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劏按金】吞近萬按金業主為荃葵劏房大王 團體揭五賤招劏租客

撰文:李智智
出版:更新:

全港劏房居民有近21萬人,當中有不少劏房戶不但忍受惡劣居住環境,亦要飽受被業主剝削。有居於葵涌舊樓的劏房苦主向香港01記者投訴被業主無理濫收水電費,令萬元按金血本無歸。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涉事業主為葵涌、荃灣的「劏房大王」,在葵涌、荃灣擁至少70個單位,保守估計身家逾十億。有關注劏房組織人士表示,該區內劏房林立,並指出業主除濫收水電費外,亦會於多種「賤招」欺壓租戶,呼籲政府盡早重啟租務管制,保障市民利益。
攝影:陳諾希

清芳(化名)向記者投訴時稱,她在2015年以月租4500元租住葵涌誼發大廈的僭建天台屋,面積約有80多呎。當時她跟業主簽訂租約,訂名電費每度為1. 5元,水費則每月40元,她繳交了合共一萬元作水電及租金的按金,並需自行紀錄水電錶。但不久後被業主無故改為每月500元定額水電費,超過日常消耗的兩倍。

去年,天台屋因遭屋宇署檢控違規潛健而下令清拆,當清芳向業主討回按金時,業主竟稱她用電過多而扣除按金,按金扣剩119元。她只好向小額錢債審財處追討按金,惟最終無功而回。

劏房大王是米業大王 葵涌、荃灣擁至少70個單位
記者據清芳提供的租約和單據,翻查資料發現,清芳租住的單位業主為「潤勁有限公司」,公司持有人為具「米業大王」之稱的廣豐米業大股東黃騰方。一直低調的黃騰方,40多年前原本在葵涌開米舖起家,後來從內地引入大米糧油雜貨賺到第一桶金後,其後在1975成立「廣豐米業」,主力供應及進口本地大米,亦有分銷糖、奶等原材料予本地食店,如「黑白淡奶」就是其中之一。

凶宅照掃 保守估身家十億

黃騰方的業務不限於糧食,他於七、八十年代起相繼成立十多間漂染廠、投資公司,其中據資料顯示,黃騰方以「潤勁有限公司」(1988年)和「騰潤有限公司」名義(1996年),在九十年代在葵涌及荃灣一帶大手掃入物業和車位致富,在當區擁有至少70個住宅和工廈單位,以區內舊樓佔比最多,亦不乏雍雅軒等私人屋苑,就連兇宅亦不放過,包括去年荃灣中心3間凶宅單位。因他將逾3成住宅和工廈單位分間劏房出租,變身「劏房大王」,據悉保守估計現時身家約10億元。

廣豐米業獲頒2013年「最佳分銷商金獎」,廣豐米業大股東黃騰方(右)以代表身分領獎。(「黑白淡奶」宣傳單張截圖)

僭建平台劏近20個單位

以涉事樓齡44年的誼發大廈為例,該大廈分A、B座,原本有348個單位,平均每個單位為約300至500呎。記者發現,不少單位都劏成2至4個單位,其中A座2樓一個約700呎的單位聯同平台,被劏成8間房。環境亦相當惡劣,不但電線亂纏,亦有老鼠出沒。原本去年被清拆的天台屋亦「東山再起」,出現多間懷疑新簇僭建單位。

另外,劏房林立的和宜合道,黃騰方以個人或公司名義在十多幢私樓中,持有逾20個單位。早年有傳媒報道,其中葵涌大廈一樓連平台的單位面積約千呎,卻被劏成6間套房。據了解,現時葵涌大廈僭建平台,更一劏近20個單位。

葵涌和誼合道一帶劏房林立。(陳諾希攝)

協助清芳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丘梓蕙表示,一直關注葵涌和荃灣一帶的68幢劏房大廈,主要分布於和宜合道、青山公路葵涌段和光輝圍。記者發現,當中至少近一成大廈,黃騰方名下的公司皆有涉獵,包括誼發大廈、葵涌大廈、利和大廈、葵和大廈和葵龍大廈等。她表示,劏房不但居住環境擠迫,亦經常遭業主剝削,並力數業主的五大「賤招」。

+1

協助清芳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丘梓蕙表示,一直關注葵涌和荃灣一帶的68幢劏房大廈,主要分布於和誼合道、青山公路葵涌段和光輝圍。她表示,劏房不但居住環境擠迫,亦經常遭業主剝削,並力數業主的五大「賤招」。

業主五大賤招剝削劏房戶

丘梓蕙指出,除了如清芳一樣被業主濫收水電費,或在租約中刻意訂高水電費外,另部分租戶的水電錶亦疑被人「做手腳」,導致收費高昂,但往往水電錶被人鎖上或隱藏高處,尤是行動不便和年老住戶根本無從查證。

她又稱,由於不少劏戶單位是違規改建,又或是如清芳的居住天台屋僭建,當政府下令清拆,「租約就可隨即終止,業主可收回單位,又毋須賠償,但之前已收一大筆租金」。她補充,由於工廈劏房屬於違法,通常業主通常不提供正式租約,「甚至曾見有業主手寫所謂的租約,當中只提及租戶要按時每月繳交業主費用,但刻意不填寫租住地址」,令租戶根本無從追討利益。

協助清芳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丘梓蕙表示,政府應重啟租金管制。(陳諾希攝)

另外,丘梓蕙稱,業主理應負責單位設施和管理,「但就算合約上訂明業主負責的單位設備,事實上往往出現如漏水、電線損壞等問題時,業主為節省費用都是以『拖字訣』」,迫到租戶忍無可忍自行處理和更換。另一邊廂,業主為增加收入又瘋狂加租,迫走租戶以換回負擔能力更高的租戶,「不愁無租客」,令攜老帶嫩的家庭租戶陷於兩難,「他們要搬出去成本更高,又要重覓單位,重新裝修和搬遷,只好被迫無奈接受加租」。

她強調,現時本港劏戶情況處於水深火熱,政府除了覓地建屋協助他們上樓,更有需要重啟租務管制,協助業主和租戶設定合理和平等的租約條款和租金限制,以解燃眉之急。

全港近21萬人居於劏房 劏房有92,700個

統計處在2016年公布全港劏房最新統計數字,全港近21萬人居於劏房,全港約有27,100個屋宇單位有分間劏房,其劏房估計約有92,700個,即每個屋宇單位平均被分間成3.4個分間樓宇單位。當年屋宇署為劏房工程批出的「完工證明書」只有91宗,即逾9成單位仍是違規。

劏房單位數目較多的地區,分別為油尖旺區(21,500個)、深水埗區(15,400個)、九龍城區(9,000個)、東區(8,400個)及荃灣區(6,600個),而葵青則有約3,700個。居於劏房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3,500元,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中位數25,000元。撇除免租的住戶,居於劏房的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為4,500元。劏房面積中位數為10平方米。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5.3平方米,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數字(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