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教室降落公園球場 陳校長:推倒應試教育大山 由家長開始

撰文:韓潔瑤
出版:更新:

去年此時,反TSA(全港性系統評估)行動浪接浪,罷考、罷課、上立法會抗議無了期操練,扼殺學生正常童年……肇始逾4萬名家長響應面書群組「取消小三TSA」,最後學校和教育局不得不「讓步」。
家長的訴求有多大,扭轉應試教育的力量就有多大。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一對一為基層補習,5年來雖幫了逾8,000名學生,但創辦人「陳校長」陳葒坦言補習「治標不能治本」,而治本之道,在於基礎教育生態回復健康、正常。他最近成立「創新教育工作室」,將課室搬到街頭、公園、商場,就是想讓家長認識教育的多元,不再盲從,不再怪獸。

飛翔教師也像補習義師一樣公開招募。「教師有好好的意念,也需要一個地方展示。」陳校長說,工作室便是這樣一個平台。(江智騫攝)

課室不一定在學校。白色的「飛翔教室」由充氣物料製造,狀如飛翼,可隨意移動,暑假曾現身大嶼山芝麻灣的草地、沙灘上。下周日(12月4日),它將降落牛頭角上邨天幕廣場,示範玩轉小學中文課、中學通識課,另有紙飛機飛行賽等活動、攤位。接下來飛翔教室每月還會飛到港九新界的街頭、公園、商場,將非常教學法輕鬆地帶到街坊、家長面前,第二站已選定油麻地廟街球場。「舉例,讓家長看到中文不一定背默,傳統科目可以怎樣教。透過接觸及體驗更多學習的可能性,相信家長會慢慢改變。」人稱「陳校長」的陳葒說。

由建築師設計的「飛翔教室」可以隨意變更、移動,曾降落在芝麻灣大浪村的草地、沙灘上。下周起來會飛入市區,直接邀請家長體驗非常教學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義教新一頁:支援家長

飛翔教室是「賽馬會創新教育工作室」(下稱「工作室」)的重點項目之一,專門落區進行教學示範。工作室在上月入伙,選址太子教育商廈HQ。陳校長成功向馬會申請到兩年營運費600萬;應業主邀請免租進駐近1,600呎的空間,「任何一個家長、教師或公眾人士都歡迎隨時上來。」這裏,是他推動創新教育的大本營,透過講座、分享會、工作坊、短期課程,以及出版家長雜誌等,將新型辦學理念和模式,推廣給本地家長。

陳校長稱,現在常見兩種家長:怪獸家長,橫蠻無理;羔羊家長,比較弱勢。後者尤其是基層或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不清楚教育的權益,例如考試時間可延長,他們不知道,或不敢做,怕被「踢出校」。「家長有需要可以上來工作室找我們的同事,同事都做過十幾年老師。我們像看門診一樣,有頭暈身㷫的即時幫,有需要勁藥的我們就搵專家。」工作室會有不同「專家」,源自陳校長備受認同的教育熱誠,吸引各方人士來仗義相助。

教育義工 專助基層

現年48歲的陳葒是皇仁仔,浸會畢業後去中學教書;35歲那年成為全港最年輕的校長,年薪百萬元;6年後深感香港教育生態忽略了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毅然辭職轉做教育義工;2011年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補習天地」最初是一對一補習,支援小一至中六基層學生,以地區配對師生組合;接着又辦學前遊戲班(playgroup)、才藝課程(樂器、攝影、美術)等,全部免費,學生本身都是領取綜援或獲學費全額資助的。義師和學生在各區連鎖快餐店或公眾地方進行補習。曾經,陳校長就找座位的問題寫信向麥當勞求助,結果獲麥記幫忙。而師生配對之後,「補習天地」還派出「區議員」長期跟進,了解師生的需要。相關營運資金最初由幾位善心人捐助,之後全靠市民不斷一千幾百的捐款,聚沙成塔。

陳校長多年來推動免費教育,未取分文,僅靠自己寫專欄、做講座,月賺幾千元「自己搵自己使」,家擔一直落在太太身上。今年6月,陳太因癌病辭世,他變成家中唯一經濟支柱,而三子女尚在求學階段,他才第一次在工作室領薪。

家長有任何需要,可以上來工作室「看門診」。(江智騫攝)

明白F的重要意義

做老師,是陳葒自小志願。他在內地出生,父母都是老師,在江西南昌市工作;他兩歲就被送回福建廈門老家祖母身邊,11歲隨祖母來港。中二過年時,他到南昌探望父母,看見一批批不同年代畢業、來自不同省份的學生來向他媽媽拜年,「初二是六幾年畢業生、初三、初四又是另一些年份……固定了,年年如是。嘩!咁長情嘅!他們總說你媽怎樣怎樣,都是好說話。當時我想,做老師都不錯。」

