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痕跡】尊重大自然 Outdoor教練:遵守行山七大禮儀

撰文:黎明佩
出版:更新:
「不留痕跡」是一套參與戶外活動應遵守的禮儀守則,提倡人類有責任把對自然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吳鍾坤攝)

「不留痕跡」是一套參與戶外活動應遵守的禮儀守則,提倡人類有責任把對自然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不少人都對這個概念耳有所聞,可是,山上依然有垃圾,樹枝依然綁上顏色帶,這源於不少人只把這套守則當成口講理念,到底應如何身體力行?

梁偉倫(Whelan)是戶外用品店的主理人,完成「不留痕跡」教練課程後,發現對他影響最深遠的一環,是當中對「宣傳理念」的新看法。本身是野外鍛練註冊教練,他習慣對學生嚴厲教導,每當發現別人在大自然中的不當行為,每每感到氣結。「以往,每次看見有人在郊野公園餵飼猴子,我都會上前理論,甚至直斥那是違法行為。」有時候,對方聞言即停止動作;當然亦不少人立刻發難,甚至粗言相待。

即使每次都上前阻撓,但一個人的影響力,又能阻止多少這些破壞大自然的行為?現在,Whelan改為解釋和勸告,他認為只有透過耳濡目染的傳播,「不留痕跡」這個概念才能傳播得最廣最快。而為了達到共同愛護大自然的目的,他更希望糾正一些錯誤想法。這些錯誤想法源於對「常識」的偏差,他舉出最普遍的例子。「以前人們在山上吃橙,會把橙皮直接丟進草叢間,認為會『自然分解』。」可這種分解過程十分漫長,若每位行山者都「貢獻」數片橙皮,一座山很快便被淹沒。

每個人都應該在旅程之前做足資料蒐集,而不是依靠人為的環境標記。(吳鍾坤攝)

「不留痕跡」港人要學

根據漁護署資料,每年進入香港郊野公園的人次高達1千多萬。擁有37年行山經驗的Whelan,憶述當年初次登上大枕蓋,那次辛苦的經驗,幾乎令他從此失去行山的興趣。「那時候還未有麥徑(麥理浩徑),交通亦不方便,每次行山都好大陣象,行山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冷門的活動。」相反,現在交通完善,大部分郊遊徑都適合一家大小,行山已是十分簡單輕鬆的活動,加上資訊發達,只要有所準備和計劃,行山旅程亦頗安全。

說到準備和計劃,他提到現在部分行山隊的壞習慣。不少領隊為了方便同行團友認路,都會在分岔路口撒下螢光粉,或在樹上綁上顏色帶。他們卻沒考慮到,螢光粉會直接破壞大自然,而顏色帶這種不屬於大自然的東西亦不應留在山上。「對於掛顏色帶,他們總搬出安全考慮的理由,說是確保同行隊友不會迷路。但事實上,每個人行山前都應有所準備,事先認清楚路線,各自做足資料蒐集。」如何解決這問題?Whelan提出一個有效方法:讓隊尾的負責人收回彩帶,不要遺留在山上。

行山禮儀 1:計劃和準備

出發前仔細安排路線和裝備,把同行隊伍分拆成小隊,愈小愈好。周詳計劃路程,避免消耗過多時間。不要在山上留下記號,例如螢光粉、顏色帶、石堆、刻痕等。

每逢熱門的花期季節,山上人潮一多,就容易出現「自行開路」的情況,對植披的破壞難以估計。(吳鍾坤攝)

Whelan經營戶外用品專門店,自然累積不少戶外活動的經驗。遊歷超過80個國家,探索過無數獨特的大自然風貌,他表示最享受走進尼泊爾的山,因為那兒的大自然融和了人的氣息:無論是多漂亮如畫的大自然景色,也只有融和人的原素,才凝聚到生活的纖細質感。

返回香港,他卻表示自己通常避開熱門的行山路線。他提醒,每次山上人潮一多,自然有人因為步伐較快而繞道越過前方。長期「自行開路」的結果,最後造成每條路徑都發展出多條「小路」,對植披的破壞亦難以估計。

行山禮儀 2:走在既有的路徑上

不要自行開闢路徑,走在既有的路徑、或者耐受性高的地上,例如岩石、乾草、泥沙路面。

把垃圾丟進山上的垃圾桶,其實跟直接丟在地上沒有分別,因為山上的野生動物會翻垃圾桶覓食。(吳鍾坤攝)

