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學堂:迎來新的社區營造浪潮?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深水埗大南街的兩側掛滿老舊招牌,堆疊成厚重的風景。在這清晰可辨的長街上,歷史沒有築起嚴密的網絡,倒是許多年輕的店舖加入,顯得新舊錯落。
這天一群店主齊集,商討籌辦「大南學堂」。眾聲喧嘩,頃刻如江湖各派論武。「大南學堂」聚合的,正是社區的斑駁面貌。
「社區」是近年公共領域中常見的關鍵詞,不同組織者通過各異的形式介入社區,但怎樣才是真正走進社區?
由一群大南街的店主合作的「大南學堂」,嘗試回歸「學堂」模式,沒有由上而下的知識系統,取而代之是生命經驗的交換傳承,將大南街的故事言說下去。
撰文:廖清怡(特約作者)

「雖然我們不是住在這區,但都是這個社區的持份者,希望能講此區的歷史。」大南學堂其中一位成員林欣傑(Keith)說。Keith成立的LAB by Dimension Plus HK,早在2015年加入位處深水埗邊界、聚合多個藝文單位的「135」。去年他與Book B共同創辦Common Room & Co,並遷往大南街,與另一新成立的創意單位「合舍」位處毗鄰。Keith總是充滿活力,有許多創意念頭躍躍欲試,不斷在社區實驗探索。他曾邀請區內的白鐵師傅製造新設計的白鐵筆盒,也曾邀請深水埗街坊參與製作其產品,猶如重現昔日的山寨廠生產模式。年輕的Keith未曾經歷深水埗的黃金工業時代,但他從小到大在深水埗流連成長,也在街頭巷尾尋找設計原材料。深水埗於他並不陌生。

由一群大南街店主合作的「大南學堂」,嘗試回歸「學堂」模式,共同學習,互相交換傳承生命經驗。(陳嘉元攝)

另一位「大南學堂」的成員Suzanne有別樣的經驗。她曾在製衣界工作多年,當工廠北移,唯有另闢微小的空間。「時常聽好多人說想學『車衫』,但一些基本的知識與術語也不懂,感覺很不專業。」傳統技藝總存在門檻低的錯覺,Suzanne重視的,卻正是技藝的專業。於是她在一年多前成立了Sewing Lab HK,邀請專業的裁縫師傅傳承製衣知識。

每位成員也帶着截然不同的經驗來參與大南學堂。Keith說,當初成立是因「大家理念相近」,希望串連大南街的不同單位,也邀請如中學生來此學習。眾議紛紛,尚未成事,最後由書法家華戈親筆題字,「大南學堂」端正的四字才正式懸起。

事實上,大南街過去也曾有連結活動。數年前,藝文空間22 Degrees North舉辦「大南街地攤」,引來不少人流。不過,地攤未能維持下去,22 Degrees North亦已然結業,人去樓空。「當時我親眼見證市集被食環署職員趕,其實真的很難做。」皂工房(Savon Workshop)的爸爸是此處的老街坊,數年前與女兒創辦了家庭式經營的手工梘店,成為大南街的一份子。「不過,那時的市集主要是『賣嘢』。大南學堂不同,是大家一同『學嘢』。」

數年前,藝文空間22 Degrees North曾舉辦「大南街地攤」,可惜地攤未能維持下去,22 Degrees North亦已結業,人去樓空。(潘思穎攝)
深水埗曾經很蓬勃,是戰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錢穆曾在桂林街開設新亞書院,黃霑小時候也曾在桂林街成長。(羅君豪攝)

深水埗有難民也有一代宗師

大南街長久以來也像一所學堂。過去傳統學藝,大多閉門拜師。新的創意單位可重新展示技藝,並連結成社區的共有知識。因此大南學堂沒有實體空間,貫串不同店舖單位,更是昔日深水埗的混雜文化及精神的象徵。「深水埗大南街昔日武館林立,好像葉問也曾在此開設詠春班。深水埗曾有不少私塾,以及新亞書院等,充滿書院味。因此大南學堂嘗試以此作出發點,連起這些重要的歷史板塊。」 Keith因參加流行文化學者梁款舉辦的深水埗導賞團,才認識到此處鮮為人知的一面。「深水埗曾經很蓬勃,是戰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其中一個原因是戰亂。深水埗是新界以南的第一個落腳點,除了勞動階層,還有很多落難的南來文人、知識份子都聚居於此。因此一方面聚滿文人開設的學堂,也遍布勞動階級的武館。」如今車水馬龍的街道,曾經養活了飄零的文人。梁款說到,桂林街是錢穆與黃霑二人曾經交錯之處。「錢穆在桂林街開設新亞書院;黃霑小時候也在桂林街成長。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碰過面,但他們在同一社區出沒,分享同一故事。一位代表了正氣一面,一位代表了反斗一面,也在方圓一里內擦肩。深水埗不是中環,它是平民天堂,是走難來港的第一站。有難民,有天才,也有一代宗師。他們共同影響了香港往後的發展。」

