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設計學】5個意想不到的街頭智慧

撰文:何桂嬋 雷安琪 邱汛瑜
出版:更新:

美國著名平面設計師Paul Rand有一句名言:“Everything is Design. Everything!”設計作為創意思維的體現,不只是設計師的專利,即使是常人如你我他,只要能跳出框框,以嶄新方式去看待事物,發掘人和物的可能性,以創意解決問題,每個人也可以是設計師。在【素人設計學】一欄中,我們穿梭大街小巷,發掘城市中精彩的生活智慧和庶民創意。

(插圖:黎詠詩)

1. 駁牆取水 慳得就慳

水,從來就不是在家扭開水龍頭就有的,在資源還未豐足的年代,需用盡方法才能獲得淨水,收集山水是其中之一。想不到今日的筲箕灣,仍可看到這種善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智慧。

(龔慧攝)

沿着亞公岩道向海傍走,可見,明華大廈對面的護土牆的部份去水位,接駁了喉管﹑割去底部的膠樽,甚至樹葉,山水沿着這些管道流入膠桶和水盆中,盛水容器旁放有頭盔或衣物柔順劑樽改造成的水勺,容街坊盛水,簡單地形成自助山水區。不時有街坊拿着一兩個大支裝汽水樽來盛水,他們指這些山水設施都是明華大廈的老街坊自製,雨季時,形形色色的水盆更會一字排開,清澈的山水傾瀉而出,非常壯觀。

(龔慧攝)

「山水好好的,以前直接用來飲都不怕,只是近年話有菌,才改用來淋花,花都易開些,又可慳水費!」除了街坊,這裡還吸引了不少車主,每每到非繁忙時間,就把車駛來暫泊一角,提起水桶盛水在街頭洗車,形成亞公角道一道日常風景。

2. 路牌晾衫架

(潘思穎攝)

在車房工作經常把衣服弄髒,特別是夏天做到大汗疊細汗,十分需要替換衣物,清洗好要晾在哪處好?這時,一個不起眼的路牌就大派用場了,在路牌底部鑽幾個洞,再穿上繩子,綁上晾衫竹,搖身一變成為晾衫架,除了衣服,車房東主亦順道曬橘皮,並以盆栽點綴一番,一舉多得。

3. 免提單車傘

想踩單車,又適逢下雨?不怕!可自製免提式雨傘裝置。在單車頭的手把位加設一條橫木和一條直立鐵柱,形成十字形,在打直的鐵柱上用索帶綁住傘柄,令雨傘輕鬆free stand,再用衣夾把膠袋和雨傘夾實,便無需用手「擔遮」,也可輕鬆安全地踩單車。看着單車主人的背影在風雨中騎行,簡直是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現代演繹。

(潘思穎攝)

4. 擋煞綠林

(潘思穎攝)

植物在擁擠的城市空間一向扮演着獨特的角色,它既可綠化空間,也是爭取公共空間的妙法。香港街道不少商店都會在店前擺放植物,但很少像這家士多如此徹底,由長青樹到黃皮樹,甚至還有巨蜂提子,形成一道植物的簾,隔開嘈雜的車路。

(潘思穎攝)

老闆笑言植物是為了擋住對面車房的煞氣而種,種着種着就愈來愈豐富多樣。受到士多老闆的啟發,旁邊的錶行老闆也照辦煮碗,放置盆栽在街上,點綴一番。熱愛中樂的老闆,更在店內掛滿私家樂器 ── 二胡、笛子、簫,興致一來,便「擔」張折櫈,就在街角演奏起來。慵懶的街角午後,有音樂、植物相伴,好不愜意!

5. 欄杆上的鹹魚

(李孫彤攝)

今時今日,金毛飛「坐」在欄杆上吹口哨、撩女仔的畫面已不復見,而變成了一條條鹹魚。一整塊長方形紙皮,放上幾十條鹹魚,在相對幼細的欄杆上,要如何平衡?答案是衣架。街坊把衣架互相接駁,再綁在欄杆上,打造出一塊平面,再放上紙皮和鹹魚,輕鬆平衡。

(李孫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