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兒童遊樂場設施源於街童泛濫 首個遊樂場竟變成紅燈區?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今時今日的香港,不管公營房屋還是私人屋苑,新市鎮還是鬧市,兒童遊樂場都是必不可少的社區設施。有沒有想過,香港什麼時候開始興建兒童遊樂場?

單身男人充斥戰前香港

二戰前的香港人口結構,原來一直男多女少?自1841年香港開埠後,吸引大量單身青壯年男性勞動力來港工作,包括苦力及建築工人,參與維多利亞城(今中西區及灣仔區)的建設。殖民政府每10年一次的人口統計顯示,香港人口一直上升,直到戰前的20世紀30年代,總人口有84萬。不過,人口結構顯示,青壯年人口(16-64歲)佔社會絕大多數,約57萬。而由於香港屬移民社會,來港謀生的多是壯年男性,戰前香港人口的性別比例,亦一直失衡。1911年香港人口的性別比是184.4(性別比多於100,表示男多於女。);1921年是157.9,直到30年代下降到134.8。

換言之,戰前香港一度單身狗橫行。但是,20世紀開始,移民陸續以家庭單位來港定居,而非像以往單身男性來港謀生。《1931年香港人口普查報告書》指出,新移民起碼要攜眷在香港住上一段時間。丈夫在港謀生,妻兒留在老家備受冷待。

+1

街童導致兒童遊樂場誕生

舉家移民到港工作,香港開始浮現兒童失學、貧窮,以致街童現象出現。當時社會人士嘗試找尋方法處理。1928年,九龍居民協會召開年會,協會代表、土生葡人布力架(José Pedro Braga)邀請潔淨局(市政局前身)華人代表曹善允,研究尋找土地興建兒童遊樂場事宜。當年香港主要的康體設施,分別位於油麻地京士柏、銅鑼灣加路連山路及跑馬地快活谷,不過針對成年人為主。

未有政府及社會服務團體出面主持興建兒童遊樂場前,由商人李寶龍興建,位於西環的太白樓,是香港史上首個遊樂場。雖命名為遊樂場,太白樓的客源仍是成年人。園內設有小池塘及施轉木馬,中西合壁,是塘西(石塘咀)召妓的公子哥兒,與妓女的遊玩地方。

1929年,殖民政府承接曹善允的研究,宣佈成立「遊樂場地委員會」(The playing fields committee)。輔政司修頓任主席、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麥花臣任值理,曹善允、羅文錦、布力架皆為委員。兩年後,上環卜公花園運動場及灣仔運動場分別落成。

1934年,兒童遊樂場協會成立,配合政府覓地建遊樂場(包括太平山花園、灣仔新填海地、何文田至九龍塘一帶的空地)。協會管理總共6個遊樂場地,各場地亦陸續增設足球場、排球場。日間開放予小童及沒有運動場的學校,晚間開放予一般市民。其中灣仔新填海地的場地,命名為「修頓球場」,旺角的一個運動場,命名為「麥花臣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