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習武就一定要打搏擊嗎 怎樣才算真正的武者?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談起「武術」本身的定位問題,少不免觸及不同的價值取態。對某些人來說,武術的本質就是搏擊,其餘各種項目,諸如套路表演、養生練習等,就不應歸入「武術」之列。

誠然,【武備志】一直都希望將搏擊運動與傳統武術相互連結,但就著今次的課題,卻又覺得毋需如此規限。畢竟每個人學武都有不同的理由,而武術亦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每個人都以搏擊為目標,那習武的樂趣,也就變得過分狹隘了。

 

武術的不同功能

跟許多文化產品一樣,武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從其他不同的範疇吸收知識,包括軍事、醫學、舞蹈,乃至哲學思想等。以中國武術為例,它在養生健體方面的研究,明顯就是與古人的文化觀與宗教信仰有關(詳見《國學與國術》一文)。因此,「武術」本身其實就已經包含著各種功能,而習武者自然亦可以按照自己的志趣,選擇某個面向加以鑽研。

這點實在無傷大雅,甚至乎正正因為有著明確的分工,每個人都可以在武術運動中,找到相對應的興趣。總之,不論是搏擊運動或套路競賽,兩邊的愛好者都可以開僻出各自的天地。單就這點來說,恰當的分門別類,並不一定會妨礙武術運動的發展,反而對普及大眾有積極作用。

反過來說,有人或許會質疑,那些不再跟搏擊相關的內容,已經與真正的武術無關,不應該再用「武術」的名義行世。但正如前文所述,這些內容各異的衍生文化,最初都是跟「武術」本身密不可分。如果它們純粹是藝術或醫藥保健的產物,或許就不會採取這種特定的肢體表現形式。例如民間的普及太極拳架,即使是以修心養身為主,但若果它沒有絲毫武術元素,便該不會使用弓步、仆步等馬步,亦不會有太多前後進退的動作。因為相較而言,自然站立以及雙重的姿勢(即兩腿平分重心),才是適合普及的架式。要將那些非搏擊的範疇,剝離於整個武術文化,似乎仍待小心處理。

(點擊圖片觀看詳情)

+2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搏擊
另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搏擊運動。年齡、性格、身體能力、時間投放等各項因素,都限制了搏擊運動的普及。對那某些不適宜投入搏擊訓練的人來說,套路、養生等其他面向,就成為他們享受武術的替補渠道。例如曾經參與【武博】表演的「香港輪椅武術總會」,以及「實用跆拳道會」的「長者跆拳展英姿」。這批表演嘉賓,顯然不是以搏擊作為訓練目標,而是想藉著武術強健體魄,並增強生活自信。

誠然,世上還有其他運動可供選擇,但即便是轉投非武術類型的活動,他們亦未必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訓練,需要在規則以及練習內容上,作出不同的調整和取捨。如果該項運動明明可以容讓不同人士參與,卻因為他們不能符合某項標準,而直接將他們拒之門外,這絕對是一種歧視。以帶點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的腔調來講,如果這等邏輯繼續擴大,那基本上所有不會參加比賽(不管業餘或職業賽事)的運動愛好者,就好應該立即退出,大量的公共文娛設施也就可以隨之拆卸:試問這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嗎?

同時,我們也不應排斥任何因「非搏擊原因」而參與武術及搏擊運動的人。我們訪問過很多的拳手,他們一開始也並非以「我要打比賽」、「我要提升徒手搏擊能力」為由而參與訓練,更多是因為「減肥」、「父母報了興趣班」和「跟朋友一起去玩」。假如一開始我們就把這些人拒於門外,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大概有一半以上的香港研習者未能踏入武術世界。

(點擊圖片觀看「香港輪椅武術總會」,以及「實用跆拳道會」在【武博】的表演)

+13

 

不可迴避的責任
當然,上述的說法並不是拒絕「搏擊」的理由。倘若有某門某派認為,它在文化及健體方面已經克盡己任,無需要再用搏擊證明自己,固然過份後退。甚或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只是進行養生及套路方面的鍛煉,卻說自己具備了高層次的搏擊技術,這種自欺欺人的態度,同樣為【武備志】所批判。

【武備志】的長遠目標之一,是希望重塑傳統武術的實用價值,將之與現代的搏擊運動相互連結。畢竟,這是任何武術流派都不可迴避的責任,但相反,這並非每個參與者都必定要盡的責任。本文的主旨,是想不同的習武者都能夠放下成見,不要以己度人。始終武術有不同的功能,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研習搏擊。

再用一句【武備志】常說的話:我們認為學武有很多的理由,而當中沒有高低之分。只要認準自己的志向、加以鍛煉,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在武術中找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