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界】原居民鄧達智痛斥官鄉勾結 弟鄧達善:丁權唔係特權

撰文:吳世寧 鄭秋嬋
出版:更新:

有種兄弟,叫做鄧達智和鄧達善。 元朗屏山的鄧家一共有16兄弟姊妹, 出了名的有兩人:哥哥鄧達智,著名時裝設計師,常在專欄中痛斥新界鄉郊在官鄉合作下被蹂躪毀壞; 弟弟鄧達善,屏山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愛國愛港鄉事派,近年被捲入橫洲摸底、天水圍泥頭山等風波。約訪問之時, 鄧達智指兩兄弟「心性與價值觀南轅北轍」,希望分開訪談。記者於是分別跟兩兄弟見面,內容的確相去甚遠,但也異中見趣。
攝影:鍾偉德

鄧達智:發展不等同破壞 鄉事派應顧及村民及環境

元朗屏山村民、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近年常挺身而出,指摘原居民破壞環境的惡行,跟鄉事派弟弟的價值觀截然不同。

高大魁梧的鄧達智一身素色黑衣,好像比屏山或西班牙式丁屋前衞有型得多——但他一開口談新界,憂慮得緊皺眉頭,又忽然變回一個平常鄉民。「絕大部分原居民都分唔到咩利益,都係勞碌平凡咁過日子,仲要抵受住外界污名、環境惡變。」鄧達智說道。

熱愛屏山的鄧達智就曾目賭新界鄉郊是如何遭逢巨變的。「80年代中,元朗開始有貨櫃場、爛車場、貨車場。魚塘填平咗,田都變成停車場。」去年的橫台山車禍發生後,鄧達智就曾在專欄中痛斥車禍其實是「官鄉勾結」的後果,因政府縱容物流業在民居附近設址、投機的鄉村人士於是把綠地變成棕地。他更有位伯娘在家附近被貨車輾斃。

田地變停車場 「呢啲錢唔公義」

「呢啲錢係不公義嘅錢,對環境同社會都唔公義。」鄧達智憤慨的說。村民不但無奈承受環境破壞的惡果,而且原來許多受破壞發展的土地屬「祖堂地」(由源自同一祖先的原居民男丁所共同擁有的財產),利益關係千絲萬縷。

「祖堂地會先出租畀二房東,再由二房東以另一租金租出去。結果呢個人嘅後代就可繼承豐厚利潤,但呢啲錢唔會分畀祖堂。我哋有祖堂田變成停車場,但我們唔可以say no,因為會得罪人。」他又嘆道:「如果我唔係同元朗咁根深柢固,我一定會離開。」

某程度上,鄧達智理解為何弟弟選擇鄉事這條路。「有啲嘢,唔係呢個人做就第個做,唔係我細佬都有第個做。」他又說:「但係我希望佢哋可以為環境同喺呢度生活嘅人諗多啲,唔好只顧自己利益。佢哋將發展等同破壞,好錯。」

鄧達智也不會把矛頭只指向一班鄉紳。「部分原居民貪心想賺錢係一回事,但係政府又點解會發牌,條路咁細,連車行都有問題,點解會容許呢啲地方都變成貨車場?」他說。

鄧達智從小就愛登上屏山的風水林丫髻山,許多鄧氏祖先也安葬於此。 不過現在登上山頂,所看的卻是一片狼狽的新界風景。
鄧達智認為,現在維繫著原居民的氏族生活的,可能就是他們共同擁有的祖堂財產。土地沒有了,人也就散了。

鄉事派並非萬惡 如同制度「潤滑劑」

但鄧達智不會全盤否定鄉事派對新界的貢獻。「政府好軟弱,有時鄉事派仲硬淨啲。比如話起村屋要起路,由鄉村人士幫你申請,事半功倍。如果自己向政府申請,要經過好多部門。」他說。

鄧達智又記得,小時候英殖政府的水務局職員入屋調校水喉,攤開手掌等收錢,不然不放水。試問他媽媽作為農村婦女,又怎會懂該如何做?結果還不是靠村中人士幫忙處理。「我都希望可以有一個乾淨廉潔的制度。但有時我哋的確需要機油,幫手去潤滑各個機件。」鄧達智說。

一邊是傳統宗親社會的人情關係、另一邊則是現代的法治文明,兩者不時相沖撞擊。

沒有土地 就沒有原居民族群

儘管對新界部分原居民的行為為之厭惡,鄧達智仍然擁護其新界文化,希望新界傳統能繼續傳承下去。「呢種傳統重唔重要?咁樣嘅氏族生活傳統,喺全世界都已好少有。就好似你問我嘅生命應唔應該存在咁,佢未必好有意義,但既然佢存在,就畀佢繼續存在落去。」鄧達智說。

