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拳賽看中國國族主義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fBOvRn

早陣子中印兩國邊境發生持續兩個月衝突,幸好最終各退一步,和平解決收場。大國間劍拔弩張,另一邊廂,上月初在印度舉行的中印拳王大賽,印度拳王維詹德‧辛格(Vijender Singh)在戰勝中國拳王祖力皮卡爾‧買買提艾力(回族)後,把金腰帶還給中國拳手,希望以此換取雙方邊境和平。

這令人莞爾一幕,在世界的體育史上卻是非常罕見。長久以來,體育競技都滲雜著大量的民族情緒,而對抗色彩濃烈的擂台比武,就更是宣揚國族主義的重要戰場。今天【武備志】便粗略談論一下,近年在中國武術界及搏擊運動中,日趨盛行的國族主義現象。

 

國族主義的歷史脈絡

過去在文化部分的文章,【武備志】曾多次提到傳統武術裡普遍存在的民族主義思想,而今次則選擇用上「國族主義」一辭。其實在民族國家(Nation State)佔主導的當下世界,「民族主義」和「國族主義」經常被更替使用。本篇文章以國族主義為題,主要是希望突出政治意義上的主權國家(Sovereignty),而非講究血緣或文化連繫的倫理性民族身份(Ethicality)。

正如文首所述,這種用體育運動宣揚國族聲威的做法,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希特拉便曾希望藉著舉辦柏林奧運,向國際展示雅利安人及納粹德國的優越性(雖然結果令希特拉大失所望,美國黑人選手歐文斯奪得了四枚金牌)。1972年,蘇聯男子籃球隊歷史性地在奧運會上擊敗美國,不僅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輝煌戰績,更催生了美國「夢之隊」的誕生,慎防再一次失掉國威。

至於在文藝產品方面,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1985年上映的《洛奇4》。當時正值美蘇冷戰高峰,洛奇為友報仇,出戰蘇聯拳王。最後洛奇在西伯利亞冰原中以原始訓練方式,戰勝了以國家電子科技操練的俄國選手龍格爾,暗諷美國以「本土方法」方式戰勝了俄國。

《洛奇4》開場一幕,盡顯冷戰氛圍,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xEJ7RM

可以說,體育競技跟國族情緒結合的風潮,並非由中國或武術界首創。某程度上,這是一種世界歷史脈絡下的自然產物。只不過它在中國的土地上,找到了特殊的表現形式,那就是中國功夫。

 

由國術到擂台搏擊

1983年上映的《武林志》,把韓慕俠的故事發揚光大,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xCVqOx

在《學功夫 打洋人》一文中,【武備志】曾經提到過八卦名家韓慕俠打擂一事,當時他擊敗了來自白俄的「大力士」康爾泰,成為一時佳話。但其實這位「大力士」,不過是一位流落中國的白俄馬戲團人員,根本算不上是武術家。可是為了鼓勵當年低沉的國族士氣,各方俱將這次「比武」營造成一場國術宗師痛打殖民侵略者的強勁戲碼。為這場「比武」作記錄的天津名士郭登翰,便寫道「可見先生之爭,非為一己榮耀之爭,實為天津武士會名譽之爭,惠及中華民國國粹之爭」。及後民國遷都台灣,但這個故事則繼續在民間流傳,並被改篇成電影《武林志》,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族主義電影經典之作。

而在近年漸趨緊張的國際關係下,販賣國族主義情緒的電影更是收視保證,票房屢創新高。例如甄子丹主演的《葉問》系列,便先在擂台打日本人,再在擂台戰勝驕橫跋扈的西洋拳手龍捲風。至於近期紅遍全國的《戰狼2》,則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作為宣傳口號,表明國家主權不容侵犯。片中主角吳京儼如中國版的「Rambo」,武鬥西方僱佣兵。

銀幕以外,有關中國功夫與泰拳、空手道等外來武術決鬥的新聞時有炒作。2009年,佛山便舉辦了一場中泰散打對抗賽。賽前泰方選手豪言會「秒殺」中方拳手,結果惹起傳統武術界不滿,少林和峨嵋先後就事件表態。一場表演賽,最終變成了全國熱話,這正是國族主義情緒的作用。

更值得探討的是,國族主義並非為一般民眾所獨有,連職業拳手亦分享類似思維。2008年,中國拳王鄒市明在領他第一枚奧運金牌後大哭,他說「在西方人拿手的項目上面,我們終於拿了一塊金牌。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人拳頭的金牌,我有資格哭!」而今年七月,鄒市明在上海大戰日本拳手木村翔前夕,再次於訪問中表示:「這是中國拳手在自己的土地上衛冕世界金腰帶,去面對一個日本拳手。(這場比賽)承載了國人那麼多期望,我現在沒有其他想法,就是要為國爭光。」由此可見,即使冷戰已經結束了二十年,但為國爭光、抵抗外國人,卻依然是中國運動員的必然責任。


結語

為自己國家運動員打氣,並以此增強民族情感,實在無可厚非。畢竟當下社會仍是以民族國家的政治形式作主導,很自然就會用上國族的分野去辨識運動員。若果觀眾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別國文化,打破民族間的籓籬,就更加是美事一樁。只是當這種國族主義情緒無限上綱,甚至成為體育競技的最重要目標時,就會扭曲競技的本義,並抹煞掉運動員的努力。

以擂台競技為例,相對其他單人競技項目,擂台比賽時間較長,涉及更多與對手互動。加上媒體經常近距離特寫拳手喜怒辛酸表情,更加令觀眾更感同身受。當看見拳手背負纍纍傷痕搏鬥的畫面,很容易便會對另一邊的拳手產生仇恨心理,讓國族主義情緒有機可乘。但是在對抗以外,其實拳手之間亦有不同的互動,他們在台上打個「你死我活」,很多時正是尊重對手的表現。經常投稿【武備志】的「斷水流大師兄」曾經就「留手不留手」的問題撰文,他以Lyoto Machida和Mark Muñoz的一場比賽為例,指他們本身是朋友兼訓練拍檔,但UFC要他們比賽,他們就約定勝方要請食晚飯。結果Lyoto Machida KO了Mark Muñoz,之後照約定一齊去食晚飯。

Machida和Muñoz賽後友情不變,依約吃晚飯,圖片擷取自Mark Muñoz instagram

Machida和Muñoz兩人國藉不同,又是比賽中的競爭對手,但絕沒有因此影響感情。足見擂台上的拚鬥只是比賽中的正常表現,並不代表兩人就是敵人(這點在所有運動項目都如是)。刻意放大兩者的仇恨,並肆意加入國族情緒,不僅令運動員的形像變得扁平化,亦令不同陣營難以交流,對武術運動的長遠發展實無益處。

另一方面,為國家奉獻與否應當是運動員的個人責任,好比宗教信仰一樣。把宣揚國族聲威的願景加在他們身上,只會增加他們不必要的壓力,同時亦壓抑了運動員的個人意志。拳王阿里當年拒絕為自己所屬的美國當兵,爾後又成為了著名的反美先鋒,但這些都絲毫沒有影響他在國際拳壇上的成績和聲望,美國以至其他國家的人都視他為偶象(當然其中還有政治原因)。如果把國族主義當成評價運動員的最重要標準,只會扼殺掉很多有實力的運動員,這點實在值得中國社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