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A股一洗昔日頹風 「全面牛市」來了嗎?

撰文:王雨辰
出版:更新:

中國股市今日延續此前強勢,早盤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高開1.44%,一度站上3400點關口;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分指數上漲1.1%,創業板指數漲0.75%。隨後三大股指衝高回落,不過市場熱度不減,成交量有進一步放大趨勢,中午收盤前交易量已經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收盤,滬指報3345.34點,上漲0.37%,深成指報13163.98點,漲幅1.72%,創業板指報2591.26點,上漲2.44%。兩市成交量再上一層樓,達到1.73萬億元。這樣的市場表現讓投資者對於未來A股的走勢多了一份期待。

事實上,最近A股的搶眼表現頗有些「揚眉吐氣」的意味。7月6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暴漲,滬指大漲5.71%,截至當日收盤,報收3332.88點,四個交易日連破四道關口,強勢收復3300點;深成指收於12941.72點,上漲4.09%;創業板收於2500點上方,創2016年以來新高。A股總市值突破71萬億,創2015年6月新高。滬深兩市場較量突破1.5萬億元。成交量創5年新高的背後,北向資金大幅加倉136.53億元。

更為罕見的是,銀行、券商板塊等多隻大盤藍籌股紛紛漲停,其中萬億市值級別的中國人壽和招商銀行。另外,多個行業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漲停,其中包括銀行、證券、房地產、金融、晶片等。

北京時間7月6日,中國央視《新聞聯播》用1分鐘報道A股大漲。(新浪微博@新浪證券)

樂觀的市場分析認為滬指有望衝擊3800點,甚至有券商直接喊出「牛市起點」「全面牛市」的口號。

其實,A股本輪市場表現並不令人意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一方全力防控病毒傳播,另一方面出台多項舉措支持經濟復甦。中國央行多次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消費、投資等宏觀經濟指標逐漸走出低谷開始反彈,帶動市場預期改善。

客觀而言,A股目前估值仍然處於歷史低位。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在經濟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觀的情況下,各國央行單純印鈔解決不了當前的經濟問題。2020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速會繼續下行,金融市場的總體表現也不會太好。而與此同時,中國的疫情從3月開始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率先復甦、一枝獨秀,下半年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回升,會成為少數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在這樣的背景下,4月開始,國際資本加快流入中國,未來國際資本湧入中國會成為長期趨勢。這也是推動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

不過,對於當前A股「全面牛市」的說法,市場應當保有理性。官媒《人民日報》旗下《證券時報》今日頭版刊登文章,對於當前積極的市場局面,各方都有維護的義務。上市公司應珍惜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誠信經營,勤耕主業,積極回報投資者,切不可在市場熱潮中迷失自我,重犯幾年前的錯誤。各類仲介機構更應該盡責盡職,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做好服務的本分。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放棄一夜暴富心態,準確評估風險承受能力,心中常記「風險」二字。

分析認為,今後股市行情可能持續出現「二八分化」的狀態,即20%的股票上漲,80%的股票不漲甚至下跌。「二」是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新興產業中成長性好的股票,「八」是指炒概念、炒題材被高估的中小市值業績差股票。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A股以往雞犬升天的牛市一去不復返了。主要原因是現在市場的投資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往A股是散戶主導的市場,散戶資金量佔比超過了70%。近幾年市場分化導致多數散戶持有的小股票大幅下挫,機構持有的一些藍籌股大幅上漲,加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個人炒股的勝算不高,選擇買入基金等機構產品入市,相當於站到了機構一邊,現在機構投資者資金量佔比已經超過了50%。

此外,近幾年外資大量流入A股,外資也崇尚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因此A股的機構投資者力量更加壯大,A股正式進入機構投資者時代,市場生態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