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珊:口述影像──連接兩個世界的聲音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四筒上面果然有粒壓扁左嘅飯痴响中間,德華彈走粒飯,五筒現身。青雲呆左,佢嘅下唇都痴左粒飯。」
你能夠憑以上一段話猜出所描述的電影嗎?

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截圖
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截圖

對了,是杜琪峰、韋家輝執導、劉德華、劉青雲主演的《嚦咕嚦咕新年財》。

我們想到自己喜愛的電影,腦海自然會浮現戲中畫面。喜歡一齣戲可能因為其故事、精警對白、演員演繹、導演說故事的手法或整體營造出來的感覺,這些都跟影像有關。如果看不到畫面,即使演員妙語如珠,觀眾也未必能領略箇中趣味。

視障人士單靠對白及音效,要搞清楚故事內容也會有難度,更遑論欣賞及享受。試想像你聽到「你快點回去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險的。」這句《少林足球》內的經典對白,但看不見趙薇那如外星人般的「突出」造型,恐怕那哄堂大笑只會令你滿腹疑惑吧。

《嚦咕嚦咕新年財》電影欣賞會口述影像現場(相片由作者提供)

口述影像就是為了填補這一块空白。口述影像員會在沒有對白時,以儘量不重叠音效的原則描述畫面。遇上音效豐富的電影,口述部份也會與音效重叠。有時口述員更會充當剪接的工作,把某些畫面內容提早或延遲交代,令視障朋友更容易理解。

小妹有幸參與香港盲人輔導會2013年舉辦的口述影像工作坊,學習為電影提供口述影像服務。導師提到其中一個撰寫口述影像稿的竅門,是代入視障朋友的處境,考慮什麼才是有用的資訊:例如演員已經用粗暴的語氣在罵人,就不必重覆說某某人在生氣罵人了,反而有人在嘆氣可能要點明是誰;至於畫面是日間還是夜晚這一類對白及聲效未必能顯示、但有助理解劇情的資料就必須說明。

有時,電影會以接連數個畫面交代一件事,看得見的人很容易便能組織出事情的大概,但如果只按畫面順序描述,聽起來可能會感覺混亂。例如《玻璃之城》中段的一串畫面:首先見到一群男學生沿斜路跑落山,然後是當中的男主角及配角,再看見一班女生在球場打棍網球。我在初稿中就犯了順序描述的錯誤,經盲人輔導會義務口述影像服務顧問楊吉璽先生指正,改成:「Derek同港生著紅色運動制服跟一群男生在校園跑步,經過球場見到韻文同女同學打棍網球。」

到戲院觀賞《五個小孩的校長》優先場,與監製陳木勝、導演關信輝及編劇張佩瓊合照。(相片由作者提供)

工作坊上,除了講授口述影像技巧,還有視障朋友分享他們的生活感受。一位正在上大學的視障朋友提到口述影像服務豐富了他對世界的認識,與同學間話題也多了。我感覺他很自信,見識不比我差,談到一些電影理論如類型電影也頭頭是道。其實參與口述影像也豐富了我的世界。學習口述影像就似學習一種新語言,我們嘗試進入沒有影像的世界,但對畫面又比以前更敏感。

參與提供口述影像也讓我認識了許多有心人,長了見識。例如《玻璃之城》內有學生在校園打棍網球,我從沒接觸過這項運動,於是上網找到香港棍網球總會,幸得當時會長Louis熱心幫忙,借出球棍讓大家親手接觸,我也開開眼界。而講完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後,向親友學會如何碰、如何上,我也覺得自己隨時能食大三元了。

除了電影,盲人輔導會也為其他活動提供口述影像服務,例如逛年宵市場、遊濕地公園、觀賞舞台劇。記得工作坊上導師提到曾有立法會議員為參觀立法會活動提供口述影像,以「半個檸檬放在方型蛋糕上」形容中環舊立法會大樓的外觀,真是貼切非常。

【編按:香港盲人輔導會是本地提供口述影像服務的主要機構之一,作者為該會義工,曾參與2013年口述影像工作坊。】

(本文為讀者投稿,投稿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