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博】羅浩銘︰武術電影與武術的結合和影響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成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樣,一部精彩動作電影背後,背後著實隱藏著無數台前幕後工作人員、演員日以繼夜的付出,才可以發揮電影的威力,影響、改變無數的人。

對全世界而言,香港除了是李小龍成長、發跡的地方,更是世界功夫電影的代名詞。當年便有一位小朋友,因受到李小龍電影的影響,長大後決定投身動作演員行列,成為本港矚目的動作演員之一——羅浩銘(Ken)。
 

羅浩銘是本地動作演員,本身亦修練武術。(香港01 鄭子峰攝)

Ken本身練習跆拳道、巴西柔術、Kickboxing等武術,到底武術人投入動作電影拍攝會遇上甚麼困難,他又如何看待「武術」跟「電影」之間的關係呢?

 

▍因李小龍電影 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

Ken在五歲的時候,爸爸帶他到戲院看李小龍重播的電影《龍爭虎鬥》。那次是Ken人生第一次進入戲院看電影。因為戲院內漆黑一片,又有很多人在談話,Ken根本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所以感到非常害怕。但當李小龍一出現在銀幕上跟洪金寶對打時,Ken整個人感覺到完全轉變了,他非常渴望成為他們任何一位那樣,那般身手靈活、帥氣,那麼厲害。看完電影後,小Ken便不斷跟爸爸說︰「我要學功夫,我要學功夫!」由那一刻開始,Ken第一次與武術接軌。
 

因為李小龍,令羅浩銘愛上了武術。(香港01 鄭子峰攝)

可是,因為Ken自少有哮喘,母親反對他練武,一直到加拿大讀書時,才有機會自主,十四歲時他報學西洋拳。後來更長時間研習跆拳道和巴西柔術,更曾經在真正比賽中贏得冠軍。直至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後,毅然選擇投身動作演員行業,大概在十年多前回流香港,曾參演《變形金剛》、《危城》、《激戰》等知名電影。直至近來無綫連續劇《特技人》中,Ken 飾演的角色深受香港觀眾的歡迎,令Ken的形象為人熟識。
 

以前武術比較專一,後來隨著社會大同、互聯網普及發達,人們變得貪心。
武博大使——羅浩銘

當問及Ken對昔日武術及現今武術發展的分別時,他認為以前的武術是比較專一的,例如你練習一門武術,便只會專心鑽研那一門功夫,代表它出去比賽。但隨著社會大同,互聯網發達普及,人們變得貪心了,學了這樣又想學學那樣。大家對武術範疇認識多了,眼界拓闊了許多。現在很可能是一三五練一家武術,然後二四六又練另一家武術。以前會傾向會忠於只練一門功夫,代表它去打比賽,贏比賽。現在則會練練這些,又混雜另外一些,慢慢會變得更加融合大同一點。

到底是甚麼令Ken 決意投入動作演員生涯,難道就只是小時候那齣李小龍電影嗎?

 

▍武術電影的影響非常深遠 渴望成就屬於自己的電影

Ken小時候親身體驗過武術電影的吸引力,但最打動他的卻是電影對於世界的威力。
 

電影是一件很具威力的事,它可以改變一輩人的思想。
武博大使——羅浩銘

Ken舉例說,例如很多人問為什麼會練功夫,「因為我看了一部動作片」;為什麼會打籃球,「因為我看了一部籃球戲」,這使Ken 覺得電影真的可以不知不覺間影響到很多人。透過把一個正面的故事拍成電影,加一點娛樂性,再加以推廣,電影就可以改變數之不盡的人。以後這群人就會效法片中的主角,做正面的事,做正確的事。所以Ken 明言︰「我定立的目標是,可以拍一些可以改變世界的動作片。」
 

羅浩銘的心願是可以拍一些可以改變世界的動作片。(香港01 鄭子峰攝)

為什麼是動作片呢?
 

我認為武術電影是香港最大的發明之一,改變了全世界拍動作片的打鬥方法,我認為這件事相當偉大。
武博大使——羅浩銘

Ken 進一步說明︰「我認為武術電影是香港最大的發明之一,它改變了整個世界以後拍電影的其中一環。」他舉例說以前的荷里活電影,雖然整體都很出色,例如是《星球大戰》的精彩特技,但他們的打鬥動作卻是有點單調。後來直到荷里活看到香港動作片後,發現原來打鬥動作的精華,所以不斷去學,不斷去研究,去改良,改變了全世界拍動作片的打鬥方法。這全都是源於香港的動作電影。
 

我認為武術電影是香港最大的發明之一,它改變了整個世界以後拍電影的其中一環。(香港01 鄭子峰攝)

誠然,香港武術電影的潮流由先有邵氏出品的功夫電影成為主流,然後到70年代由李小龍先生發揚光大,及後又有成龍、洪金寶、徐克、吳宇森、袁和平等不斷為動作電影加入新元素,甚至把香港武打電影的風格帶到荷里活中,改變了世界拍攝動作電影的手法。對此香港武術電影實在是功不可沒。
 

我好希望有一個成品,完全屬於我羅浩銘自己的,獻給這個世界。
武博大使——羅浩銘

在電影拍攝上,Ken 坦言他有一個夢想,「到現在都仍然好希望,有自己的一部動作片,故事由我寫,由我自己演繹,由自己做武術指導,甚至參與拍攝部分成為導演。因為我好希望有一個成品,完全屬於我羅浩銘自己的,獻給這個世界,亦希望會有好的效果及迴響。」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以為Ken 有武術背景,拍攝動作電影絕對難不到他。但真的如此嗎?

