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秘聞】太監武功高強只係橋段? 同身體缺乏呢樣分泌有關…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現今的電視劇中太監一般都是唯皇帝是從,貪心狡詐的角色,但原來他們是皇帝身邊低調的絕世高手。雖曾受閹割之恥,但歷史上原來有幾個大人物其實都是太監!讓吳鉤的《金庸群俠生活日誌》來告訴我們真相吧!

很多看武俠小說、武俠電影的朋友都有一個疑問:為甚麼太監的武功高深莫測?在金庸創造的武俠世界中,太監出場的機會並不多,但出場的都是高手。《鴛鴦刀》中的蕭半和算一個,他的「混元炁」功夫,在當世屬一流武功,需童子身才能練成。而更厲害的是那個寫出《葵花寶典》的「前朝宦官」,雖然沒有留下名字,如神龍不見首尾,但《葵花寶典》記載的武功堪稱驚世駭俗俗,林遠圖與東方不敗只是修習了《葵花寶典》殘本的武功,便稱雄於世。難怪《笑傲江湖》中那麼多人為奪取《葵花寶典》,費煞了心機。若要將金庸筆下人物按武功高下列一個排行榜,這名「前朝宦官」完全可以進入三甲。

陳坤在戲中飾演西廠廠公雨化田,形象冷酷妖艷,陰狠手辣。(《龍門飛甲》劇照)

太監的武功真的可以這麼厲害麼?其實,只要稍具醫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閹割之人,由於體內缺乏雄性激素。身體的肌肉會女性化,容易發胖,力氣遠不如正常男人。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例子,宋人筆記《鶴林玉露》記載說,南宋孝宗皇帝經常攜帶一根塗了黑漆的拐杖,有一回出門,忘記了帶這根拐杖,便叫兩個太監回去取來。結果那兩名太監怎麼也抬不動拐杖,只能「竭力曳以來」。原來,那拐杖是精鐵鑄成,宋孝宗平日用它鍛煉臂力。

宋孝宗是一名會武藝的皇帝,騎術、箭法都不錯,臂力過人,能夠輕而易舉地提著一根鐵棍走路(很奇怪為甚麼沒有武俠小說寫到宋孝宗),而太監由於肌肉不發達,力氣不足,只能拖著走。

成爲女主最强助攻的太監袁春望是皇帝私生子卻不能相認,後來犯錯被打入辛者庫,與魏瓔珞結拜為兄妹。(《延禧攻略》劇照)

不過宋代有一名太監,應該是孔武有力之人,那就是北宋末的童貫。童貫領兵多年,是一個上得了戰場殺敵的人物,曾率兵攻打西夏、收復西北四州、平定江南方臘之亂。武功看來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史書說童貫「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鬚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宋史·宦者》),可知他身材魁悟,皮肉結實,而且還有鬍鬚,不像是閹人的樣子。這很可能是因為童貫閹割未淨,體內還能持續分泌較多的雄性激素。

明初的鄭和,則是一名武藝可能比童貫還厲害的太監。據《明史稿》,「鄭和,雲南人,初以閹人事燕王於藩邸,王舉兵,和從軍有功,暨既帝位,擢為太監。爭有智略,知兵習戰,帝甚倚信之。鄭和也是從戰場上殺過來的人物,不管膽識,還是武略,都不會比一般的將軍差勁。《明史·鄭和傳》說,鄭和第一次率艦隊下西洋,在三佛齊國活捉「剽掠商旅」陳祖義;第二次下西洋,在錫蘭山與亞烈苦奈兒國王激戰,「生擒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官屬」; 第三次下西洋,在蘇門答刺追擒王子蘇干刺。這等氣概,不讓喬峰、郭靖。

金庸《鴛鴦刀》中的蕭半和,本名蕭義,因為仰墓鄭和,才取名「半和」。還有一些網友煞有介事地考證說,那個著《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要麼就是明初的鄭和,要麼就是北宋的童貫。

歷史上雖然有許多名聲一敗塗地的太監,但鄭和是爲數不多的好太監,鄭和下西洋為國家做出許多貢獻。(《鄭和下西洋》劇照)

