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追求時,我們在追求甚麼 (一)

撰文:曾瑞明
出版:更新:

一追再追,但問我們應該追甚麼的時候,我們其實已進入倫理學的探討。在01哲學這專欄,筆者希望能連續幾期透過這人人都關心的問題,探討倫理學的種種。

年輕時,我們追求愛情和知識。畢業後,家庭和工作成了目標。中年了,我們又希望自己更有權力和影響力。一追再追,好像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其實在追甚麼?「追蹤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在富裕地區,大概可高唱「原來早不缺少」不過,人仍是感到迷惘。

 

大家都期望有唱K唱到這一句「原來多麼可笑 你是真正目標。」感覺到那清晰明朗。

 

一追再追,但問我們應該追甚麼的時候,我們其實已進入倫理學的探討。在01哲學這專欄,筆者希望能連續幾期透過這人人都關心的問題,探討倫理學的種種。

我們自己又是否知道,我們到底需要些甚麼呢?(《子非魚》電影劇照)

 

欲望即福祉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有些是生存基本,如食慾,有些週而復始,如性慾,有些莫名奇妙,如半夜想食糖水。是不是這些慾望都被滿足了,我們就處於福祉(Well being)的狀態呢?

 

如果是的話,那我們追求的就是欲望的滿足。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欲望?最大化它們,即這些欲望的實現愈多愈好?

 

不過,讀者應該會同意,我們追求的是善,不應該是惡。但有一些欲望,比如虐待他人或者殘害別人的欲望明顯為邪惡的,我們似乎也不應該讓它們滋長,更不要說要最大化這些欲望的滿足。有一些欲望則太無聊,比如想尾指長過中指。

 

最重要的是,我們會把福祉的考慮範圍設定為一個人一生。如果我們用慾望滿足來量度福祉,我們就很可能只集中於現在的欲望。舉一個例︰有一個小朋友想捉精靈,但媽媽不准,於是他走到廚房拿刀攻擊這個阻礙他欲望滿足的人。我們很難想像這小朋友在一生會因這欲望滿足了而過很很好。反而,不滿足欲望才算符合他的福祉。

 

以上這種把福祉的構成視作欲望滿足的理論,稱為欲望理論(desire theories)。

 

有一些哲學家,則將福祉看成是快樂和痛苦的追求。處於福祉就是快樂(pleasure)比痛苦多。持這種看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國效益主義哲學家邊沁(John Bentham )。那麼我們人生只要追求快樂就好了。但是,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就批評這種享樂式的理論(hedonistic)是「豬的哲學」。因為照這種看法,聽馬勒的快樂和吃魚蛋的快樂都是一樣的。

 

「有了你彷彿 沈睡了 也在笑」——你,到底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