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的自我修養 內外統一的表演方法

撰文:方川明
出版:更新:

相信不少華語地區的讀者,是從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喜劇之王》,聽到這位俄國戲劇大師的名字。到底「從內到外,由外返到內」的演技方式,其原理是什麼?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俄語:Константин Сергеевич 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英語:Konstantin Sergeyevich Stanislavski,1863-938)畢生致力劇場藝術。原名阿列克塞耶夫(Alexeiev)的他,早年在業餘的家庭劇團當演員。隨著經驗的累積,經歷十年,史氏終於加入專業的藝術劇團,升格為專業演員,並為自己改了藝名「Stanislavski」。後來史氏聯同丹欽科(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Немирович-Данченко;英語: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一起建立了莫斯科藝術劇團(Moscow Art Theatre,下文簡稱 MAT),他還「演而優則導」,執起導演筒。其初試啼聲的執導作、改編自文豪契訶夫(俄語: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英語:Anton Chekhov)同名小說的《海鷗》(The SEA-GULL),為史氏及 MAT 贏得俄國劇迷的廣泛關注,奠定史氏日後的大師地位。其後,史氏把自己的劇場經驗,轉化為一篇又一篇的理論,被後世頌之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不僅如此,史氏還身體力行,孜孜不倦。不甘為空想理想家的他,親手執起教鞭,設班授徒,教導來自世界各地的劇場演員及導演,將自己的戲劇理論散播全球。

史氏戲劇體系的基本論點,在於它反對其時作為俄國劇壇主流的形式主義。史氏斷言形式主義是有害的,因為它抽空了一切現實內容,包括演員自身的思緒和情感,把戲劇表演化約成不切實際的肢體動作複合物,既粗疏又空洞。由此,史氏針對上述缺點,除了參考謝切諾夫(俄語:Ив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ченов;英語:Ivan Mikhaylovich Sechenov)的行為反射研究,他還揉合了巴甫洛夫(俄語: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語:Ivan Pavlov)的無意識研究,繼而發展了一門著重演員心理(內)和形體動作(外)相互統一的方法論。透過這則「內外統一」的信條,演員利用語言、語氣、表情及肢體動作等外顯形式,吐露潛藏內心的想法及無意識情感,反之亦然,彼此交錯。

晚年的史氏四處奔波,除了去美國表演外,還得到世界各地演講。其中,在機緣巧合之下,史氏結識了中國的戲劇大師梅蘭芳,還有來自德國的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三人興趣相同,惺惺相惜(補:網上流傳「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一說,分別以史氏、布萊希特及梅氏,三方確立。然而,筆者四處搜索,不見此說的明確來源,有一些刊物更指「世界大三」之說是錯譯誤傳所致。所以本文不採用「世界三大」的說法了)。史氏在1938年8月7日離世,享年75歲。後來,在一次莫斯科的紀念場合中,梅蘭芳為了悼念好友,著有一篇〈紀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補:內地譯名),記下彼此之間的情誼。透過另一位戲劇大師的追憶,我們讀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座右銘,或是總結史氏一生的不二之選,它涵蓋了演員、導演,乃至理論家等三方面,三者交纏一起,互相推動:

「他(史氏)說要成為一個好演員或好導演,必須刻苦地鑽研理論和技術,二者不可偏廢。同時,一個演員必須不斷地通過舞台的演出,接受群眾考驗,這樣才能豐富自己,否則就等於無根的枯樹了。」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