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貨幣虛擬定分界?/你手上的紙鈔比起Bitcoin更虛擬

撰文:林雪平
出版:更新:

美國聯儲局在六月舉辦了一場全球研討會,主題是源自於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交易的「Blockchain」。Blockchain,其操作原理就像網絡上每人一本帳本,網絡上所有交易,被認證後都會記錄在每人的帳本。所以理論上,網絡上每個用戶的帳本都有相同記錄。一旦發現帳本與帳本之間有不同,就等於記錄曾被竄改,繼而回溯是哪一本帳本有問題。Blockchain已經進入國際金融機構的議程之中,但比特幣仍被稱為「虛擬貨幣」,被認定為「不安全」。如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擔心新型網絡貨幣可能成為擾亂金融秩序的工具。」但是,當我看著網上銀行數字化的結餘,難道那些數字,所謂的法定貨幣,就很不虛擬?

 

是甚麼造就了「法定貨幣/虛擬貨幣」之分?

 

眾所周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還未崩潰前,作為世界大部份國家外匯儲的美金是和黃金掛鉤的,這稱為金本位。但1971年,時任總統尼克遜宣佈取消金本位,這代表實際上美元背後已經沒有黃金支持,大家只是信任聯儲局、信任發鈔機構。問題是,這些機構可信嗎?所有國家的貨幣都建基於這種信任 — 信任該美國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的穩定性。

 

同時,金因其稀少性使其價值不會一時三刻有大變化,所以能作為穩定的價值儲存媒介。但美元稀少嗎?實際上美國政府不斷印鈔,四十五年間,美元流通量(M1)翻了接近12倍(由二千多億攀升至三萬多億),再加上過去十年的量化寛鬆政策,美元流通量也翻了超過2倍。因此,以實際購買力而言,現在的美元與1971年相比眨值了83%。

 

恰恰與金「因為稀少所以被信任」邏輯相反,美元是「因為被信任所以泛濫」。我不單指美元,實際上現有的種種法定貨幣也以類似的邏輯運作。相反,比特幣比法定貨幣的供應更穩定,因為背後有一嚴密算式,限制數量增長。而其增長,也不是能由夠任何人或機構獨自決定。所以,「實際貨幣有實質支持,虛擬貨幣只是數字」只是一個假對立。

 

真正做成分野的,是生產工具再生產的權力分配。在全球資本主義下,貨幣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工具。而法定貨幣的再生產權由發鈔機構把持住,政府便能掌控生產工具的再生產(例如利率、貨幣發行),繼而控制社會上的生產,亦即《Why Nations Fail》一書中所言的榨取型經濟,權力只屬於想攫取資源的少數菁英。當國家不斷印鈔,便會令大眾手上的貨幣眨值,變相就是偷偷地奪去大眾的財富,「印錢等於搶錢」。

 

而比特幣屬於廣納型經濟,廣泛地分配權力:所有經濟個體一視同仁,比特幣生產權相對公開,誰人有電腦都可以參與開採,而整體貨幣供應量亦是由算式操控,任何人都不得插手。這動搖了當權者的統治,他們無法重演上述的把戲。故此當權者必須將之扼殺於其萌芽之時,於是造就了今日「法定貨幣/虛擬貨幣」之分。

 

但假對立能妨疑虛擬貨幣發展嗎?

 

在《Why》一書中有個案例:在工業革命醞釀之時,奧匈帝國的大銀行家族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很想在國內舖設鐵路。但最終計劃落空,因為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西斯一世認為:「我不想跟它(鐵路)有任何關係,免得國內發生革命。」他甚至下令工廠停工:在1802年直接禁止在維也納範圍內興建工廠,因為擔心工人聚集會導致革命,動搖到他與帝國菁英治下的榨取型政經集合體。結果在一戰中,帝國的經濟落後就暴露人前,加速了其崩潰。我們現在回頭看也許覺得奧匈皇帝很傻,但實質上今日的眾多發鈔機構與當年奧匈帝國無異,一心只想維持其榨取型管治。某些獨具慧眼的國家已經開始逐步發展比特幣業務,如德國率先合法化比特幣。大勢如此,若果政府只想拒絕虛擬貨幣,最終只會被歷史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