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藝術共融 與眾樂樂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我享受音樂帶給我的快樂,希望透過音樂,將快樂帶給更多人,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好。」失明的小提琴表演者丁怡杰,沒有因失去視力而放棄追尋夢想,年紀輕輕已經在小提琴演奏方面嶄露頭角。

看不到樂譜,怡杰靠老師及同學將樂曲唱出來,用心記下每一個音符並加以背誦,再將之演繹。她堅持日練小提琴六小時,夢想到世界各地表演。

怡杰是「無限亮」計劃的其中一名表演者,「無限亮」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香港藝術節聯合呈獻。怡杰表示計劃讓多位不同能力的藝術家實現夢想,展示不同才華,能激勵她發奮向上。「音樂豐富了我的生活,帶來無限快樂,令我變得更有自信、勇敢、堅強,又從中結交到很多朋友,擴闊了知識的領域。」

馬會支持的「無限亮」推廣社會共融

藝術仿似高深,但其實是一種可讓多人參與和有效的媒介,連繫不同背景及能力人士。馬會多年來支持各式各樣的藝文項目,希望將藝術推廣至基層市民,推動社會共融。項目更讓他們發掘個人潛能,並透過不同藝術媒介表達自己。

「無限亮」計劃帶來本地及國際、不同能力藝術家的精彩演出。

其中,馬會支持的「無限亮」計劃為本港市民帶來本地及國際藝術家的舞蹈、戲劇、音樂等演出,讓不同能力表演者展現才華,以及推廣社會共融。

同時,為了讓觀眾在無障礙及輕鬆環境下欣賞表演,節目均配以「藝術通達」輔助,如口述影像及手語傳譯等;自在劇場內的舞台效果,如燈光及音響等會適當調節,緩和表演對有特殊需要人士造成不必要的刺激;觀眾亦可按需要自由進出場地,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尤為重要。

馬會支持的「無限亮」計劃讓觀眾在無障礙及輕鬆環境下欣賞表演。

一位有特殊需要女兒的媽媽觀看了「無限亮」節目「亞瑟王之夜」表示:「這是一場十分特別的演出。悉心的安排,令我作為母親感動不已。回想女兒小時候看舞台演出會因燈光太暗和表演聲浪太大而嚇到號啕大哭。但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些反應並不可恥,反而應該被理解和包容。」事實上,「藝術通達」服務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接觸藝術,有助他們洞察周邊環境,改善社交關係,表達內心世界。

藝術讓人變得強大

藝術亦能提升個人能力,馬會藉着提供多項欣賞和參與藝術文化的機會,讓包括少數族裔、長者及新來港人士等不同背景人士,都可以通過各式種類的項目接觸藝術,發掘潛能,並透過與其他人交流建立自信,培養同理心。

賽馬會「從聲出發」社區音樂計劃為少數族裔、長者及新來港人士,舉辦社區音樂活動,推廣共融。

例如馬會支持藝術團體,推出文化共融音樂劇計劃,透過表演藝術為少數族裔、內地新來港及本地學生建立互動平台,讓他們一同享受表演的樂趣,並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

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為長者提供話劇培訓,並邀請他們到學校表演,與學生交流與分享,促進跨代間的了解。

另一個馬會支持的劇團則為長者提供話劇培訓,然後邀請他們到學校表演,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鼓勵年輕一代積極面對逆境。其中一位演出長者,68歲的三妹年輕時在印刷舖以執字粒為生,她表示,從沒想過自己的人生經歷能以戲劇演譯出來,同時令學生了解本地歷史文化,以及未有電子媒體的社會生活;而學生們對長者的演出反應熱烈,亦讓三妹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這種融合長幼參與的藝術活動,亦促進跨代間的了解。

大館為本港最重要的古蹟之一,是融合了歷史文物、文化和藝術的新地標。

大館- 融合歷史文物、文化和藝術的新地標

除了推動藝術及文化外,馬會在本港保育方面同樣不遺餘力。近年重點項目之一是將中區警署建築群復修和活化成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一個融合歷史文物、文化和藝術的新地標。自2018年五月開幕的首年營運,大館已接待超過340萬位參觀者,成為全港最多人到訪的古蹟之一。大館更榮獲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是獎項中的最高殊榮,表揚文化保育項目在各評審準則上均表現出非凡成就,並在國家或地區層面上帶來重大的影響力。大館在57個來自亞太區14個國家的提名中脫穎而出。

「藝術、文化及保育」為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四大策略範疇之一,多年來透過對藝術及文化活動的支持,如資助香港藝術節、法國五月藝術節,以及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籌劃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大型展覽,讓港人欣賞更多世界級項目。一系列相關的外展及藝術教育活動,亦鼓勵更多市民參與其中,並引發青年觀眾對藝術文化的興趣。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善用多方協作和創新思維,回應社會上的不同需要,建設更美好香港。近年致力推動四大策略範疇的發展,包括「青年」、「長者」、「體育」和「藝術、文化及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