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三位博士同場討論 改變中日韓命運的壬辰倭亂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上星期,編輯J出席了由千月堂舉辦的「陋室講堂」第二講,題目為「十六世紀中日韓朝鮮之戰」。以歷史學的角度,講述「壬辰倭亂」對整個中日韓三國,乃至整個東亞局勢的影響。
今次的講者,除了繼續有日本史學者胡煒權先生之外,還邀請了韓國史專家范永聰先生,以及中國史學者譚家齊先生。本文將會節錄是次講座的部分內容,並嘗試抽出其中與武術相關的資料。

 

壬辰倭亂:一場改變東亞的戰爭

「壬辰倭亂」,在中國的史籍又稱「萬曆朝鮮戰爭」,是發生於1592年至1598年間的兩次大型戰爭。戰爭由日本一方率先挑起,當時豐臣秀吉開始實行侵吞東亞的計劃,並打算由朝鮮作為切入點。1591年,豐臣秀吉向朝鮮國王宣祖李昖發出通牒,表示將會取道朝鮮,進逼明室。

結果未及朝鮮回覆,豐臣秀吉便正式對朝鮮用兵。基於國策及資源所限,朝鮮一方很快便宣布戰事告急,希望宗主國明室能夠出兵相助。同年六月,明軍來援。三方經歷了一年的拉鋸戰後,中日雙方簽下和約,明室則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第一次戰爭結束。

1597年,豐臣秀吉發動了第二次戰爭,而明軍亦再次派出援兵。途中三方開展了多場戰役,包括著名的「鳴梁海戰」。1598年,豐臣秀吉於戰爭其間離世,終年六十一歲。翌年,朝鮮境內的日軍近乎全殲,明軍決定班師回朝,歷時六年的「壬辰倭亂」宣告完結。

壬辰倭亂可以算是中國與日本在歷史上的第一場大型戰役,對整個東亞局勢帶來深刻影響。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IRCn9i

 

胡煒權先生:不能說清的歷史
作為一場對中日韓三國俱影響深遠的戰事,胡煒權先生卻指出,現時日本學界對這場戰爭的研究,卻一直欠奉。原因之一,是背後牽涉的民族主義情緒。畢竟這是由日本所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就算已經屬於數百年前的事,日本社會都難以放下包袱。

因此,不僅研究的素材有限,而且有時亦會跟史實出現偏差。例如主流意見認為,明室在第一次戰爭之後,對豐臣秀吉所進行的冊封,其中的傲慢態度導致豐臣秀吉發動了第二次「壬辰倭亂」。然而胡博士則認為,當時由明室所贈予的官服,全部都被日方隆而重之地收藏,直至今天依然被其家族視為瑰寶。故此,第二次衝突的核心,應當是豐臣秀吉本人的政治考量,大於對明室的復仇心理。
另外,在日本的傳統史籍中,自然亦不會大書日軍在戰場上的失利,反而會突出豐臣軍團的英勇。所有這些帶有民族色彩的論述,無疑都為研究這段歷史帶來阻力。

而在最後的問答環節中,胡博士則提到,雖然這場戰爭對中日雙方都甚具衝擊力,但在武技及軍事的交流方面,兩國其實並沒有積極從中學習太多。例如明軍以火炮壓制日軍,但日軍對火炮的防御措施,基本只是加長城牆,令火炮無法順利擊中城樓。而這個手段跟「壬辰倭亂」是否有直接關係,其實依然難以言明。

繼上次之後,今次陋室講堂再次請了胡煒權博士,為大家講解壬辰倭亂在日本的影響。

 

范永聰先生:難以加入的戰場
「壬辰倭亂」以朝鮮國境作為戰場,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朝鮮政府及朝鮮國民。然而范永聰先生卻直接道出,朝鮮軍隊對是次戰事的參與度,其實很低。范先生甚至笑稱,按照史料記載,朝鮮軍隊連成為「後援隊」的資格也沒有。當明軍正式與日方開戰之後,朝鮮軍隊中有不少人都驚嘆,原來戰爭可以達到這等規模。

至於朝鮮所用的軍事教材,則主要透過吸納明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而成,足見朝鮮在軍事技術方面的落後。會造成這個情況,與朝鮮政府的態度所限有關。范先生便提到,朝鮮近兩百年時間,都沒有在海域附近的位置設立「備邊司」。而宣祖李昖,可能是基於本來就處於弱勢的緣故,索性對日方的來犯採取樂觀態度。

當然,不容否認的是,朝鮮自身的資源落後,亦限制了他們的軍事投入,以及民眾的抗戰情緒。例如范先生便提到,日軍剛剛登岸之際,其實頗受朝鮮民眾歡迎。他們渴求日方可以結束平民的貧困生活,而景福宮更應該是由憤怒的百姓所燒毀,反而不是日軍所為。可以這些論點,都可以擴闊我們對這場戰爭的想像。

范永聰博士是韓國歷史的研究專家,按他描述,朝鮮在是次戰爭中,比較接近一個旁觀者。

 

譚家齊先生:明軍的攻守能力
對比起前兩位講者,譚家齊先生比較集中從軍事方面,講解明室在是次戰爭中的影響力。與范先生的講法相似,他認為朝鮮一方並沒有太大參與戰爭的能力。而明軍之所以能夠擊敗日方,最主要的戰術是用火炮遠距離壓制。他指出,論近程武器及埋身戰鬥能力,日軍都應當較為優勝,例如日方的火銃技術就非常厲害。但始終在大型的戰陣中,當一方可以用遠距離且大數量地擊破敵人時,自然就會取得上風。

另一個比較少人提到的論點,是明軍的防守能力,其中包括他們的護甲。按記載,明軍的甲襖在濕水之後,可以在一定的距離下防御火銃,變相日方的主要攻擊武器,並不能發揮最大功效。

不過同樣地,明軍的技術及兵將並非無懈可擊。例如當朝鮮向明室請求援軍時,就特別指明要求南軍出征。蓋因南軍是由戚繼光訓練所成,而事實證明,北軍在是次戰爭的表現,的確較南軍遜色。此外亦有零星的事件顯示,有日方兵將在海戰時跳上中方軍船,造成混亂。

譚家齊博士是中國海洋史的專家,今次他會從軍事角度,探討明室的戰爭優勢。

 

結語:要拋開民族主義的包袱
講座結束後,三位講者共同接受觀眾提問。其中有人問到,三國有沒有藉著這場戰爭,進行深入的交流。正如前文所述,中方與日本的交流確實較少,但日方與朝鮮的交流則明顯加強,特別是在儒學等文化建設上面。而明室與朝鮮的關係亦變得更為緊密,甚至在明朝覆亡之後,朝鮮在記載中國事宜的年號時,依然沿用萬曆年號。至於明朝是否因為在這場戰爭中,虛耗財力太多,而導致被清朝乘虛而入。譚家齊先生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推論方向,可以深化研究。

最後,三位講者都認為,要還原「壬辰倭亂」的真實面貌,三國的學者及人民,都需要學懂拋開民族主義的包袱,不能因為民族立場,而歪曲及籂選史料。這點相信今次「陋室講堂」的意義。

(點擊圖片觀看講座剪影)

+3
左起:胡煒權博士,范永聰博士,譚家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