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增撥資源推行輔導服務「1+1」 虐兒第一道防線不應慳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5歲女童臨臨本年初疑受虐致死,掀起社會對虐兒的關注。教育界與社福界要求落實小學「一校一社工」及幼稚園「兩校一社工」,盡早識別身陷受虐危機的個案,推算相關政策涉資約10億元。不過,財政預算案公布前政府放風,計劃只向小學額外撥款1億多元改善現行計劃,有關傳聞使兩界別憂慮政府缺乏改革校內輔導服務的決心。
撰文:廖潔然

教協與社總均認為政府需於小學設一校一社工、一輔導教師,並增撥資源予社工督導工作,防止類似臨臨事件的虐兒慘劇。(資料圖片)

小學駐校社工面對一籮籮問題。除社工人手不足,教育局直接將駐校輔導服務的撥款發給學校,學校再招標購買服務或自聘社工的做法,令服務社工及機構與學校存在僱傭關係,校方意見容易凌駕社工的專業判斷,遇上高危個案(如懷疑虐兒)難以確保處理妥當。

社工陸Sir、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總幹事許麗明及兼任小學社工服務督導達16年的資深註冊社工馮慶球均表示,在校工作,社工常遇到專業不自主情況。陸Sir憶述,半年駐校經驗中遇過一位經常不交功課、上課「雲遊」的小四學生。據知該學生本該讀小六,卻因一直有讀寫障礙而成績不好,加上父母離異、與祖父母同住,每天回家都要幫忙做家務及照顧年幼弟弟,根本不會有時間溫習及做功課。陸Sir欲從家庭入手跟進,副校長卻以「校長查簿」為由,強調他每日需把學生留堂補做功課。陸Sir表示,留堂做功課治標不治本,以懲罰方式逼迫學生交功課也會阻礙社工與學生建立關係,但他當時年資太淺,未有反抗,只以工餘時間盡量家訪及協助。

教育界與社福界促政府增撥約10億元,全面在小學與幼稚園推行駐校社工政策,鞏固保護兒童的「第一道防線」。(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校方權力凌駕社工專業自主

馮慶球補充,有時前線社工報告類似情況,社工督導必要時會嘗試說服校方,但也有失敗時候,尤其是遇到懷疑虐兒個案是否報警時。他續稱,曾有學生明顯遭身體虐待,社工專業判斷是要報警,但校長竟多番阻撓,並指「畀多次機會家長」。最終馮因不想破壞合作關係而順應校長意思,但警告再有發生必報警。陸Sir認為,學校始終因怕收生不足被「殺校」而較着重學術成績及校譽,忽視輔導工作。

葉建源指,學校輔導工作繁複,社工既要深入處理個案,又要帶小組活動,需有輔導主任或教師協助。

陸跟馮均認為駐校社工服務必須盡快獨立於學校行政管理,與學校建立健康的協作關係。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認為小學亦應仿效中學做法,由社署直接撥款到服務機構,並派駐社工到學校,社工以至機構只隸屬於社署,而非學校任何行政架構;並應如教育界及社總建議般加聘一名輔導教師,作學校及社工間的溝通和合作橋樑。

倡7.1億「1+1」方案 學界憂教局撤津貼

教協與社總均認為政府需於小學設一校一社工、一輔導教師,並增撥資源予社工督導工作,防止類似臨臨事件的虐兒慘劇。許麗明表示,督導工作對前線社工、尤其是資淺者重要,強調督導背後是整個團隊一同支援,有助尋人或複雜個案處理。

葉建源指,學校輔導工作繁複,社工既要深入處理個案,又要帶小組活動,需有輔導主任或教師協助。他指,後者還具協調學校及社工職能,不可或缺。教協以現時大規模學校社工職級——助理社會工作主任(ASWO)的薪級中位數(48,630元)、加上小學學位教師薪級中位數(62,612元),及全港有532間小學(包括直資)計,估計每年需額外撥款7.1億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多次公開表示積極研究小學一校一社工,由社署專責小學駐校社工撥款似乎指日可待。

自連爆虐兒事件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多次公開表示積極研究小學一校一社工,由社署專責小學駐校社工撥款似乎指日可待。有小學校長表示擔憂屆時教育局會因社署撥款而停止發放「學生輔導服務津貼」,令學校現有輔導教師及主任面臨失業,並需中斷正在進行的輔導。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政府正研究如何在小學推行一校一社工,至於會否停止發放上述津貼,局方則未有正面回應;社署則表示會研究如何並協調現有輔導人員過渡。

