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市民路過新發地即被「鎖定」 大數據抗疫惹私隱爭議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北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反彈,位於豐台區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是「重中之重」,內地近期的本土確診病例,幾乎都與其直接及間接有關。
鄰近豐台區的大興區早前就宣布,為堅決阻斷傳播渠道,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深入細致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和病毒溯源工作,已協調內地三大電訊服務運營商,向有可能在5月30日以後路過新發地市場的市民,發送短訊要求其填報資料。
有市民表示,自己僅僅此前曾乘地鐵路過新發地市場地區,亦被「鎖定」並發送短信,感嘆大數據抗疫能力強大;不過,也有意見擔憂,大量市民在未被告知情況下收集數據,個人私隱可能受到侵犯。

新發地市場相關重點區域及重點人群都要接受病毒檢測。(中新社)

據內地傳媒報道,家住大興區高米店街道的劉女士是在周二(16日)早上收到上述短訊,最初懷疑是網絡詐騙短訊,「短訊是真的假的?這期間我也沒有去過新發地,只是乘坐地鐵路過啊?」原來劉女士曾經在乘搭地鐵時路過新發地市場附近,結果就被「鎖定」。確認短訊是真有其事後,劉女士及她的鄰居都不禁感嘆大數據的強大,「我是開車路過新發地的,也被捕捉到了啊」、「看來我們也不必驚慌,真正去過的人肯定會被發現的。」

不只是劉女士,近日不少居住在大興區的市民,都有收到類似的短訊及電話,都是被通過大數據技術排查後,發現曾經去過或路過新發地市場,需要配合相關防疫工作。報道稱,不難發現今次當局的排查工作相比之前已較大提升,大數據技術得到充分利用,「但似乎還是無法避免的引起了一些疑慮」。

大數據抗疫頗具成效,但同時亦衍生出個人私隱問題。(中新社)

大數據抗疫衍生出私隱問題,有台媒傳媒派駐北京的記就發現,雖然有不少人會「怕麻煩」而隱藏行程,認為沒有到過新發地市場內備受關注的生鮮海產區域,就不算是進入所謂的重點疫情區,只是去採購蔬菜、水果待,「結果通通被找出來,接受核酸檢測外加14天居家隔離」。報道又引述專業知情人士指,「謊報行程根本沒用,北京公安大聯網,比對所有人手機定位,清查從5月30日以來,有誰去過新發地,哪怕到門口都算數。甚至跟確診者有過接觸,大數據都算得出來,資料分析相當精準」。報道稱,會有北京市民擔心,大數據分析強大,「萬一只是擦身而過確診者,很可能下一個就是自己被隔離」。

值得一提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就表明,通過電訊大數據,可以統計分析人員動態流動情況,分析預測確診、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觸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動態流動情況,為疫情防控提供精細化數據支持。早在內地今年初大規模爆發疫情後,北京就已成立疫情防控大數據工作小組,利用北京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開發北京市的「疫情地圖」,民眾可藉此了解市內各區疫情分布等情況。

新發地市場是今次北京疫情反彈的「重中之重」。(中新社)

事實上,微信支付及支付寶日前亦被指在防疫工作上「立功」,「新發地疫情後市場內一直沒有現金交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方便大數據確定有關人員」、「據說圈定了一個35萬人的大名單現在馬上全部實施病毒篩查」。雖然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其後都有發聲明否認,表示沒有提供過上述數據。但有內地傳媒引述業內技術人士指出,如果僅從位置精確度來看,如果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的App後,對用戶位置的精度確是可以掌握在10米範圍以內。

有受訪的市民亦坦言,按照現時防控形勢,主動配合防疫工作是無可厚非,但對於個人私隱仍然會希望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護,並且希望當局可以盡快將相關數據的獲取方法更透明地公開。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