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資金加速流入中國資本市場 是實力還是運氣?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東方財富旗下金融數據平台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境外資金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淨流入中國A股。2019年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額已達3,070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過2018年全年。此外,中國債券信息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19年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債券已達1.87萬億元,年內增幅超25%。

人民幣資產之所以能夠獲得境外投資者的青睞,離不開中國金融開放的加速。2019年,中國金融監管層依據「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金融對外開放原則,正在加快放開監管限制。

目前,中國已經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並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的計劃提前至2020年。同時,中國還放開了徵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的准入限制,允許外資機構在中國開展企業徵信業務和信用評級服務,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

境外機構可以通過港交所投資內地A股市場和債券市場。(新華社)

增持人幣資產 因市場欠優質投資選擇

在今年6月,中國放開了外資私募投資「港股通」標的限制,給予外資私募平等國民待遇;2019年9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

無論是引入海外金融服務機構,還是擴充跨境投資渠道,中國為境外資本購買人民幣資產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條件。與此相對應的是,境外資本也積極佈局中國市場。2019年4月,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首次被納入國際化指數(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2019年9月,摩根大通也宣布於2020年2月28日起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

境外投資者大規模增持人民幣資產的另一大原因是,全球資本市場缺乏優質投資選擇。債券方面,歐元區和日本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彭博》數據顯示,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的總規模在8月29日達到了17.03萬億美元的峰值,目前全球仍有超過10萬億美元的負收益債券。8月以來聯儲局(Fed)連續三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美債收益率隨之下降。隨着發達經濟體債券收益水平的持續降低,境外長期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中國。

中國A股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視覺中國)

中國債市規模為全球第二

中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規模達到13萬億美元,中國債券市場有充分的空間吸納境外資本。此外,由於中國政治經濟環境穩定,中國國債從來沒有出現過違約,良好的信用也是中國債券在國際市場具備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股票方面,2019年最炙手可熱的美國股市連創新高,積累了一定泡沫。目前,美國就業形勢雖然良好,但是製造業已經連續4個月陷入收縮區間。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10月,投資美國股市的共同基金淨流出2,168億美元,超過2018年同期淨流出量。反觀中國A股,在2015年「股災」之後,表現一直很低迷,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因此,在國際投資者眼中,中國A股成為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優質投資選擇。

人民幣資產迅速獲得國際投資者的認可即離不開中國加速金融開放的努力,也得益於全球「資產荒」。可以說,這即是中國自身的實力,也是中國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