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蒲人生】65歲馮錦雄追趕失去的光陰 刀片跑手誓征四大極地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人生如戲,命運與造化,一切經歷屬好屬壞,未到終結總難下定論;
1979年,因為一次交通意外,馮錦雄失去了左小腿,卻因而在醫院中遇上緣定一生的妻子;
亦因為一個陪伴妻子的理由,縱使已來到二人鬢毛漸白之時,馮錦雄卻藉著科技進步的機會,穿上最新式的義肢,再次展開遲來了的運動生涯;
今天,他是一個「Sub 4」的馬拉松跑手,也試過跟妻子和友人組隊,橫越智利阿他加馬沙漠250公里的超馬路程;
65歲,原來卻是故事的開始,未來馮錦雄決心與妻子一同克服4大極地賽事,就像重溫人生路上一直以來的高低起伏般,牽手追趕錯過了的30年。

自從我能夠再次跑步,我再也不當自己是殘疾人士了。
馮錦雄 – 刀片跑手/27歲時左腳小腿截肢
2009年,馮錦雄穫得了全港第一隻運動型義肢,埋藏體內封印了30年的「跑魂」得以解封。65歲的他,依然是本地越野跑界的活躍份子。(鄭子峰攝)

是夫妻也是隊友    沿途上的最佳拍擋

想了解一名截肢人士越野跑時,需要面對甚麼普通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最好辦法還是跟他親身走一遍,於是筆者決定跟隨馮錦雄與妻子莊冰英「共赴針山」,約好他們在頂峰上慢談越野跑與人生,同時經歷一次他們每周都跑幾遍的路段;結果筆者縱有恆常訓練長跑的習慣,登上532米山頂會合時卻已氣喘如牛,抬頭一看,馮錦雄卻早已氣定神閒地坐在峰上一旁的石塊上,一覽眾山小。彷彿令人忘記馮先生已過花甲之年,加上左腿毫無感覺,不得不消耗更多體能專注於身體平衡上。表現卻猶勝筆者般四肢健全的「打壞後生」,相形見拙,確實慚愧。

「自我近年退休後,基本上隔天便會在荃錦坳一帶來回練跑,盡力跑到多久便多久,沒有限制;太太只要可放下醫院工作的話,我們倆個都會一起跑。尤其是本周末我們將參加一個港島徑的50公里比賽,所以亦加緊了練習。」馮錦雄說。

從2009年,馮錦雄因為得到了運動型義肢輔助後,即「解封」了他埋藏體內多年的「運動模式」,在山界人士眼中,馮生馮太已是一對必然的跑步組合,任何比賽和日常練習,二人總是形影不離,但其實這種既是夫妻也是最佳戰友的關係,卻其實早在38年前的那個冬天已經開始。

馮錦雄認為人生就像越野跑,過程中縱有高低起伏,惟意志與決心不動搖,總能夠完成,經已是勝利。(鄭子峰攝)

一場改寫命運意外

馮錦雄於1979年因為一場交通意外,駕駛電單車於英皇道切線時遭電車撞倒拖行,傷勢嚴重,不得不切除左腳小腿,這次事件對時任小學體育老師兼非常好動的馮錦雄,無論公私事務皆影響深遠,截肢之前他無論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無一不歡,那時卻覺得可以再次步行已是萬幸。身體的殘障,同時間亦令馮錦雄無法繼續履任體育老師的工作,生計大受挫折,縱使性格堅強從不自怨自艾,但心中依然偶感難憾,亦屬人之常情。然而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沒有這場意外,馮錦雄就不會入院治療;未有入院,就不會認識到負責幫他洗傷口等跟進整個康復進程的護士,也就是後來成為了馮錦雄妻子的莊冰英。

馮錦雄在截肢之後的生活劇變,離開了教師的崗位,轉當物業管理,一切從新開始。性格堅毅的他,卻由day 1開始下定決心,決不能成為別人的負累,亦從來不讓身體的殘障作為拒絕公司所交託工作的藉口,「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就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缺陷。」這句說話總是掛在馮錦雄口邊;然而在運動方面,雖然他尚可與家人一起游泳、打羽毛球或到家樂徑遠足,卻始終因為身體上的局限而不能太劇烈,對他這樣一個生性好動的人來說,心煩技癢的日子就這樣過了30年。直到子女皆長大成人後,從不運動的妻子為了健康而開始行山,結識了一班山界朋友,並於2008年跨出挑戰自己的第一步,參加了100公里路程的「毅行者」,妻子的決定同時亦燃起馮錦雄封印多年的「跑魂」,內心充滿著伴隨妻子共同完成這次「人生挑戰」的渴望,而這個決定亦引領了馮錦雄踏上這個遲來的越野跑生涯。

