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缺地產商代表 學者:或想避嫌 非提出不利建議

撰文:李大煒
出版:更新:

由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具房協和房委會相關背景人士居多。然而,名單中卻缺乏手執大量新界農地的地產商代表。
有學者認為,小組缺乏地產商界別,並不代表打算繞過地產商,提出不利地產商的建議,或向地產商施壓,要求地產商協助建設公共房屋,或許只是認為毋須經小組辯論收回地產商土地問題。惟學者同時質疑,小組的組成讓人感到已有特定的傾向,無助反映民意。

有學者質疑,專責小組能否真正盛載民意。(資料圖片)

有消息指,政府已有覓地可行性腹稿,包括收回大發展商手上囤積的農地,部分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而餘下土地則讓發展商付較低補地價,發展私人樓宇。

組成欠地產商

環顧專責小組名單,22個非官方成員中,以專注房屋議題的學者或相關人士居多,包括小組主席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副主席黃澤恩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成員包括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鄒廣榮、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健枝、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

小組之中,代表鄉事派僅得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但亦有指張學明本身也屬鄉議局中的少數派,專責小組更沒有地產商代表,若討論新界農地發展議題時,新界原居民和擁有大量農地的發展商,似乎在小組中未有代表聲音。

馬嶽認為,小組成員大多亦有相若傾向,缺乏民間團體聲音。(資料圖片)

姚松炎:小組或只討論填海與發展郊野公園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地產商或鄉事派一直均不反對發展新界農地,反而更怕政府不開發。他相信小組缺乏地產商代表,主因在於政府希望避嫌,以免造成向發展商利益輸送的觀感。而且不同地產商囤地地點不同,政府難以將所有地產商包攬到小組內,令小組儼如「地產商巡禮」,亦不能只容許部分地產商加入小組,「順得哥情失嫂意」。

前立法會議員、地產學者姚松炎分析,「政府屬意的agenda係咩,就係會搵咩人埋位」,他指組成暗示此小組根本就不會討論到「收到發展商囤積農地」的問題,只會討論到填海、丁屋和郊野公園土地和綠化地帶,若需與發展商討價還價實另有途徑。

鄒廣榮:缺地產商代表感奇怪

至於小組成員、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鄒廣榮則表示,獲政府邀請加入小組時,得悉沒有發展商代表加入小組,感到奇怪。鄒廣榮估計,政府若要收回發展商手持的農地,只涉政府和發展商的交涉,不需經此小組或「大辯論」解決。

事實上,上屆政府亦成立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負責檢討香港房屋長遠發展及相關政策,惟政府並未有照單全收長策會的建議。對於新成立的專責小組的作用,馬嶽質疑成立委員會等於反映社會意見的形式過時,仿如回到殖民地時代,加上今次專責小組具體職責功能未定,小組成員大多亦有相若傾向,缺乏民間團體聲音,成員亦似對土地供應有特定傾向,質疑委員會難以盛載民意,公信力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