葉建源認為即使駐校社工撥款由社署負責,教局也沒需要停津貼,他表示一加一方案可由社署及教局分工,前者負責委派社工駐校,後者則負責聘請輔導教師。不過,有報章引述消息指,社署疑只計劃增撥一億多,改善現行由教育局撥款及負責的「學生輔導服務津貼」。若消息屬實,雖可解小學校長之憂,但若政府不正視招標制及限制津貼用途必須聘請至少一名社工,而只是簡單增撥款,根本無法確保小學每校有駐校社工,會令人質疑當局無心預防及遏止虐兒個案發生。

除了小學「一校一社工」,社教界亦積極爭取幼稚園「兩校一社工」。(資料圖片)

社聯社總倡幼稚園兩校一社工

除了小學「一校一社工」,社教界亦積極爭取幼稚園「兩校一社工」。翻查資料,社會服務聯會早於2013年已向社署遞交幼稚園駐校社工建議書。社聯服務發展總主任(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兼計劃負責人姚潔玲本月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社福界正檢討建議書並打算再次遞交予署方。姚指,以現時全港有約千間幼稚園,其中約740間獲批參加免費幼稚園計劃,她以此740間幼園作基礎計算每兩間學校有一位駐校社工,另外加上督導人手、行政支援、活動開支等其他費用(社工薪酬的15%),預算每年額外開支約需3.1億。

事實上,幼稚園與小學均面對輔導服務專業支援不足。有十多年經驗的幼稚園教師陳杏英憶述,曾有新移民家長向其申訴遭丈夫家暴,致臉頰紅腫需戴口罩出入。不過,陳因不了解如何輔導夫妻關係,也不清楚家長該往哪裏求助,學校又沒駐校社工,故該家長主動傾訴時,她感到「好徬徨無助」,只草草着對方尋找校外社工援助。

陳稱現時憶起也覺得內疚,她續指另外曾遇幼兒遭父親朋友體罰,惟該父親認為沒問題,反指學校「多事」,她跟校長也不熟悉處理方法,相信若有駐校社工便可了解何時該報警、如何幫助該小孩。

幼兒不會掩飾情緒,較中小學生容易識別問題及介入,若社工及時跟進,虐兒等事故的預防工作便有機會做得更好。(資料圖片)

過去社署靠母嬰健康院及幼稚園教師識別幼兒異常情況,包括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SEN)、有否被虐待等,懷疑SEN個案會轉介到衞生署檢測,但遇家庭問題,母嬰健康院只會鼓勵家長向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求助。明愛高級社會工作主任林惠芬於《設立學前教育駐校社會工作服務刻不容緩》一文指出,靠家長自行尋求支援不太可行,因部分家長有「家醜不出外傳」想法,有些可能怕麻煩或不知如何求助,尤其是新移民及基層家長。駐校社工則可主動識別及接觸有需要家庭,亦因學校通常是家長首個求助點,較沒那麼抗拒接受跟進。

林惠芬受訪時表示,虐兒數字反映加強幼稚園輔導服務及設立駐校社工的迫切性。她又指,幼兒不會掩飾情緒,較中小學生容易識別問題及介入,若社工及時跟進,虐兒等事故的預防工作便有機會做得更好。林強調,心理學理論及實踐證明幼兒階段影響人的一生,幼稚園設駐校社工刻不容緩。不過,她透露早前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會面時,對方指現時每所幼園的學生人數相距甚遠,不論撥款及人手分配均容易出現不公,是幼稚園推駐校社工「最為難之處」,其次是人手供應問題。

社總代表、有11年幼稚園社工及督導經驗的林惠芬表示,質疑計劃撥款金額能否足以聘請具經驗及持學位的社工主任,或有意壓價。(資料圖片)

社署回覆印證了相關說法。林惠芬駁斥,人手供應不足可藉分階段推行解決,而且社署有不同專業團隊支援,不相信公平資源分配會成為阻力。邵家臻亦相信政府不會漠視幼稚園輔導服務需求,但「一校或兩校一社工」的可能性不大。他估計當局會以試驗計劃模式或由獎券基金支持推行,人手或會以人頭計。但他強調當局考慮人手分配時,應顧及幼稚園本身已有大量SEN相關工作,而其他輔導服務亦涉及幼童整個家庭,不容輕視。

林鄭月娥提出的理財新哲學,一大要素是以預防措施,減低因延後處理社會問題帶來的額外財政負擔。連串虐兒事件揭示政府一直輕視校內輔導,致相關制度有重大缺失。本年度政府庫房預計有逾千億盈餘,落實小學及幼園駐校社工政策所需開支只屬小事一椿,政府不應以任何藉口繼續拆東牆補西牆。

上文節錄自第100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26日)《社教界促撥10億 小學幼園設駐校社工 築虐兒「第一道防線」不應慳》。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2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0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