平日一星期至少上山一次,Whelan喜歡輕裝上山,他帶備的物品包括行山杖、能量啫喱、緊急食物、水、頭燈、電筒、雨傘和手帕。當中未必所有物品都用得上,但一旦身邊的人有需要,也能隨時有所準備。至於食物,他笑言偶爾也會準備韓式壽司上山享受,運動後遠眺著美景充飢,相比在餐廳中被服侍周到來得更有意思。

提到最普遍的破壞行為,他認為還是山上的垃圾問題。他坦言,山上根本不該放置垃圾桶。「把垃圾丟進山上的垃圾桶,其實跟直接丟在地上沒有分別!因為山上的野生動物會翻垃圾,最後你丟棄的那個膠水樽,就會遺留在山野上。」

不少有行山經驗的人都應該留意到,山路上不乏零食包裝紙和丟棄紙巾。他相信,一些細小的垃圾只是一時疏忽所致,例如被風吹走,或者顧及當下腳步時失手丟下垃圾,可是這也反映大家不願意為了環保多花心思去做預備工作。「如果事先用食物盒放好所有帶上山的食物,再自備手帕,就可以避免遺下垃圾和紙巾,這視乎每個人對於大自然的重視程度,以及願意多花多少心思去保護大自然。」

行山禮儀 3: 小心處理垃圾

不應把垃圾丟進山上垃圾桶,自行帶走所有垃圾,亦可多準備垃圾袋,路過看見有垃圾應撿起帶走。自備食物盒,減少零食包裝。帶備手帕,減少在山上使用紙巾。

別打擾大自然的動、植物,就是「尊重」的最大體現。(吳鍾坤攝)

Whelan也會帶學生探索大自然,當中最吸引他們的,必定是親手觸摸大自然的每種質感。大自然的一課,就是要學懂「尊重」。說來淺白得很,但如何實行出來?他教導學生,大自然生態環環相扣,即使小如一顆石頭,也是很多微生物的居住地。拍照和欣賞後,應放回原位,不要干擾大自然應有的規律。

行山禮儀 4: 不帶走大自然的任何部分

石頭、花草、昆蟲等都佔據大自然生態的一環,不破壞、不帶走他們之餘,亦不應放生本不屬於該環境的動、植物,盡量不干擾大自然原有的狀態。

行山禮儀5:避免營火影響大自然

火災對森林的傷害非常嚴重,更危及居住在該森林的動物。山上救援工作困難,在性命攸關的前題下,每次救援都必定把植物和大自然的考慮放置最後,因此即使在指定營地生火,亦要時刻警覺注意安全。

Whelan就親身經驗指出,不少行山者都沒有低調的意識,源於對身邊同行者和大自然的不夠尊重。(吳鍾坤攝)

談到香港的山上文化,近年眼見不少「CY下台」刻在石塊、指示路牌,甚至樹上,Whelan嘆息道,「這種宣洩手法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說到底都是源於一種自私的心態,對大自然不夠尊重。」大家上山目的不一,可能是沉澱思緒,可能是欣賞大自然,但要表達政治立場,何不留待山下進行?

香港郊遊徑以石屎路鋪設,行山活動老少皆宜,但變成熱門活動的後果則是增加衝突機會。Whelan就親身經驗指出,近年行山者都沒有低調的意識,不少晨運人士一邊運動一邊大叫;也有人喜歡一邊播放著音樂一邊行山。他認為,每個人都並非刻意而為,但若懂得顧及他人的行山體驗,大家也自然更加享受每一個難得的大自然旅程。

近年,愈來愈多人享受行山,亦不少人感覺近年香港的郊外比以往更多破壞行為。誠然,麥理浩徑也只有不足40年歷史,無論山徑還是行山者都尚算年輕,一些初階者更加對於行山的認知粗淺,要進一步發展出專屬於香港的「不留痕跡」禮儀,需要長時間的教育和實踐。

行山禮儀6:尊重大自然

不要走近野生動物,也不要餵飼。餵食的後果可能影響牠們健康、干擾覓食行為,甚至因而削弱牠們對危險的警覺性。

行山禮儀7:顧及其他行山者

顧及其他行山者的體驗,保持禮貌和自律,休息時讓出主要路徑。降低聲浪,保留大自然原有的聲音。

參考資料:Leave No Trace Center for Outdoor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