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中大生親訪劏房戶設計「慳位」傢具 儲物櫃變飯桌加凳子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香港寸金尺土,劏房單位面積更是狹窄,要擺放實用傢具是一大挑戰。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有四年級生親臨劏房視察,利用人體工學設計出多款實用、兼具多用途的傢具,如一張椅可變成茶几;一個組合櫃可拆成兩張枱、四張椅子,善用每寸空間。

中大60多名四年級本科生設計12件專為社會房屋及劏房戶而設的傢具,所有傢具的佔地面積均在45厘米乘75厘米內。(張雅婷攝)

中大60多名四年級本科生設計12件專為社會房屋及劏房戶而設的傢具,所有傢具的佔地面積均在45厘米乘75厘米內。

曹同學早前曾到劏房戶視察,留意到受空間所限,居民需坐在沒有椅背的凳子上,十分不便。曹同學遂與團隊利用木材設計出長闊40厘米乘80厘米高的椅子,椅背為流線型設計,附合人體工學。椅子約8公斤重,成人可抬起將它變成小茶几,或壓扁收納。

曹同學和團隊設計出可變身為茶几的人工椅子,令劏房居民「住得舒服」。(陳嘉杰攝)

人工椅子獲得居於共享房屋的魯女士青睞,她與丈夫二人居於西環面積僅70多尺的共享房屋,放了飯桌和碌架床後,空間所剩無幾。她坦言家中欠一張椅子和小茶几,認為椅子功能良好,試坐後感到舒適,若售價定於100元至200元,就會考慮購買。不過,魯女士可能失望,因為曹同學透露,人工椅子的設計成本已花上800元。

除了人工椅子外,魯女士還對一個儲物櫃有興趣。儲物櫃由胡同學與他的團隊設計,分為8層,只要取出櫃桶,就可拉開成兩張枱,和四張凳,與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閒聊。胡同事指,他曾到劏房戶視察,留意到居民受空間所限,沒有善用每個地方,放置傢具時亦十分被動。因此,他構思出該款儲物櫃,期望家人能在同一屋簷下有機會坐下溝通。

↓↓↓其他慳位傢具如下↓↓↓

儲物櫃的抽屜取出後,變成桌椅。(張雅婷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