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怪設施】近3萬元一張孤獨的龍椅 單人設計背後竟是為……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西環山市街一條行人斜路旁,每隔幾米便零仃有一張座椅。椅子很寬,但坐不下兩個人,算是豪華單人座。
這幾張一人椅在建成初期,被西環街坊譏為「孤獨的龍椅」。除了看起來有點冷清外,園境師Marco(化名)估計,這種單座位椅,或是為避免有人在椅上躺臥而設計。
Marco說,街道和公園的座椅設計原意是為了讓人可靈活使用,不論坐臥;也希望透過一張椅子,可以將社區內的人凝聚起來。無奈為配合統籌和管理者怕影響市容、治安等要求,不少社區設施反而違背了設計原意。

斜路上的一人座 三椅相距甚遠難對話

記者經過山市街當日是正午時份,三張單人椅沒有上蓋或樹木遮蔭,街上疏疏落落有人走過,但觀察了半小時,也沒有人停下來坐。

不過,根據區議會文件,民政處年前因耗損而拆走原有的座椅後,發現有街坊在上址放了幾張椅子,故認為重設座椅對居民而言非常有需要,方提出是次工程。

日間的山市街,疏疏落落有人路過上址,但記者觀察了半小時,未見有人坐下來休息。(林綺琪攝)

園境師:社區設施的設計是為凝聚人

但一人座椅背後,除了讓人可以獨自享受寧靜空間外,設計上或許有其特別的考慮。Marco說,業內人士設計社區設施時,一般會與負責統籌工程、事後管理的部門及公司共同商討,各方也可提出意見。他解釋,香港的社區設施,在設計上主要考慮能否避免有人躺臥、有露宿者使用,以及是否易於清潔這幾個因素。

他說,社區設施如座椅的設計原意,是要讓設施可盡量開放予人使用,且在使用上有靈活性,「市民可以用唔同方式去用張凳,喺公共空間,其實半坐臥都無問題,唔一定咁拘謹。」他解釋,設計一張椅子並不只是設計椅子本身,而是要考慮椅子這個設施,可以如何在社區內凝聚人,讓他們在椅上閒談、閒坐,甚至進行不同的靜態活動、隨意休憩等。

作為設計者,當然希望可以符合這些理念,但他坦言,最終的成品很多時候還是得受制於接收單位的要求。就如一般負責管理社區設施的康文署,在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也會就設施日後會否影響治安、市容、衛生等提意見,要求設計者需加上不同的「特別設計」,以防有人在椅上躺臥、睡覺等。他直言,這令一件社區設施最終未能完全發揮真正作用,設計者亦感無奈。

在舊的一張單人座椅及一張雙人座椅被拆除後,街坊自行放了幾張椅子供人歇腳;民政處終在去年提出原址重設三張座椅。(區議會文件圖片)

區議員:最緊要唔好「堅離地」!

沿着山市街斜路而建的三張單人座椅,使用者就只能坐着,也無法與其他人連繫,其他的設計理念彷彿都派不上用場。Marco認為,單人座設計或為防止有人躺臥;但另一方面,在上址設座椅亦能讓區內長者在行走山巿街的長長斜路時,可以坐下稍歇。

工程撥款早於去年7月底,在中西區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上通過。會上未有區議員反對,區議員陳學鋒當時認為,由於椅子設於斜路上,故要建設一個地台令座椅平衡無可厚非,但地台不應建得太高,以免市民坐上去後雙腳離地:「咁樣好唔舒服,無人坐㗎。」委員會主席鄭麗琼遂建議工程師在完成工程前應找人試坐椅子:「總之唔好『堅離地』就得!」民政處最終獲批85,000元建設3張單人椅,平均每張成本2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