老舊的招牌啞啞作響,折射了早被遺忘的歷史脈絡;如今添了新貌,以另一種方式延存。新亞書院成了市建局重建項目,變為公共休憩空間,只餘下「新亞舊址」四字。往日滿街的學堂私塾,亦早已消逝。不過,正是深水埗的地道駁雜,造就了社區以自身方式來書寫歷史。「大南學堂接上斷裂的傳統,其繼承的,是傳統學堂有教無類、充滿文化底蘊的精神,不是為考試,不是為出人頭地。」梁款說,這正是沿襲自天星、皇后碼頭對「本土」的追源溯始:「其中有幾個關鍵詞,一是『民間』,對應官方早已失去學習原意的教育系統。第二是『學習』,不是如今訓練式的操作。三是『技藝』,回溯昔日失去的技藝精神。」Keith也說到,大南學堂雖名為「學堂」,但並不主張學術知識,沒有分科,「更多是關於這個社區,很貼地的知識,例如傳統的技藝精神(craftmenship)。」

拓寬社區群體與想像

重新在社區學習,更重要是建立社區內外的共同群體。大南學堂的參與單位,幾乎全是開業不過數年的新店。Keith透露曾邀請附近的老店,像老字號昌興皮革,「但他們認為沒有什麼可貢獻,不喜歡主動參與開展計劃。」不過街坊自有獨特的溝通方法,Keith笑言,老店會送上甜品,若主動請教技藝知識,他們也會樂此不彼地分享。「一次我買了一個『鑿』,打算用來製皮。他們看到會提醒我應該如何使用。這就是街坊互相之間的學習。」在深水埗社區數年,Keith努力想方法拉近與街坊的距離。他深明大南學堂並非三言兩語能解釋,只能逐一細察附近的商店。「我們平常會主動與街坊聊天,沖製咖啡予街坊。也想多邀請街坊參與,建立更大的群體。」他說,大南學堂剛成立,首個活動將會於Common Room & Co及合舍「擺兩圍」,邀請街坊一起吃飯。

Common Room & Co位處深水埗大南街,既吸引街坊及區外客,亦吸引外國人到訪。(龔嘉盛攝)

「其實我們不是先鋒,一直有很多人在尋找與分享這區的歷史故事。我們也未必能百分百與社區連結。但最怕的是只有外來的人來這區,好像『空降』。」有傳言香港旅遊發展局將策劃深水埗的「文化深度遊」,或引來更多人流,這是理想的走向嗎?Keith說:「最擔心政府的措施通常帶來反效果。若引來人流,帶動商機,可能亦會引來不相關的商店,好像百多元一份All-day Breakfast的餐廳!」社區活化無法繞過的危機,是仕紳化等問題。走進社區學習,最終會否破壞社區原來的形態?而人流增加,租金上漲會否令店舖難以負擔?

大南學堂的店主未必居住深水埗,但大家早已屬於這個社區,熱心參與其中。(陳嘉元攝)

近年民間辦學蔚然成風,介入社區的學習也逐漸增加,發展成不同的模式。開展約五年的MaD「創不同」學院計劃,一直鼓勵外來的參與者通過學習重新認識社區。策劃人樊樂怡分享,「『創不同』學院一直不是教授社區工作,而是嘗試連結公眾與社區的人,因此不會採取獵奇的眼光。」比如最新的計劃「社區方法學:你是土瓜灣的傳奇」,就與城市創作實驗室、明愛九龍社區中心、青春工藝及建築師Thomas Kong一同合作,沿襲連結社區不同組織、街坊與公眾的方向,其中的合作夥伴之一明愛九龍社區中心便邀請區內老人與新移民婦女帶領導賞團,「讓他們從自身在地的經驗出發,分享一些歷史掌故、日常生活或喜歡的店等。讓參加者能了解不同街坊眼中的土瓜灣」。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4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