一場發生於馮錦雄27歲時的交通意外,改變了他日後的生活;本來以為自己可以再次走路經已萬幸,現在來到花甲之年,竟然能夠再次跑動,征服各個山野,是幸運,也是鬥志的表現。(鄭子峰攝)
由於義肢沒有感覺,腿部不能在接觸地面時作即時反應,截肢跑手需要花更多體能和專注在平衡上;尤其落山時很容易便會被腳跟的石塊絆倒,亦曾試過因此而跌斷手骨。(鄭子峰攝)

義肢技術的進步    解封30年之「跑魂」

又一次,馮錦雄的經驗再次引證命運的奇妙,因為2008年的毅行者賽事,本來只是使用基本義肢的馮錦雄認識到一班義肢整形師,他們了解到馮錦雄對運動的渴求後,便交換了聯絡方法,建議賽後相約詳談。「初時我以為大家只是禮貌地寒暄一下罷了,但當我回家後卻又心掛掛,反覆問自己真的可以再次跑步嗎?反正沒有損失,於是我便聯絡起這班義肢整形師,對方竟然真的一口答應,應承幫我製造一隻可滿足運動功能的義肢。」馮錦雄說。

幾經磨合和調節,以減低大腿骨骼需承受的衝擊及肌肉磨損的機會,馮錦雄終於得到全香港首隻運動型義肢,同年幾位整形師更主動幫他報名參加了一次大尾篤舉行的10公里賽事。「我真的能再跑嗎?」這個問題在比賽開始之前反覆在馮錦雄腦海中盤旋,他最初亦非常謹慎地跑,但隨著時間過去,能夠再次跑動的喜悅令馮錦雄不自覺愈跑愈快、愈跑愈忘我,彷彿要將過去停滯了的腳步一次過跑回來,而他最終亦以56分鐘時間完成首個10公里賽事,脫胎換骨,正式告別過去那個行動不便的自己。

「跑步就是這樣一個遊戲,跑得愈多,體能提升,自然愈有信心;愈有信心,亦會令人跑得更多,不斷循環。」馮錦雄說。幾年後今日,馮錦雄已經是一名活躍本地山野賽事的越野跑手,去年更加聯同妻子與朋友3人首度參加智利阿塔卡馬沙漠250公里超越馬拉松的團隊賽,勇奪冠軍,生命的篇幅再來一個反高潮。

從1979年截肢,至2009年方能再次跑步,馮錦雄彷彿以追會錯過光陰的步伐,不但作出過「Sub 4」的全馬時間,更於去年征服了智利阿塔加馬沙漠250公里的極地超級馬拉松。(鄭子峰攝)

退休之齡    卻是越野跑人生的開端

當今世界4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The 4 Deserts Race Series),分別有中國戈壁沙漠、智利阿塔加馬沙漠、埃及撒哈拉沙漠以及南極4個分站;當中以阿塔卡馬賽站的難度公認最高,早夜介乎攝氏40度到-5度的溫差不在話下,位處海拔為2000至3000米高度上的稀薄空氣,加上「極度乾燥」,連汗水亦一流出便即時蒸發,都令比賽的難度倍增。由於馮錦雄的左腳是義肢,接觸任何地表與物件皆無感覺,除了大腿反覆磨損的痛楚外,無論勾到、踢到任何石頭等硬物,都需在實際撞擊發生過後才會察覺,曾經他在香港的訓練時更試過因此而摔至雙手斷骨,更何況是難度更甚的阿塔卡馬沙漠?因此在比賽首日,馮錦雄的義肢經已出現若干損耗,需要用強力膠貼裹住刀片義肢上自行加工的鞋底,才能繼續比賽;同時由於馮錦雄是賽事史上首個截肢跑手,大會隨團醫生亦不斷「勸籲」他支撐不住便及早放棄,當然亦為性格倔強的他所拒絕。最終3人更後來居上,在為期7日的比賽中奪得隊際冠軍,成績比任何四肢健全的參賽者更佳,亦彰顯了永不言敗的鬥志,足夠克服任何難以跨越的難關。

「人生就像越野跑,有時要吃力地咬緊牙關直奔高峰,卻又總會遇上低谷;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都一樣,只關乎意志與決心,成就當中的不同,完成了便無悔。」馮錦雄說。

65歲,真的就只有申請長者卡和坐「關愛座」的選項嗎?對馮錦雄來說卻剛剛相反,縱使體能確會隨著年輕增長而逐漸退化,但人的意識卻從來不受年齡與身體狀況束縛;他決心在未來日子中與妻子一同跑遍4大極地,包括今年將率先在戈壁和撒哈拉中任擇其一,追趕失去的光陰。

有鬥志的人,永遠都不會輸。

因為交通意外,馮錦雄認識到妻子莊冰英;亦因為妻子,令他找到再展運動生命的目標,命運就是這樣難以預料。無論是山路還是人生路,二人都是最佳拍擋,未來亦希望一直牽手跑盡4大極地的旅程。(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