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伴此城】梅艷芳俠女個性撐民運 友誼情深厚 家人緣淺薄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生前常為社會發聲的梅艷芳,在圈中贏得無數友誼,歷年來亦為公益事業出錢出力,更是娛樂圈中少數堅持為民運出心出力的俠女,贏得「香港女兒」的稱號。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指梅艷芳多年來建立獨立女性形象,尤其在重大的社會事件上樹立典範,令其堅守公義的強人性情,深深烙印於人心。
李展鵬在其著作《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分析,梅艷芳一直有不少「強人」事跡,除一貫大方好客外,亦愛提攜後輩,出道以來收了多名徒弟,例如草蜢三子、許志安、譚耀文和何韻詩等等,使其「大姐頭」的印象牢不可破;惟友人遍天下的她,偏偏與家人情緣淺薄,既跟兄長反目,與媽媽覃美金關係亦不佳。但梅艷芳仍懷有俠義心腸,願意為社會事件上發聲,她是圈中少數堅持為民運出力的藝人,除了在1989年為北京學運站台,事後更拒絕轉軚或禁聲,結果令她損失了到內地發展的機會。李展鵬在書中透露,梅艷芳她寧願損失賺錢機會,也要拒絕到內地拍外景,包括推掉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阮玲玉》(1992)及演唱會等,損失款額以千萬元計。

梅艷芳生前在社會事件上出心出力,被人稱為「香港女兒」。(示意圖,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的內容節錄:

梅艷芳出道幾年就被傳媒形容為女俠。1986年9月,《新知》寫:「出道以來的梅艷芳一直是朋友眼中的女俠,一副俠義心腸之外,做事也俐落」。翌年,《新知》說她人緣甚佳,與記者建立友誼,也是朋友的「南宮夫人」(指專門為他人解決疑難),說她爽朗猶勝男子漢。1991年10月,她跟羅美薇結拜為姊妹,梅艷芳說她們同樣有不快樂的童年,因此她怕有人傷害她,要保護她。傳媒常報導她好友眾多,她亦表示:百年歸老時,可帶走的東西就是真情。

1991年,香港演藝圈有性騷擾傳言,《明周》訪問多個女星的看法,包括鍾楚紅、葉子楣及吳君如等,唯有梅艷芳的言論最霸氣:「索油?怕只怕那些人索油索錯了火水,一索我就給他一個耳光,人人都知我的脾性,還有誰走來自討沒趣?」她憶述曾在街上目擊性騷擾,她即時拿起雨傘把那個男人打走,這篇報導還配上她穿短褲豪邁地張開雙腿的照片。

梅艷芳生前多有提攜後輩,歌手何韻詩便是她其中一位徒弟。(圖為兩人合照,資料圖片/facebook@何韻詩)

關於「食客三千」的報導,早在1986年已經出現。《明周》以「梅艷芳食客三千頻頻失竊」為題講她如何闊綽:她登台時會額外打賞樂師,一群朋友跟著她吃喝,全由她付款,她家中食客甚多,名貴首飾不見了也不追究,好友說她過份好客及疏爽。她這種性格受到傳媒注目,就是她吃日本菜給900元小費也成新聞。

她的大姐大形象也跟收徒有關。1985年,她才出道三年多,就收了蔡一智、蔡一傑及蘇智威為徒,在大小演出為她伴舞,取名「草蜢仔」。《明周》以「梅艷芳挑選的三個男人」為標題訪問草蜢仔,三人讚她人品好,很體恤他們,又說在排舞時,她的體力猶勝他們三個男人。1990年7月,許志安談到師父梅艷芳時說:「這樣的大恩人,今生今世,我是怎也不會忘記的了。」後來,她再收譚耀文及何韻詩為徒。2000年,她增添彭敬慈這新徒弟,《壹周刊》報導她對他十分重視,既是師父也是經理人,又列表整理她眾多徒弟的演藝成績。

梅艷芳在圈中人緣佳,但卻曾跟家人反目。1991年6月,她談到曾被大哥騙財,他事後一走了之,更留下一堆麻煩給她,她批評他坐享其成,原因是她給大哥300萬經營狗場,但被他出賣,於是兄妹反目,久未聯絡。另外,梅媽媽曾於1995年成立抗癌會,梅艷芳當上永遠名譽主席,捐出巨款,但後來因該會財政混亂,問題百出,她發聲明宣告與此會脫離關係。她明言跟家人緣薄,關係欠佳,跟媽媽沒有話說。這些報導突顯她重情義之餘,也黑白分明。

梅艷芳曾跟家人反目,但死後仍留下遺囑,以用遺產供養母親終老。(圖為梅媽,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支持民主的英雌本色

她的性情在六四事件前後進一步彰顯。1989年5月底,她參加聲援民主的百萬人大遊行,《金電視》報導她走了數小時沒吃東西,體力不支,但遊行翌日仍去新華社為靜坐者打氣,然後再參與歌曲《為自由》(1989)的錄音,一星期內睡了不足20小時;那一陣子,她時常一邊追看新聞一邊流淚。

六四事件發生兩星期之後,《金電視》報導她計劃當發起人,要求香港政府在中區建民主紀念碑,她表示很想親自北上,但正在拍《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請假被拒,又說如果自己在現場,「我可能已經死咗響呢堆人裡面」,記者亦寫「她肯定是堅守在天安門的一個」;她又批評中國內地媒體顛倒是非,表示不怕秋後算帳。《明周》以「梅艷芳依然憂傷」為標題,記者寫「大情大性的梅艷芳的正義感及豪情熱血在學運中表露無遺」。

