輪廓和體積上。比如塞尚的蘋果,他是唯一一個把輪廓畫的如此清晰的人。

 

《靜物與蘋果和梨》 Still Life with Apples and Pears,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自文藝復興以來,體積成為藝術家們迫切表現的問題,有體積就必須有光影,所以無論古典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其繪畫的暗部和影子都是連為一體的,故此,暗部輪廓虛化、模糊,這一追求在印象派達到極致,印象派是完全摒棄輪廓的,只描繪色彩與色彩的關係,描繪光的變化,描繪空氣感。但在塞尚眼裡,藝術不是描繪,而是斷決。是物體與背景的斷決,是前面與後面的斷決,是冷色與暖色的斷決。所以,輪廓在塞尚筆下,就是一把刀子, 也是生與死的邊界。

 

他把每一個物質都簡化至極致,蘋果不是蘋果而是圓,山不是山而是方。他把萬物簡化至最簡潔的形體來對待,而無論物質本身的命名。他試圖恢復世界的秩序,只用最簡單的圓角方、冷暖表示。而絲毫不管畫的是樹、是山、還是其他。

 

而這,也就是塞尚的畫最有存在感的原因:斷決故而存在。

 

《聖維克多山》 Mont Sainte-Victoire,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可以說,塞尚是視覺藝術史上,第一個讓繪畫清晰起來的人。而在雕塑上第一個清晰起來的人,是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也是一個天才,不過他是十五世紀的天才。他最偉大的價值同樣在於輪廓,只不過在三維世界中,輪廓表示為體積。米開朗基羅是如何讓體積清晰起來的?因為解剖。在他之前的中世紀,甚至古希臘,雕塑都是大概,沒能力把每一條肌肉、骨骼的邊界說清楚,而骨骼的邊界就是三位世界中的輪廓。所以米開朗基羅不是把頭、手、軀幹、四肢的輪廓說了出來,而是把每塊肌肉、骨骼的輪廓說了出來,他不把手看作手,不把頭看作頭,而是把器官的一切命名,都視為肌肉、骨骼。在被命名之前做。同樣,雕刻出在被命名之前的那個物質來。

 

讓頭手腳這些人為的命名去掉,回到最本質的骨頭、與肉的區別。還世界以秩序,讓海回到海,讓山回到山。

 

這也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最具有存在感的原因。

 

《羅倫佐·美第奇之墓——昏》 Tomb of Lorenzo de’Medici , Dusk 米開朗基羅·布奧納羅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