至於明朝東廠、西廠的太監,玩弄權術是很屬害,手段也陰狠,但要說武功,給鄭和擦鞋都夠不著。他們所恃者,不是武功,是權力。你以為「廠公」們武功高深莫測,那是受《新龍門客棧》等武俠電影的誤導。

清代的太監,權勢已大不如明朝「廠公」,即便是清末的安得海、李蓮英之輩,也不可跟劉瑾、魏忠賢相提並論。但清代倒是出現了一些武功不錯的太監。清初康熙帝就是用一群小太監擒住鰲拜的。

來看看清人筆記《竹葉亭雜記》怎麼說;「聖祖仁皇帝之登極也,甫八齡,其時大臣鰲拜當國,勢焰甚張,且以帝幼,肆行無忌。帝在內,日選小內監強有力者,令之習『布庫』(摔跤)以為戲。布庫,國語也,相門賭力。鰲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內,帝令布庫擒之。十數小兒立執鰲拜,遂伏誅。」

這個故事也被金庸寫入《鹿鼎記》。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卻被十幾個小太監活捉,儘管是「雙拳難敵四手」,但想來那群小太監的格鬥擒拿之術應該不差。

清代內廷還一直保留著「技勇太監」的編制。據《國朝宮史載;「內各處當差太監三百三十六名,每月銀二両、米一斛半,技勇太監七十名,每月銀三両、米四斛,公費銀俱掌自六錢六分六釐。」技勇太監的薪水比一般太監要高一些。既然叫作技勇太監,當然需要精通騎射,格門之術,他們的職責之一,也是保衛內廷,有點像「憲兵」。據說清末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時,拚命抵抗的就是一群技勇太監。

謝苗瀟飾演八卦掌始祖董海川,揮拳於山水間。(《八卦宗師》劇照)

但要說到太監中真實的武林高手,恐怕有史以來只有一位,那就是晚清的董海川。董海川,八卦掌創始人,武功與太極高手楊露蟬不相上下。據董海川墓誌銘的記述,董氏「少任豪俠,不治生產。法郭解之為,濟困扶危,不遺餘力,性好田獵,日騁於茂林之間,群獸為之辟易。及長,遍遊四方因方,所過吳越巴蜀,舉凡名山大川,無不歷險搜奇,以壯其襟懷。後遇黃冠,授以武術,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馬公之故轍,竟充宦官」。董海川早年是一位行走江潮的俠客,武功高強;不想中年都淨身入宮,當了太監。

一位武林高手為甚麼要入宮當太監,史料不是說得很清楚。坊同流傳三種說法,一種說,「董海川原為江洋大盜,因積案太多面出家。後來故態復萌,官府追緝甚急,董無奈乃自宮為宦官」。這一說法來自八卦拿第三代傳人楊榮本。(卞人傑:《國技概論》)

另一種說,「董氏可能因故懺悔而自宮為太監」。這一說法來自民國孫式太極拳傳人孫存周。

還有一種說,來自八卦拿傳人對雲樵一系的門人:「據先師劉公雲樵所言:『八卦掌的走圈要夾檔,對腎囊的摩擦甚多;加上八卦掌內修以練精入手,年輕人腎火旺則忍耐不住。』在編者練八卦掌時,先師時常關照要千萬忍耐,以免幼礙八卦掌的進步。據先師指測:董當年可能也有慾火難馭的苦惱,為了修煉功夫而痛下決心自宮。」(郭肖波:《八卦掌探源》)

東方不敗本為男兒身,爲了練就《葵花寶典》不惜自宮,后與男寵楊蓮亭相愛。(《笑傲江湖》劇照)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猛然想到《葵花寶典》上那句著名的「欲練神功,揮劍自宮」?所以有一些網文也將董海川說成是東方不敗的歷史原型。但事實是不是確如這三​​種說法所言。已經很難考證了。總而言之,像董海川這樣的武林高手,可謂是中國宦官歷史中的異數。

以上內容摘錄自《金庸群俠生活誌》

《金庸群俠生活誌》封面(中和出版社)

書名:金庸群俠生活日誌

作者:吳鉤

出版社:中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