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活化後巷:藝術改造、辦音樂派對、戶外用餐 香港可借鏡?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不論外國城市或本港,建築物之間總有一些窄長的「小巷」或「後巷」(alleys)。美國洛杉磯可持續發展合作社(Los Angeles Sustainability Collaborative)的創辦成員丹尼爾(Daniel Freedman)指出,後巷曾經是危險的存在,但近年被活化及改變用途,令它們益發「有用」。而這些外國成功經驗,正正顯示出將城市的「負擔」轉化為「資產」的可能性,可供本港借鏡。

大圍後巷(陳焯輝)

「後巷」的由來與原功能

現居香港的瑞士籍建築師和設計師卡羅琳(Caroline Wuthrich)和同僚杰拉爾丁(Geraldine Borio),去年合著了《香港之間》(Hong Kong In-Between)一書,內容提到後巷的結構及組成,反映本港19世紀後期至上世紀50年代的城市規劃。發展商傾向將居住用地劃分成長狹長地段,建築物背靠背而建;而隨着上世紀本港經濟起飛和人口激增,發展商愈建愈多如鉛筆般又窄又長又高的大廈,盡可能劃出更多單位,以增加住戶。而這些鉛筆樓之間的空間,即後巷。

近年在外國尤其美國,後巷變得「好好玩」、功能多元,被轉化成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熱點。

芝加哥綠色小徑計劃。(資料圖片)

芝加哥綠色小徑計劃:滲透性路面疏導雨水

十年前,美國芝加哥(Chicago)市內約13000條後巷的疏導雨水設施日久失修,經常水浸。因此,市政府在2006年發起了「芝加哥綠色小徑計劃」(Chicago Green Alley Program)。據外國雜誌《Gizmodo》報導,市內超過100條後巷自此鋪上滲透性路面,能將暴雨雨水疏導至地底,減少水浸的同時滋長土地養分。在底特律(Detroit),更有私人資金投資,另設綠化花園,使這些曾經充滿雜物及針筒的空間轉化成社區聚會場所。

據《紐約時報》報導,洛杉磯市政府預計這些鋪上滲透性路面的後巷,在2035年時可增加城市的雨水採集量至2000億公升,而目前每年該市只有333億公升儲水。

巴爾的摩,組織「健康港灣」(Healthy Harbor)發起後巷改造計劃(Alley Makeover Program)。(資料圖片)

巴爾的摩「健康港灣」:居民清理 藝術改造後巷

在巴爾的摩,組織「健康港灣」(Healthy Harbor)發起後巷改造計劃(Alley Makeover Program),呼籲及召集居民一起清理社區附近的後巷。屬於計劃內的6個小區和20條後巷如今佈滿壁畫和藝術品,不復見垃圾。

2011年,一間單車維修店在其中一條後巷北巷(Nord Alley)裡開始營業;新開張的獨立餐廳亦在附近後巷擺滿桌椅,作為露天雅座。(資料圖片)
Nord Alley(資料圖片)

西雅圖:音樂派對激活後巷 吸引商戶

2008年,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SI)與建築師合作進行調查及觀察,發現西雅圖先鋒廣場(Pioneer Square)總部附近的後巷,其實是一種潛在資產。先鋒廣場原本是一個已失去活力的地方——沒有甚麼零售活動,辦公室白領們下班「即閃」。研究所清空辦公室對出的後巷,並舉行了一場小型音樂派對;自此後巷被用來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如放映世界盃賽事、收養流浪貓行動、及放置旋轉藝術裝置等。還連帶吸引商戶開店。2011年,一間單車維修店在其中一條後巷北巷(Nord Alley)裡開始營業;新開張的獨立餐廳亦在附近後巷擺滿桌椅,作為露天雅座。

2012年,好萊塢商業改善區(Hollywood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精心改造「東提爾特巷」(East Cahuenga Alley),將之變為適宜戶外用餐的空間。(資料圖片)

洛杉機:後巷變用餐區 為行人放置飲料機

2012年,好萊塢商業改善區(Hollywood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精心改造「東提爾特巷」(East Cahuenga Alley),將之變為適宜戶外用餐的空間,逢周日舉辦藝術家跳蚤市場。此成功經驗令其他地區爭相仿效,如將於明年啟用、位於丹佛城(Denver)市中心邊緣的「Z Block」辦公室及商店群附近的後巷,亦計劃永久放置蒸餾器、巧克力機、咖啡烘焙豆機及冰淇淋店等,供行人使用。

華盛頓大學學者瑪麗(Mary Fialko)及珍妮花(Jennifer Hampton)指出,西雅圖市中心共有217,000平方英尺的公共後巷,其中85%未被充份利用,估計活化這些後巷可以增加城市內50%的公共空間。

從後巷看香港城市化軌跡

而香港的後巷,雖未被大舉活化及翻新,但港人早已將之物盡其用:例如餐廳會將室外座位延伸至後巷、午休時又會在同一條後巷洗碗。小店或儲物室亦會佔據這些後巷,坐享額外空間之餘毋須負擔高昂租金。後巷內的小店種類五花八門,如勉強能擠入老闆的織物鋪、在鐵箱與吊櫃之間的蔬菜店、只夠坐2個人的舊式理髮店。

卡羅琳認為:「在香港這個消費主義的城市中,這些小店的意義已不只是消費,還保留了許多上世紀70年代的痕跡⋯⋯只是離大馬路幾步的距離,但好像已去了幾公里外的另一個世界。後巷就如城市的背面,兩者好像一個平行時空。 」

香港人,來發掘後巷的可能性

2012年,卡羅琳和杰拉爾丁發起「STAG」計劃,希望讓港人反思後巷的可能性。「STAG」既是計劃名稱,也是一種集「櫈」和「袋」於一身的「變種摺櫈」,方便攜帶,使用者可隨時打開「STAG」坐下,使任何地方變為可被使用的公共空間。她們特別在後巷舉辦各式活動,如臨時劇場表演、或讓本來在後巷開店的人展顯手工藝技巧。

事實上,香港政府亦曾推動「後巷計劃@九龍東」,去年「起動九龍東」選出觀塘商貿區附近部分後巷作為試點,美化牆壁,重鋪路面,同時希望紓緩附近主要行人路段於繁忙時段的擠逼情況,以吸引更多行人使用。

但卡羅琳認為,這些後巷留給本身已在使用的人,才是最好的做法,政府毋須過分規劃。「後巷是香港最後未被完全控制的地方,如果將之收回由官方控制,會令一些社區小型經濟消失,變成開滿花哨的店鋪。但其實,每人都可以自行將後巷轉化為他們想用、想要的模樣。」

大圍粥店後巷,老闆將其變成後花園。(陳焯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