 

▍真實搏擊與電影拍攝分別頗大 更講求操控及互相配合

對於這種說法,Ken 表示「練習功夫對拍動作片當然有幫助,但同時其實沒練過功夫也有幫助」。
 

擂台是「在最安全的地方,做最危險的事情」,電影則是「最危險的地方,做最危險的事情,希望它安全」。
武博大使——羅浩銘

Ken 指出在性質上,真實搏擊比賽跟電影拍攝有著根本的差異。前者是盡量想去擊倒對方,透過分數、降服技來贏過對方,在15分鐘三回合中,要發揮三個月來的訓練成果,要在台上拼盡全力。但拍電影的話,是要三個月不停地拍,不停地打,還要不可以弄傷對方,要「演得好像打傷對方而不會打傷對方」。
 

羅浩銘指出武術跟拍攝電影之間有很大分別。(香港01 鄭子峰攝)

拍攝動作的最困難之處是,既要控制力度之餘,又不能力度過細而沒有了質感,卻也不能用力過猛而弄傷對方。另外,在拍動作片很多時候都會有刀槍劍棍,甚至是玩火、飛車、跳樓、穿玻璃等場景。對比之下,擂台跟電影的分別就在於︰擂台則是完全布置好「在最安全的地方,做最危險的事情」;電影則是「最危險的地方,做最危險的事情,希望它安全」。因此,其實很多懂得功夫的人去拍動作片,都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掌握。因為假如你一拳打傷人,那麼很難去找人跟你去拍對打。

所以去拍動作片需要去控制,以及跟對手互相配合。在擂台上,則完全不用亦不可能跟對手配合,大家只會想著擊倒對方。但電影不同,要扮到跟對方對打,其實卻是在互相配合。

撇下動作演員的身份,不知道Ken 自身又從武術中得著了甚麼呢?

 

▍武術不同於一般運動 無時無刻都在應對傷害 繼而變得更堅強

縱使Ken 曾經在跆拳道及巴西柔術中贏得獎牌,但對他而言武術給他的最大得著並不是勝利的榮譽,反而是改變了他的思維,鍛鍊到自己的鬥心和修為。
 

在足球比賽中輸球的話,就只會輸掉比賽,但在武術上輸掉可能會弄傷自己,所以你每天都在搏鬥中。
武博大使——羅浩銘

Ken 認為武術跟其他運動不同之處就是,它十分講求個人修為,與當中的練習息息相關。他不是說其他運動沒有體育精神,或鍛鍊個人修為的元素,而是在足球比賽中輸球的話,就只會輸掉比賽,但在武術上輸掉可能會弄傷自己,所以你每天都在搏鬥中。
 

練習中所面對的困難,好比人生中遭遇的難關。(香港01 鄭子峰攝)

「譬如我們練習巴西柔術的時候,被鎖技降服的話,練習尚且可以無事,但假如在真實情況下對方真的想鎖斷你的手肘,那麼你的手肘便經已斷掉。練習時你必須要我『為何會中這個鎖』,然後不斷去修正改變自己。」

因此,武術練習中人與人間的直接對抗性令Ken 覺得,搏擊武術其實十分適合小朋友學習。因為在搏擊過程中,他們必須學會堅持忍耐去保護自己,令他們變得更加堅強。日後當面對社會上的其他問題時,他們會處理得比較好。就好像假如你每天都會中鎖,每天都要被人鎖著,你很快便會學會如何處理,不斷迫自己去進步。

從羅浩銘 Ken 的訪問中,不只分享到動作演員背後的辛酸,亦再次帶出「武術」跟「電影」之間的關係,以及「武術電影」的巨大影響力。
 

羅浩銘約定大家,武博見。(香港01 龔嘉盛攝)

在5月3-5日的「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中,我們亦明白到市民大眾接觸武術,電影絕對是主要途徑。今次「武博」設置「光影武林」的展覽專區,挑選幾套經典的港產武術電影,重現當中的武術元素,並由專業的師傅拆解每招每式。

大家萬勿錯過!

 

▍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眼界決定境界

活動詳情可參閱: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專頁
立即購票:購票連結
所有體驗班一覽︰【武博】三天體驗活動一覽

武術電影不只是一種娛樂產物,更是一種源於香港的文化產物。市民大眾接觸武術,電影亦是不二的主要途徑。透過連結及發掘「武術」跟「電影」之間的關連,或能更進一步體會當中的樂趣。

是次體驗型博覽會主題是「眼界·決定境界」,希望藉此擴闊大眾對武術的眼界,透過親身參與,感受武術所帶來的樂趣,體驗更高的境界!同時,亦希望凝聚香港武術各界,讓各類型的武術專才一展所長,一起推動武術及搏擊運動的發展!

為期三天的展覽將會開辦超過100班體驗活動,提供30多種不同武術體驗,當中包括各種長短兵器武術、中國傳統武術、現代搏擊武術教學。同時亦在周末傍晚時份,舉行多場不同類型的武術表演賽,讓在場人士免費觀賞。

現場設有武術遊戲攤位、武術表演、世界武術地圖,以及以「武術電影」為主題的專題展覽。無講你是男女老幼,都必定能從中感受到武術的樂趣。

總言之,不管是市民大眾、初學者還是武術專家,都可以在「武博」中有所得著。只要你肯參與,就能開雲見天、提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