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哲學家獲頒受鄧普頓獎

撰文:莫修
出版:更新:

曾就讀於加爾文學院、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普蘭丁格在完成學業後開始執教生涯。1957年,他在耶魯大學做哲學系的講師,1958年,他到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任哲學系教授。

每年鄧普頓基金會(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都會授予一位在生人士相關獎項,獎勵那些最能夠表現出「嘗試各種方法發現或突破,以擴展人對神性的理解,和幫助促進神的創造力」,「……包括研究愛、創造力、目的、無限、智慧、感恩和祈禱。」過往的獲獎者包括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前蘇聯作家索贊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和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 )。

 

2017年的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的獲獎者是阿爾文·普蘭丁格(Alvin Plantinga),其中包括逾140萬美元獎金。他認為宗教信仰與嚴肅的哲學工作並不衝突,提倡讓信仰重歸哲學研究。基金會總裁希瑟·鄧普頓·迪爾(Heather Templeton Dill)表示:「普蘭丁格的工作表明宗教信仰……可以為解決哲學裡的永恆問題作出重要貢獻」。普蘭丁格在得知自己獲獎後仍然非常謙虛,聲稱如果自己的工作可以改變哲學領域的一些狀況,他會「非常高興」。他說:「我希望這個獎項的消息會鼓勵年輕哲學家,特別是擁護基督教和神學觀點的青年哲學家,懷著更大創造力、正直和魄力進行工作。」

 

曾就讀於加爾文學院、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普蘭丁格在完成學業後開始執教生涯。1957年,他在耶魯大學做哲學系的講師,1958年,他到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任哲學系教授。 1963年,他接替退休的Jellema到加爾文大學執教,在加爾文大學呆了19年之後,普蘭丁格於1982年開始在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執教,直到2010年退休。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分析哲學就流行於英美學界,它們依據證實原則,否認宗教和道德命題的意義。大多數分析哲學家都認為,宗教信仰只是一種主觀情感或體驗,沒有事實作為依據;表達信仰的命題不能被事實證實或證偽,因而沒有意義,應從哲學的領域(其合法的任務和方法只是澄清語言的意義)驅逐出去。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普蘭丁格逆流而上,試圖提高信仰在學術領域的地位。1965年,他把模態邏輯引進關於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彌補康德所指出的該證明混淆了「是」和「存在」的理論缺陷。這項研究改變了二百年來哲學界中的一個定論,即:「康德永遠推翻了本體論證明」。從那時起,普蘭丁格發表了7部關於基督教哲學的著作,發表了110多篇論文。通過數十年不懈的努力,分析哲學和基督教哲學這兩個原來互不相容的領域被成功地「嫁接」在一起。例如,普蘭丁格1984年的文章〈對基督教哲學家的忠告〉已經「洗禮」了不同傳統的無數信徒和宗教哲學家,革新了人們對宗教與哲學關係的看法。

普蘭丁格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他對「惡」問題和自由意志辯護。在普蘭丁格出現之前,許多哲學家認為,對神的信仰與現實的邪惡在邏輯上是矛盾的。在《必然性的本性》一書中,普蘭丁格提出了自由意志辯護來解決惡之難題。他旨在表明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與罪惡的存在並不構成矛盾。普蘭丁格的論證可以簡單地表述如下:「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即使上帝全能,但是他也不能造出從不選擇作惡的自由人。進而,這種情況也變得可能:即使上帝全善——假設道德的至善需要能夠進行自由倫理行為的人——上帝仍然可以造出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