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柳生新陰流兵法二十二世宗家:柳生耕一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柳生耕一先生,是柳生新陰流兵法的第二十二代宗家。早前他獲邀來到香港,跟香港柳生會的學員進行練習。

在這個節奏急速的時代,無論香港抑或日本,人們的生活都愈趨繁忙,傳統文化仿似失去了昔日的光華。但柳生先生依然堅持傳承武道,在他看來,新陰流兵法不獨是一種肢體藝術,還是對精神與信念的修煉:自然、流轉、真實。這些就是柳生新陰流的永恒價值。

 

為武道奉獻一生
柳生耕一先生,全稱柳生耕一平厳信,他在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於東京出世。他的父親與柳生新陰流二十一世宗家——柳生延春厳道份屬表兄弟,故柳生耕一先生在18歲的時候,就經追隨宗家學習新陰流兵法。

平成十四年(2002年),柳生延春將柳生耕一先生收為義子,同年他便辭去了銀行的工作,遷居到名古屋,全心全意教授新陰流兵法。而柳生延春先生,則在平成十八年(2006年)2月18日,將宗家的重責傳予了柳生耕一先生。翌年,柳生延春先生離世,柳生耕一先生兼任了尾張柳生家的家主,繼續帶領柳生新陰流前進。

平成二十三年(2011年),柳生耕一先生出版了《不敗奧義》(負けない奥義)一書,以嶄新方式向大眾介紹新陰流兵法。其後,他又擔任了日本古武道協會理事,以及日本古武道振興會的常任理事。

他曾經去到美國等地講學,與各地的武道研習者互相交流。在早前的「日本秋祭in香港」活動其間,柳生先生便獲邀蒞臨香港,在理工大學講習和表演。而在訪問當日,他則是跟香港柳生會的成員,進行私人訓練。

性自然 転 真實之人
柳生新陰流始於德川幕府時代,至今已經有453年,流祖為上泉伊勢守信綱。他師事於「陰流」流祖愛洲移香斎,爾後復將自己的理念,融會到「陰流」的兵法之中,故曰「新陰流」。永禄八年四月(1565年),上泉伊勢守將新陰流的信物——「一国一人の印可状」傳予了柳生石舟齋,象徵石舟齋正式繼承了新陰流兵法:柳生新陰流便由此誕生。

按柳生耕一先生介紹,柳生新陰流兵法有三大關鍵詞,即「性自然」、「転」以及「真實之人」。

「性自然」是指所有動作必須合乎自然,不能有絲毫別扭、強來之處。

「転」是一種戰術。習者不會死守某種原則,而是按實際的情況靈活變通。例如在柳生新陰流兵法中,包含著四種基本的戰鬥方式,即「主動進攻」、「等待」、「正面搶攻」和「從後突襲」。但習者不能淨用某一種方式,應當依照處境,在這四者之間自由轉換。

「真實之人」是柳生新陰流兵法傳道授業的準則。當日上泉伊勢守交給柳生石舟齋的「一国一人の印可状」上,就刻有了這四個字。意謂習者必須坦誠、正直、謙恭,否則師匠便不能將奧義授予他。後來柳生石舟齋將之拓展成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習者要具備五常,方能稱得上「真實之人」。

在高速世代 活出自我
被問到對香港的印象,柳生先生的回應不俗。他認為香港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有著出色的文化和美食,對日本人也相當友善。但香港和日本分享著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太緊迫了。就算人們有志於研習兵法,工作上的趕急也令他們失去動力。擠得出時間麼?又輪到練習場地不足。

一海之隔,兩地的難題卻如此相似。

不過柳生先生認為,柳生新陰流兵法的魅力,終究不會褪色。他提到了流祖上泉伊勢守曾經深受兩部典籍影響,一本是《孫子兵法》,另一本是禪宗的《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簡稱《碧岩錄》。所以柳生新陰流從來就不止於肢體鍛煉,還蘊含著兵法、心術,以及禪定等各種精神修養。

透過研習兵法,人們可以學懂調控自己的內心;不論在職場或是家庭,他們都不會再感到迷妄,取而代之是堅定的意志。這就是柳生新陰流在當下的時代價值,亦是柳生耕一先生所秉持的信念。

現時柳生先生有大概120名學生,他滿意這個數字。未來他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生的水平之上,重質不重量:由此至終,柳生新陰流都不是一盤生意,而是一門日本古武道文化。

特別鳴謝
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總館 協作聯絡
香港柳生會 提供文字資料及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