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繫新西人】屯門家長租舊士多 辦親子活動 驚嘆區內卧虎藏龍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這裏叫士多但不賣飲品小食;擺滿書但不賣書。位於屯門藍地大街的「百好繪本士多」,是一個由街坊合租、合辦的非牟利故事及活動空間。幾個家長有見新界西人時常要遠征港九才能參與親子活動,故「自己空間自己造」,出錢出力「活化」空置士多,舉辦多元的親子活動之餘,亦希望連繫街坊。士多現正試業中,將會舉辦讀書會、工作坊等活動。

百好繪本士多早前舉辦讀書會,小朋友皆「坐定定」。(受訪者提供)

「屯天元」少親子活動空間 自己地方自己辦

新界西人被認為是「堅毅的動物」,因為離市區遠,時常需要長途跋涉。屯門街坊、「百好繪本士多」創辦人之一Helen跟一群屯門、天水圍、元朗(「屯天元」)家長,都有感新界缺乏親子活動資源,出市區又費時失事。共享活動場地的意念就此萌生。

然而,香港大部分業主都利字當頭,要搞個非牟利的空間,卻非大型慈善團體,談何容易?Helen跟舊朋友飯聚時,發現有朋友父母生前在藍地大街經營士多數十年,但舖位已空置。朋友認同他們的理念,遂以友情價出租士多。兩位家長先付兩年租金,「土地問題」突然解決。

意念原只有有4、5個家長支持,他們遂透過社交網絡召募同路人。01社區亦在去年10月刊登文章介紹理念,幫忙召集各路人士。數個月內,義工人數增至70多人。

百好繪本士多創辦人之一Helen。(呂嘉麗攝)
士多位於藍地大街盡頭,兩旁已發展成屋苑。士多為一棟兩層的獨立屋,從前下舖上居。(呂嘉麗攝)

街坊仗義幫忙 見證物資從閒置到重生

從路過的街坊、到義工的「人搭人」,社區的網絡讓Helen直呼:「真係好勁!社區內好多臥虎藏龍!」

作為繪本空間,最需要的家具是書櫃。這班家長卻不買現成家具,除了因為資金不足,也是希望親身實踐理念:無用之物改造後能再變得有用。幾位家長先在網上收集紅酒箱,由義工團隊幫忙「義運」送到士多,再花數星期幫紅酒箱打磨。期間,一位老木工街坊經過,了解過後,更幫忙將數十個紅酒箱釘在牆上,製成五呎高的書櫃。

業主3月清場後雖為牆壁塗上新油漆,但士多的基本結構、大閘、窗花、鐵門、舊招牌,甚至殘留在士多牆壁的舊廣告海報皆獲保留:「如果想講以前的故事,便想保留點舊事物,有點歷史故事痕跡。」因此,空間現也保留「百好」的名字。(呂嘉麗攝)
鐵欄上的木欄裝飾則來自區內回收場,由Stephanie教導如何將舊卡板拆件、打磨、再以火燒,便可製成防水、防蟲的木板。(呂嘉麗攝)

這半年間,Helen學會原來只要「開聲」,很多人願意幫忙。為了防止小朋友在空地玩耍時會衝出馬路,家長希望造個鐵圍欄,卻發現價格昂貴。義工之一Stephanie便找她師傅來,以舊鐵管造了個鐵圍欄。義工又從學校、自己的迷你倉收集書籍回來共享。

Helen驚嘆,原來社區內如此多閒置資源,換個地方就變成有用的東西:「士多是一個閒置的空間,將社區內一些閒置的人力或物資連繫起來。例如紅酒箱、卡板等物資是閒置的資源,它在這裏有了二次生命;做木椅的師傅雖不是回收木料,但師傅的技藝等亦是社會發展下,暫被閒置的手技資源。他手造小木椅,也將值得大家細味的東西重新發掘出來。」

紅酒箱來自不同地方,經義工運過來,再打磨、上油,最後靠街坊成全。(呂嘉麗攝)

實體空間才能感受鄰里關係

若只是想看圖畫書,公共圖書館、留在家中也或者足夠,為什麼要搞繪本店、又想跟社區連繫?Helen說,自己身為7、80後,感受過何謂鄰里關係,下一代卻沒這機會,故希望將好的東西承傳下去。

實體空間同樣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碰面的場所。Helen認為,香港人現時對「人情味」一詞很「餓」,但很多人的心其實不太冷漠。今年3月清場時,Helen與業主二人要清理士多內的大量雜物。百好士多對面的南亞士多老闆聽過他們的計劃後,就仗義相助,幫他們忙搬運足足三小時,「幫到身水身汗」。Helen說:「如沒來士多,便不能第一身感受到這樣的鄰里關係。因為平日都只會經過不會停留。」Helen現在五歲的女兒也不時會叫對面的小朋友:「Nana,過來玩吧!」Helen相信他們的空間終會為社區帶來一點改變。

每次讀書會都會有不同主題。(呂嘉麗攝)

現時,士多在星期二、三、五都有寶寶讀書會,星期日也會開放,並不定期舉辦音樂會、棋會、工作坊等,部分活動收費50至100元,用作添置書籍及平衡開支。Helen希望能再召募更多義工分時段來看店:「如果他們自己來,沒有分文收益,代表他是由衷地想分享故事,認同我們的理念,跟我們聘請一個店員來講故事,是兩碼子的事。」她希望能為士多找出可持續運作的模式,讓其他區的團體亦可參考。

三月活動:
《在街角遇上作家》
3月10日、15日及18日
詳情:百好士多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