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國民政府在調景嶺做什麼?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撰文:堯建
現在走入九龍東部的盡頭,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有一個地方稱為調景嶺(原名稱照鏡環山)。現時調景嶺有健明邨、善明邨、彩明苑等公共屋邨,交通和基建發展完善,區內更設有跨海行人橋(稱為北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但是在現代化的背後,你萬萬不能想像,這裡曾經是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基地,往日青天白日旗的飄揚密度比台灣社區更壯觀,有「小台灣」的稱號。

調景嶺的半自治狀態

1946年,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當共產黨在戰爭後期已經穩操勝券時,大批右派人士、國民黨士兵以及其親屬逃難到香港。根據1950年的港督柏立基撰寫給殖民地事務大臣的報告中表示,由內地移遷移到調景嶺的難民達到12,000名。由臺灣國民黨成立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旨在救濟從中國大陸逃抵香港難胞,所以救總便積極管理調景嶺的工作。當時從中國大陸逃難到調景嶺的國民黨士兵和家屬會按照飯票名冊接受代米金,大口的每人每月可以得到十六元,小口的則會得到十元 ,同時救總每年也會撥出資金來修建居民的房屋、水庫、道路,以及改善調景嶺的公共設施,形成調景嶺難民營,並且組成了難民自治辦公室(1959年因擔心政治敏感,改名為為港九各界救濟調景嶺難民委員會駐營服務處)。

難民自治辦公室是仿照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一個調景嶺難民營等於一個縣中的一區,營中之區又等同一個鄉鎮,其下的保、甲、戶則大致略同。雖然辦公室稱自己為「自治」組織,但是它表明其設立是「在不違背港府之政令與法例下,謀求營內難民之公共安寧,便利推動福利與救濟事務為宗旨」,避免引起香港政府的猜忌,所以受到難民自治辦公室管理的調景嶺居民仍然可以自由出入港九地區。另外,難民自治辦公室又設立工作隊,負責地方的建設、衛生、防火等工作 ,包括山區衛生隊、工程隊、模範工作隊、卸柴工作隊、自治糾察隊、茶水組、劈柴組、服務組和水源組。

1990年代初,滿布民國旗的調景嶺。(網路圖片)

而香港政府有見及此,便對調景嶺採取放任政策,逐漸成為香港的一個獨特的半自治景象,平常的居民都會逢中華民國的節慶日,例如雙十節和蔣中正的紀念日等節日,便會掛起青天白日旗,搭建牌樓及及升旗禮。

教育政策與台灣政權的連繫

政府對於剛建立的調景嶺營,仍然會提供一定的援助,但是無論是設施配套、教職人員都是由調景嶺的居民和台灣政府負責,香港政府並不太大地參與。甚至到了1955年,由國民黨成立的救總直接由政府接辦調景嶺營兒童學校,改名為調景嶺中學,救總會則按月匯撥經費,並且成立董事局,直接向台灣教育部立案負責,而香港政府完全不理會調景嶺教育發展。隨著救總與其他宗教團體的參與,五十年代中後期,在二、三萬人的社區內,各級的學校已經有大約十間,包括中學四間(信義中學、逸仙中學、調景嶺中學、嗚遠中學);小學四間(聖約翰小學、觀音小學、宣道小學、德風小學);幼稚園一間(基督教兒童福利會幼稚園)。其中有不少學校都是基督宗教的團體所建立,例如嗚遠中學便是由天主堂的曹立珊主持,而且校址更鄰近天主堂的教堂,據學校早期一位教師張師姜德明表示,不論是校長、老師和工友都是義務奉獻,並且自帶飯票。除了信仰的教導外,調景嶺的學校充滿政治色彩,當時大多學校都有早禱和升旗(中華民國國旗),每天學校老師都會帶著學生唱兩首歌曲,一首是教會的「彼此相愛」,歌頒上帝愛世人的美好福音;另外一首歌曲便是「反攻大陸」,要學生繼承反共的志願,當時救總每年資助每一間學校三千元,並且會推薦成績優異的學生到台灣入讀高等學校,因此調景嶺的教育系統漸見規模。著名的影星周潤發、陳玉蓮和溫碧霞都曾經入讀過這些傳統國民黨學校,周潤發更憶述當年小學每天都要頒唱國民黨的歌曲。

1951年一所國民政府背景的學校正式於調景嶺。(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調景嶺正式納入香港政府管治

後來隨著人口增長,香港政府擔心國民黨的勢力會影響香港的社會秩序,於是在1961年發表公告,宣佈把調景嶺改為徙置平房區,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並且設立「調景嶺徙置平房區辦事處」,加強對調景嶺的治安管理,但是香港政府承諾不會拆除任何的房屋,也不會騷擾當地居民的生活,所以調景嶺仍然保持原有的面貌。直至香港主權移交臨近,香港政府以發展將軍澳新市鎮為由,在1995年宣布清拆調景嶺寮屋區,使當地的大部分居民遷入將軍澳的厚德邨德安樓及德裕樓,才徹底改變調景嶺的環境,往日遍佈青天白日旗的狀況不復再現。

現在的調景嶺。(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參考資料:

Rennie’s Mill Camp—Hong Kong,香港歷史檔案館檔案,〈HKMS158-1-213, C0 no.1030/1321〉。
Refugee Camp For the Nationalist Soldiers at Rennie’s Mill Refugee’s Mill, Hang Hau, Junk Bay, New Territories,香港歷史檔案館檔案,〈HKRS NO156, D.&S. NO1/2876〉。
陳勃、王裕凱,《香港調景嶺難民營調查報告(1959-1960)》,(香港﹕香港大專社會問題研究社,1960)。
王國儀﹕《調景嶺滄桑五十年》,(香港﹕中華救助總會,2008)。
粱家麟﹕《福音與麵包 : 基督敎在五十年代的調景嶺》,(香港 : 建道神學院基督敎與中國文化硏究中心,2000)。
戴學民﹕〈調景嶺居民四十餘年血淚滄桑史〉,《快報》,1992年6月6日。
胡月惠主訪﹕〈張世傑先生訪談錄〉,載於《香港調景嶺營的誕生與消失 : 張寒松等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7)。
〈救委會決定繼續救助調景難民〉,《香港工商日報》,1953年2月1。
香港電台節目﹕陳耀雄編導,古啟輝監製﹕《調景嶺2.3事》,(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1993)。
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三十一週年各項工作統計報告》,(台北﹕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1981)。

本文為來稿,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如欲投稿歡迎電郵至history@hk01.com。

更多香港故事:

【回歸二十年】我的一本護照  回不去的B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