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一種沒落了的戰場兵器:戈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戈」是中國歷史上很早便出現的古兵器,早於商周時代,戈已是常見兵器的一種。但由於戰爭形式和護甲技術的改變,戈作為戰場主力兵器也大約於兩晉時代逐漸淡出歷史舞台。戈雖然在歷史上消失,但作為文化涵意保分卻在語文中保留下來。

先秦戰車模擬圖。(互動百科)

早於商代的文獻或考古文物已有「戈」的出現,據說靈感來自鳥啄。戈是在長柄末端裝有橫向的刃,早期甚至以長棍綁上一把打橫短刀,是種可以在稍遠距離割下敵人首級的武器。戈的特徵為刃與柄的角度會比直角還要大一些,因為早期青銅器時代青銅的硬度不利於兵器作大刀劈伐的攻擊動作(所以短兵器流行劍而不是刀),所以這個角度有利勾著敵人頭部時減低揮動上的阻力。戈本來是一種跟戰車戰鬥一起發展而來的兵器在商代到西周時代是戰車的主要兵器,當時的戰車上的戈兵以戈攻擊車外的敵人,可以用來啄擊,或利用車速的衝力扣著敵人,從而加大殺傷力。

踏入東周時代,全民徵兵開始盛行,步兵日漸成為主流,戈也開始成為步兵兵器。在步兵編制中,常以五人或若干人一小隊,先以弩兵遠程攻擊,一旦敵人接近中距離,則以刺擊為主的矛兵補上(有時矛和弩兵的次序會調轉),敵人再近身時,則會以戈兵作中近距離攻擊,弩兵在後遠方輔助攻擊。

因應戰甲升級而改良
而隨著護甲技術的發展和青銅鍛造技術的進步,戈的形制也在不斷適應新時代而變化。例如在本來的「無胡戈」改良為「有胡戈」,甚至「胡」的長度比「援」還要長,這改動能增加戈頭裝在長柄上的穩固程度,胡的加長亦表示鋒刃更長,有助斫殺能力。

而另一種改良即在戈上開更多的刃,有上開刃、內刃和三邊刃等。或者在胡上設置「距」或增加「孓刺」。前者指在胡上增加一個如雞後爪的刺,後者讓戈胡呈鋸齒狀,加強鋒刃的切割能力。而戈頭的彎曲角度若過小(指由援到胡的部份),不容易刺入人體,若角度過大則不能順利劃開人體。因此設計戈的工匠,若將戈的重心用在勾殺敵人上,便會追求戈頭的彎曲角度,增加勾殺威力。

戈、矛混合的戟(圖片來源:知乎)

而面對日益複雜的戰場需要,例如護甲越來越堅硬,青銅戈無法劈入,戈慢慢加入長矛而成為戟,使士兵能同時使出具衝刺能力的矛兵攻擊動作,並取代戈成為戰場主流兵器。上述的步兵戰陣中,很多時長矛兵便與戈兵不分,而以長戟作長和中距離攻擊。大約兩晉時期,軍事技術又在改變,騎兵披重甲,戰馬亦有護甲,護具的改良對格鬥兵器提出升級要求,原來卜字的戈或戟,難以破甲而傷及敵身。而騎兵突破性的發展,使戈、戟的啄擊能力無用武之地,而馬蹬技術出現,「戟」中矛的部份亦受到技術更優良的長矛類兵器「槊」的出現而被淘汰。

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便執方天畫戟。(電視劇《三國》劇照)

有關戈的論討實非三言兩語可完結,我們這篇是一個初嘗試,將來若有機會再作深入補充。

「戈」在魏晉之際雖然退出歷史舞台,但它作為先秦兩漢主流兵器,在中國文化的「武」文化成為一個重要字義符號。我們常說「止戈為武」,有人以象形文字時期的「武」字,指即一足(止)拿著戈,故而有「武」的意思。但亦有人指出,所謂「止戈為武」即是有權有能者在不用武力而能讓衝突變成和平,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韋雙翎:〈「鉤鑲」與「戟」的糾纏─初探「護手鈎」的歷史發展〉
2.來村多加史《戰略戰術兵器事典一:中國古代篇》
3.指文烽火工作室:《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