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J】巴西柔術中防守姿勢下的「五個S」

撰文:斷水流大師兄
出版:更新:

在MMA中,地面防守姿勢/防禦姿勢(Guard)極為常見。過去,大量巴西柔術的選手在這個位置使用降服技降服對手,證明了「背貼地上的情況下也可以好好防守同時反擊」。其實除了降服技,在這個位置都有很多技術可以使用,讓自己得到優勢。

這次說一下在地面下位時的「5個S」。

 

降服(Submit)

這大概是所有人,就算不是巴西柔術研習者,想到在guard 時都闕聯想起的事。在guard中可以做到的降服技很多,例如三角絞、斷頭台、木村鎖、十字固等等基本的降服技,都可以在gurad中開始;當中降服技與降服技之間的連接,也可以在guard中輕易進行,例如木村鎖與斷頭台的轉換就是一些巴西柔術的入門技巧。

可以說大多人對巴西柔術的基本印象,都有於guard中降服技的身影。

 

掃技(Sweep)

另一個在guard中可以做的,就是使用掃技(Sweep)把上位轉到下位,也把自己從較劣的位置轉到佔優的位置。現時巴西柔術的比賽中,很多選手都會先pull guard,或者直接跳入Half guard,再使用掃技讓自己拿得優勢。

但在MMA中,用掃技的情況就少很多。2014年時, MMAfightdb.com做過研究(網站已關閉但其研究還可以在網上找到),指在1438 MMA比賽中,只有90個掃技出現。

當中Half guard sweep的次數最多,有43次;而 Butterfly guard 有19次,Closed guard 則為11次,排在第二第三位。當然,這是2014年的數據,暫時未找到更新的數據,但應該情況改變不大。 例如在2015年Demian Maia在比賽中以掃技反轉/摔倒Gunnar Nelson,也是在Half guard 加 knee shield 的情況下開始。

片段擷取自 YouTube

 

研究也有嘗試說明為何掃技的出現次數如此低。它指,這可能來自掃技在巴西柔術比賽中會直接有兩分,而在MMA比賽中分數並不明顯,尤其是下方選手大多被認為是劣勢,那麼更多選手會選擇「站起來」。

但對此我抱懷疑態度。因為在MMA中一個漂亮掃技是可以扭轉局勢的,而且就算是印象分上也不俗,絕不是低reward的技術。所以我更傾向認為,MMA中少掃技,是因為在MMA中上位者可以作打擊,以致很多選手不想進入下位,就算在下位也只想多作防守或站起來;同時,很多MMA選手未有把掃技充分調節到可在MMA中應用,並因上方的打擊而難以施展掃技。

也就是原因不在於low reward,而是在於high risk。

現時MMA中的gurad當然也有不少改動(下文會繼續解釋),但如果想更多的使用掃技,就要更大膽的使用如Half guard、Butterfly guard等等的技術,但這些技術的代價是對方有很多的距離和空間作出打擊,而自己對對方的控制亦比Close guard小,尤其是Half guard 時上位選手有很強的控制,那麼對下位選手的風險就變大了。

相比起「站起來」,掃技確是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時機掌握。另外,站起來後把對方摔倒也能扳回剛剛被摔倒的分數。

確實,當可以用地面打擊技時,不論是降服還是掃技,都有一些新的問題與困難出現;但同時,其實因為對方想打擊,就必須要拉開距離及作重心移動,此時空隙及機會就會出現。

例如,4月時的Bellator 198,本來在巴柔界就已很有名的Dillon Danis 打了他的MMA debut,結果用了1:38就以腳鎖Toehold 降服了對手。

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在於對方在他的guard內打擊,給予了Danis機會把右腳縮進去,令他可以嘗試用十字固,失敗後再轉Pendulum Sweep。雖然都失敗,卻迫使對方魯莽的站起來,Dillon Danis 就以他擅長的方式,isolate對方的一隻腳再進行腳鎖。

 

站起來(Stand up)

正如上段所說,站起來是很多選手的選項。假如在下方拿不到優勢,留在那兒也是輸的。那如果降服不了對方,又掃不到對方,不如站起來重新來過。

但假如對方一心想控制你在地面,他確實有大量方法控制你。而站起來最需要的是空間,對方地面打擊時的空隙是個機會,但通常空間也未大致令下方選手可以站起來。所以要製造更多空間,通常要麼是靠踢開對手,要麼是靠Butterfly guard:

現時亦有大量選手會用籠邊作wall-walk站起來:

很多立技背景的人,假如想在MMA發揮自己所長,除了把注意力放在防摔中,其實被摔倒後如何快點站起來也很重要。

 

困住(Stall)

(其實應該用Trap,但用Trap就不能是5個S,所以改了做Stall......)

Stall這個字好像有點負面,但此處並非指拖延時間,而是可以靠纏著對方,防止對方進攻。

在地面中防止上位打擊,要麼很遠對方打不到,要麼很近到出不了拳。而如何用手夾住對方的手、擋拳,或者用大腿控制對方上半身,是巴西柔術和MMA地戰的101。

會刻意抽出來說,是因為過去那種單單用手抓住對方前臂,或者雙手環抱對方的Trap/Stall已經愈來愈無效,上位的選手現時有太多的方法去破解,並加以打擊。

一些更緊扣的trap guard就出現了,好像大家都聽過的Rubber Guard,以及這幾年更多出現的Irish CollarShoulder Pin,而這些guard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可以作控制及降服。

尤其是比較有名的Rubber Guard,現時在MMA亦愈來愈多人使用。流行可能還未算得上,但使用這個guard的人,例如Tony Ferguson就在這個 guard 下做出很有威脅的攻擊(接下段)。

 

打擊 (Strike)

在guard中打擊?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

是的,一般下向上的「地對空」出拳,都是沒有什麼威力的。因為這樣出拳,大多只能用臂力,不能借身體重量、重心移動等等來發力。

但是,打肘就沒有這個問題。肘需要的發力距離比拳短,就算在guard 內也能打出傷害。尤其像Rubber guard這種可以空出一隻手的trap guard,就更易使用肘擊了:


今次係咁多!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