到他真正做老師,已從浸會讀完中國社會研究,1992年9月踏入一間Band 5女子中學。他最記得教中四文學,第一次測驗幾十人中只有一兩個合格,5個捧蛋。於是他在午飯時間幫學生補習。因為屬自願性質,沒多久只剩一個學生堅持下來,足足補了一年。及至中五會考放榜,那學生得了個「F」,「我覺得好對不起她,她卻好開心話我知:『我係得呢科F,其他全部U晒。』我們想F和U無分別,但她其他科都放棄了,這科她付出過,F對她是有意義的。」

陳校長在Band 5學校教書時,自言「爛玩又興趣多多」,課餘教學生跳舞、演話劇、打籃球。(江智騫攝)

另一個是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某年,他收到一張聖誕卡,寫道:「陳Sir你怎樣呀?你是我生命中遇到最好的老師。」他抓破頭皮也想不起署名之人,查究一番才知是個去了外國的學生,而他跟她,不過是兩小時之緣。

話說陳葒經常和學生在課後打籃球,有晚打完波準備離開已是晚上七點多,路經一間課室依然燈火通明,只見有個學生在埋首抄書,一問之下,原來她怕第二天背默不合格,所以預先寫「罰抄」。

那課書是《愚公移山》,陳葒認為與其抄了它不如溫了它,於是拍心口「我幫你溫」。「坐下來教了兩次,才發現她讀寫困難,搞不通背默次序,背默基本上沒可能合格的。」他笑言當時「洗濕咗個頭」,唯有畫圖、講解——太形、王屋兩座山在這邊……逐句逐句拆,溫到九點多,才背了一段。「一段好好啦!」學生笑說,然後彼此「Bye Bye」,沒再見過。

「她給我的衝擊是,我跟她只相處了兩小時,她竟稱呼我是生命中最好的老師,可想而知她以前的際遇。」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教,不應被歧視、被忽略、被犧牲。」公平教育,他一直念念不忘。及後儘管位居校長,教育日益市場化,他也深感無力改變大局。

今年夏天的「小島學園體驗營」有模擬法庭課,由任職法官的義師主持,「品德、公義、法律意識的培養,不需沉悶『講耶穌』。」陳校長解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直做 思維變 遍地開花

陳校長當教育義工的故事街知巷聞,義師一呼百應,5年來凝聚了不少有心有力之士。像過去兩年暑假,陳校長又跟一班志同道合的義師辦了「小島學園體驗營」,帶領60個小一至中一的學生直奔離長洲20分鐘船程的芝麻灣半島上課,結合真實生活、自然和社會情境,讓孩子自主學習。除了中、英、數、通識科,學生以自然為師:觀察樹木、昆蟲,學習自然求生、耕種、烹飪、也學茶道、書法等,今年陳校長找來電訊公司提供WiFi服務,甚至3D打印設計一樣有。

 

工作室也有自主學習(學生按自己意願選課)參考資料庫,包括「小島學園體驗營」的實戰紀錄。(江智騫攝)

「小島學園體驗營」在工作室成立後,成為另一服務大項擴充發展,繼學生營,明年復活假期將有家長營,而長遠目標是成立一間有教無類的學校——「小島學園」。

在香港,會不會太理想化了?記者疑惑。「當你的教學做到多元和深入,不同性格、能力、背景的孩子自然能投入。」陳校長笑言體驗營的學生就是如此,相當享受。

有人對他說,你要推倒應試教育這座大山,好難啊!他總是平和地回應:「你無需要推整座大山,逐瓣逐瓣去推,可能擊中某個點,它就倒了。我想家長的力量是意想不到的,好像去年反TSA。就算不能改變教育局政策,至少可以支援到家長。」

他承認,就算小島學園也無法糾正目前扭曲了的香港教育生態,「但至少踏出有方向系統、有實際行動、由民間自發、追尋教育理想的一小步。」不過基建、宿舍加上做六年(小學階段),動輒要十億八億,殊不容易。

「縱使實體學校未必有一日真正成立,但最重要的是過程,我們一直做,相信思維的轉變會遍地開花。」陳校長笑着說。

「小島學園體驗營」時間雖然很短,卻是個實驗多元教學法的好場所,師生總是打成一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飛翔教室】首航日

日期︰12月4日 (星期日) ,12nn – 5pm

地點︰牛頭角上邨天幕廣場

13:00-14:00【BE THE MAKER 自造課】

14:45-15:45【小學中文課】

16:00-17:00【中學通識課】

**同場還有自造紙飛機飛行賽、繪本閱讀坊、羽翼飛翔工場等活動和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