至今每年清明重陽,鄧達智都會盡量前往拜山,感謝祖先遺蔭。只不過,在新界村落早已融入都市經濟的今天,傳統村落仍可繼續存在嗎?「我哋祖堂有好多土地。我諗維繫住大家嘅係共有財產,呢啲土地唔可以賣,只可以租,係大家嘅。冇土地,就散㗎啦。」鄧達智說。

鄧達善: 我們沒有特權 有的是傳統

鄧達智的弟弟鄧達善,則是愛國愛港的鄉事派,認為新界需要發展。

戴着名貴腕錶、手挾Gucci皮包的鄧達善,努力地在一間賽車主題cafe的餐桌和紅色皮椅之間擠過去。終於坐下了,他說:「我哥話你哋係持平嘅媒體,所以我接受你哋訪問。嗱!我希望你哋幫我平反呀!」

之所以要平反,是為了早前有關他的報道——有指他涉及天水圍泥頭山及洪水橋劏房的事件。「我係鄧輯五祖祖堂嘅其中一個司理,做咗兩年。阿公太多物業,有超過500塊田地,所以我哋要幫手處理。」 鄧達善說。天水圍泥頭山及洪水橋寮屋皆屬祖堂土地,都已於不同年代出租予祖堂兄弟,部分人會充當二房東再租給別人,所以司理甚至承租人對土地用途未必知情。「天水圍泥頭山已經廿幾年,當時我連村代表都未做,根本乜都唔知!」鄧達善說。

參與鄉事因樂於助人

鄧達善從1999年開始成為村代表,加入鄉事派。現在更成為屏山鄉事委員會副主席的他笑說:「我係全屋企人最積極參與鄉事嘅。可能我天生係咁啩……我鍾意幫村中兄弟,幫到人自己開心。」比如說是僭建問題,他就會作政府和村民間的和事老,好聲好氣的勸告村民清拆,又請政府酌情處理。

鄧達善亦牽涉在橫洲公屋「摸底」風暴之中,是政府會面的5位鄉事派代表之一。「我唔認同係摸底。政府喺港英年代已經咁樣做。鄉委會係法定諮詢機構,呢啲事涉及鄉村,當然要先諮詢我哋啦!」鄧達善說。他又指他沒有理會曾樹和是否在當地擁有貨櫃場生意。他反對橫洲興建公屋是因為見元朗經已「塞爆」,希望政府能先做好交通配套,才興建公屋。

鄧達善稱他加入鄉事派,是因為他從小就樂於助人,幫助同村鄉親。
鄧達善支持政府在新界的發展,認為重要的是大家能安樂穩定的生活。

鄉村制度是「家事」 保育責任在政府

對於外界對新界「官商鄉黑」的指控,以及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要「改革鄉議局」的宏願,鄧達善滿臉冤屈的道:「好似我哋元朗27鄉,主要係原居民村。原居民嘅村代表人數一定多過外來人。朱凱廸要入嚟管,憑咩?呢啲係我哋傳統習俗!」但是當下新界新市鎮眾多,原居民反成少數,為何鄉議局仍「代表」新界人跟政府洽談新界議題?「我知道,我都睇到呢個趨勢。但我哋有自己傳統,基本法都有保障,最起碼我哋嘅傳統權利要去到2047年。」鄧達善說。

鄧達善續說:「丁權唔係特權!呢個係以前英國人入侵新界嘅賠償條件。呢啲係以前傾落嚟嘅做法,如果話𠵱家先畀我哋嘅話先叫特權!美國政府都有畀紅番特惠福利,澳洲土著都唔使交稅!」但說到丁權無限而土地有限的問題,鄧達善亦承認永續丁屋政策的不可能。「咁都冇辦法,最基本希望保持到2047年,到時點做就點做,要延續、取消、定向高空發展,我哋都要接受。」鄧達善說。

說到他哥哥希望保護鄉郊環境,跟鄉事派支持發展的價值有分歧,鄧達善說:「保育係啱,我都支持綠色環保嘢㗎!但責任係喺政府度。假如政府見到人填泥,佢立刻執法,就唔會有今日咁嘅情況啦!」他亦見新界變遷,指現在元朗環境跟小時大不同,「好多嘢變晒」。「但我支持政府合法發展。城市要發展。我希望政府做好配套,搞靚個社區,大家安安定定。」鄧達善這樣描述他理想中的新界。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