梅艷芳因其在六四事件上的表態被封殺,一度影響其演藝事業發展。(示意圖,資料圖片/路透社)

《新知》則報導她打電話去電台節目為民主發聲,又積極參與各種支援行動,讚賞她敢作敢為,是娛樂圈少見的女中丈夫,甘願「誤了他日再賺一點錢的機會」。她又參加六四事件百日祭活動,表示「必定支持民主運動到底」,《明周》指她是當紅藝人中最敢言的一人。事件四個月之後,《金電視》報導雖有很多藝人「轉軚」,態度有變,但她仍立場堅定;她表示香港是她的家,九七後仍會留在香港。記者讚她有英雌本色,因此其老友總是男多於女。

另外,《金電視》報導她在六四後因拒到內地拍外景而辭演關錦鵬的《阮玲玉》(1992),說「這一份執著,圈中人似乎只有她最貫徹」。1990年3月,《金電視》寫「圈中無人及她敢言」,被問到會否擔心自己的演藝前景,她說:「斷米路唔緊要,最緊要打通民主路。」同年5月,《明周》報導她參加美加巡迴演唱為民主事業籌款,連飛多個城市,48小時沒睡過,但登台卻沒半點倦容,記者寫:「每個香港人都見到她為民主運動出力那顆赤子之心」,她則在台上說:「我沒有帶妖女裝、壞女孩裝,全無華麗衣服,我帶了一份真摯的心……唯一可惜的是,我現在無法在大陸同胞面前唱歌。」

傳媒捕捉了梅艷芳因六四而生的家國情。她表示,六四啟發她思考,令她明白中國人本質並不壞,只是因為制度不建全才衍生一些陋習,她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1991年8月,她在六四後首次踏足內地,但並非為商業演出,而是去北京參加華東水災義演;她表示心情複雜,對官員則沒有話說。《新知》報導她對六四雖有鮮明立場,但仍北上賑災,她說兩件事性質不同,最重要是幫災民重建家園。

到了1991年4月,梅艷芳仍不避談六四對她的影響。她曾計劃移民,但後來決定放棄加拿大居留權,她說死也不會離開香港,不能「這邊廂聲聲高呼愛國,那邊廂卻悄悄溜到外國去」,在香港「假如有一日被拉被鬥,我也心甘命抵」。跟她有關的六四論述,摻雜不少她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感情。在同期的另一訪問中,她談到因為六四事件辭演《阮玲玉》及推了演唱會,失去賺二、三千萬的機會,但她對此無悔,就算日後要付出代價也無所謂;她又稱會繼續撐民主,對這件事有發自內心的痛,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當時的社會氣氛中,幾份刊物都突顯了她的人格魅力,同時亦投射了香港人當時的立場以及為國家著緊的心情。

梅艷芳在六四後因拒絕到內地拍外景而辭演關錦鵬的《阮玲玉》(1992),最後由張曼玉出演阮玲玉一角。(電影《阮玲玉》劇照)

傳媒捕捉了梅艷芳因六四而生的家國情。她表示,六四啟發她思考,令她明白中國人本質並不壞,只是因為制度不建全才衍生一些陋習,她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1991年8月,她在六四後首次踏足內地,但並非為商業演出,而是去北京參加華東水災義演;她表示心情複雜,對官員則沒有話說。《新知》報導她對六四雖有鮮明立場,但仍北上賑災,她說兩件事性質不同,最重要是幫災民重建家園。

梅艷芳生前曾計劃移民,但後來決定放棄加拿大居留權,認為不能「這邊廂聲聲高呼愛國,那邊廂卻悄悄溜到外國去」。(示意圖,資料圖片/Instagram@anitamui1010)

但另一方面,她的大姐氣勢及前衛形象結合從小「跑碼頭」的歷練,也引來黑幫的想像。1992年5月,她在卡拉OK遇上黑幫糾紛,事後黑幫老大黃朗維被殺,她澄清純粹是無妄之災,並沒有態度囂張及醉酒鬧事。1994年11月,她在澳門舉行慈善演唱會,《壹周刊》用了五版講保安的嚴密,重提1992年的黑幫風波。在九十年代初的香港,黑幫入侵影圈的新聞不斷,1992年1月香港演藝界更發起遊行抗議影圈暴力。她的形象就令這種新聞被大肆渲染。

雖有強人形象,但她性情中脆弱自卑的一面也被傳媒呈現。在1990年7月的《明周》訪問中,她自言十分自卑,更力數自己弱點,包括不漂亮、身材不好、出身不好、學歷不夠。1992年1月談到跟保羅分手,她說對方是英國大學生,但自己「盲字都唔識多隻」,有嚴重的自卑感,導致兩人感情有問題。強與弱、自信與自卑,一直是梅艷芳的公眾形象的兩個極端。例如前文提到,她明明說過跟保羅的感情問題來自對方抱怨她太愛應酬,但她在這篇報導卻說分手原因是她太自卑。她的公眾形象頗為多面,有時是獨立的現代女性,有時是自卑的淒涼女人。

書名:《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三聯出版)

作者:李展鵬
愛電影,愛香港,愛流行文化。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英國Sussex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博士,現居澳門,為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社長、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及《明報》專欄作者。著有《電影的一百種表情》、《旅程瞬間》及《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等,編有《最後的蔓珠莎華: 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卓男合編)。文章見於香港「立場新聞」、台灣「獨立評論網」及「關鍵評論網」等,曾任台灣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酷兒影展、中國內地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展評審。

出版社:三聯出版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