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傳曾入左派暗殺名單 與《大公報》筆戰驚動北京

撰文:羅家晴
出版:更新:

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早年曾於《大公報》工作,其後自立門戶創辦《明報》,一直標榜中立政治立場,卻因屢次猛烈批評北京,而與左派報章出現衝突,其中因為一篇《寧要褲子,不要核子》的社評,更與《大公報》展開一個月的「筆戰」,當時成為報壇甚至整個社會關注的事件,最終驚動北京,需由外交部長陳毅等出面調停。

文化大革命期間,查良鏞和《明報》表明持強烈反持的態度,遭香港左派分子大罵「漢奸」、「走狗」,查更接獲死亡恐嚇,一度需離開香港暫避。(視覺中國)

金庸於1947年到1957年間,曾經在《大公報》足足工作十年。這十年是金庸的寶貴回憶,亦是其日後創立傳媒事業的基礎。他在1959年創立《明報》後,一直標榜中立及追求公正的政治立場,卻曾與左派立場的《大公報》發生過一場「戰爭」。

1963年,內地大量難民逃至香港,當時《明報》大量報道,內容多是同情難民,更批評內地政府,開始引起左派報紙不滿。當年針對中共領導人提出「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說法,《明報》卻發表了《寧要褲子,不要核子》的社評,公然與中南海諸公唱反調,隨即遭《大公報》、《文匯報》、《新晚報》、《晶報》等左派報紙群起圍攻。

針對如潮的批評攻擊,1964年11月27日至12月22日,金庸以「《明報》編輯部」的名義,每天以頭版頭條發表文章還擊,並以《敬請〈大公報〉指教和答覆》等為題,就「核子與褲子」、人民主公社、修正主義、要不要收回俄佔地、中國內地是否應向外國輸出糧食、「一中一台」等問題正式與《大公報》展開筆戰,而《大公報》則以「反共反華」、「親英崇美」等回應。其後時任外交部長陳毅和廖承志出面調停,指示《大公報》停戰,《明報》的最後一篇筆戰主題為《有什麼不對,請原諒!》,強調非人身攻擊,而是希望說道理。

《明報》與《大公報》等左派報紙的全面筆戰,成了當時報壇甚至社會關注的新聞事件。經過這一役後,《明報》的平均發行量由每日6萬多份增至7萬多份,並躋身香港大報之林,而查良鏞個人亦開始受到關注。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查良鏞因表明持強烈反持的態度,遭香港左派大罵「漢奸」、「走狗」,且接獲死亡恐嚇,一度需離開香港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