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電影節指零藝術拒播《消失的檔案》 導演批欠勇氣 

撰文:黎靜珊
出版:更新:

1967年,持續數月的暴動檔案流失,香港政府檔案收藏僅剩21秒影像。資深傳媒人羅恩惠,搜集資料再推翻再搜集,花上4年時間,費煞思量,終製成119分鐘電影《消失的檔案》。2017年,《消失的檔案》爭取於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遭冷待被拒。
曾觀看《消失的檔案》的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十年》導演伍嘉良,均肯定電影對於歷史、新聞帶有重要意義。引薦電影參與電影節的舒琪更盛讚:「香港有史以來最重要紀錄片。」電影節拒絕放映是缺乏勇氣。
羅恩惠指電影節藝術總監李焯桃揚言「成條片係零藝術嘅狀況」,旁白刺耳誇張。香港國際電影節反指羅「說話大量失實」,指電影節一貫選片以藝術考慮先行,盡可能是集體決定。

《消失的檔案》首次公開放映,政治光譜上左派或右派人物均有到場觀賞。(黎靜珊攝)

遍地菠蘿(土製炸彈)、左仔、工運,資深傳媒人羅恩惠將一個個缺乏內容的字詞串連,遠赴英國等地尋找殘缺的香港文獻,找來參與者或他們的下一代,重整當年歷史,拍成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她說,這是新聞界送給香港的禮物。

《消失的檔案》昨晚(8日)在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首映,羅在映後座談會上指,電影節藝術總監李焯桃與助手在一個私人影院看片,開場後5分鐘後,其助手熟睡「瞓足全場」,後來總監說片中女聲好刺耳,男聲好誇張,狠批電影「零藝術」,拒絕於電影節放映。

羅當場質疑助手「瞓足全場」何以判斷電影藝術價值,對方僅回應「佢合埋隻眼都感覺到好唔好」,更稱自己「代表曬電影界。」羅恩惠其後告訴《香港01》記者,看片時間為上午10時半,對方批評,紀錄片不足之處,還有圖像與舊報紙太多,太累。

羅引述電影節總監:《消失的檔案》零藝術

為電影配音的女聲,為著名廣播員李碧心,曾主持深入民心的商業電台節目《醒晨》。導演舒琪為羅恩惠穿針引線,使電影得以落入藝術總監李焯桃眼中。對於「零藝術」評價,舒琪直斥荒謬,認為觀賞電影或紀錄片固然要考慮藝術水平,但更需多方面衡量,「零藝術」評價等同形容《消失的檔案》為垃圾電影,相信所以觀賞過的人都不認同此評價。

舒琪評價《消失的檔案》堪稱「香港有史以來最重要紀錄片」。(資料圖片)

他指《檔案》的藝術水平「合格有餘」,若是衡量其歷史價值,在六七暴動50年的時刻,更可堪稱「香港有史以來最重要紀錄片。」特別是電影幕後工作者克服種種客觀困難,揭示逐漸消失、甚至已經消失的事情,是任何一個電影節都應該放映。

《消失的檔案》展示的是勇氣。唔願意放映、逃避放映甚至阻撓放映,反映另一樣嘢,就係懦弱。
導演舒琪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發表聲明,指羅恩惠引述李焯桃的說話大量失實,從「助手瞓足全場」、「零藝術」、「我代表曬電影界」,到被拒絕原因是「把(旁白)女聲太刺耳」等言論,統統與事實不符。聲明指,電影節選片原則一貫以藝術考慮先行,盡可能集體決定,一般不會向申請人解釋落選原因,指是次好意私底下提供意見,卻「被斷章取義、肆意歪曲後用來誤導公衆」對此深感遺憾。

伍嘉良(中)認同《消失的檔案》在學術等層面上都有重要意義。(資料圖片)

國際電影節反斥羅斷章取義、肆意歪曲

《十年》遭本地戲院拒播,最後卻社區放映遍地開花。其中一單元《本地蛋》導演伍嘉良鼓勵社區團體主動聯絡《消失的檔案》,安排社區放映,因為如昨日結集左中右不同政治光譜人士一同觀賞,十分難得,能讓人從歷史中反思學習。至於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決定,伍指不同國家或不同電影節總監確有不同口味,但此片在新聞、政治及學術層面上,都有重要意義。

+1

《消失的檔案》講述1967年暴動歷史,包括當時參與者及警察訪問,以及珍貴機密檔案,得見英政府如何統籌部門處理暴動;又有常向周恩來匯報的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組長吳荻舟筆記,揭露周總理對暴動了解透徹,吳更曾阻止8400把斬蔗刀來港,最後落得全家下鄉勞動的下場。

昨晚於中大首場公開放映全場爆滿,出席人士包括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導演張堅庭、支聯會常委朱耀明牧師,以及多名資深評論人包括程翔、李怡和梁文道,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亦為座上客。電影緊接6場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文化藝術中心,以及香港遊樂場協會優才發展及交流中心的放映會均告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