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淹大澳】垃圾圍城財物浸毀 居民轟政府救災善後不力

撰文:魯嘉裕
出版:更新:

颱風天鴿上周三(8月23日)襲港,十號風球下的大澳除飽受狂風暴雨吹襲,更成為水浸重災區,近岸及低窪地區水深更一度及胸,不少房屋及地鋪商戶均受災,大量電器及財物損毀。風後一星期,大澳更湧現垃圾潮,一袋袋垃圾及水浸過後的廢物堆積大街小巷上,需由居民及義工不斷將垃圾搬出大澳,苦不堪言。
過百名大澳居民及多個相關政府部門昨(30日)出席防災及善後檢討大會,居民不滿政府於2010年花費1.5億元於大澳興建防水堤及排水系統,但上周水浸情況仍然嚴重,批評設計失敗;居民又指食環及民政署處理善後工作遲緩被動,居民需自行搬清垃圾、登記損失及尋求援助,「點解呢個唔係你哋(部門)嘅責任,要我哋自己去做?」。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指政府於風災事件中欠缺即時應變機制,導致善後工作遲緩,朱凱廸則指署方將善後工作責任交給民間及非政府組織的造法不當。

颱風天鴿上周襲港造成大澳嚴重水浸。(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過百名居民及多個相關政府部門昨(30日)出席防災及善後檢討大會。(魯嘉裕攝)

昨晚的居民大會約有超過100名居民到場,另外政府多個相關部門包括食環署、民政事務總署、渠務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代表、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及朱凱廸均有出席。大會討論多個部門於水浸時及災後的工作問題,其中包括防洪措施成效、善後清理工作及居民支援的問題。有居民將事件對比2008年颱風黑格比吹襲,同樣造成大澳嚴重水浸問題,事發後政府於2010年開展大澳改善工程,於大澳一涌近太平街及永安街一帶興建一個長約220米的河提,造價約1.5億元。

政府於2010年於大澳一涌近太平街及永安街一帶興建一個長約220米的河提。(蔡正邦攝)
有居民發現用作防洪的擋水板,於水浸時不斷漏水。(謝世傑提供)

然而居民指於今次颱風中,受河堤包圍的街道仍水浸至「水深及胸」,亦有用作防洪的擋水板出現漏水情況,居民批評「究竟係木土工程署設計失敗定渠務署管理不當」。木土工程拓展署代表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巡視大澳情況後,責成有關部門聽取意見,署方會考慮有意見指大澳應擴大型防水堤等建議。

居民及義工連日自發將大堆垃圾搬走。(魯嘉裕攝)

垃圾屯積4日 居民批食環署清理緩慢

居民又提出於水浸後因不少廢物被沖上街道,加上大批被浸壞的物品,造成垃圾堆積如山,衛生情況惡劣。然而食環署清理垃圾進度緩慢,居民及義工要自行將垃圾搬走,食環署於4日後才安排貨車將垃圾儘快運走,並仍需居民以機動車將垃圾逐批由大澳內運到近出口的巴士總站,居民批評「點解自發嘅居民同義工仲多過食環啲人」。食環署代表回應指,風災後有增加清潔的人手及車輛,而對比平日平均收集約6噸垃圾,風災後6日食環署共收集170噸垃圾,最高峰一日收走60噸垃圾。代表又指風災中與區議會及鄉事會安排協調,感謝自願協力的義工及居民,未來會研究改善災後措施,包括繼續使用有夾貨車作更快清理。

朱凱廸稱民政託民間團體作聯絡居民的做法是不應該。(魯嘉裕攝)

民政至今未安排經濟援助 議員批做法不當

另外不少居民不滿水浸至今一星期,部門之間未有為受水浸影響及有損失居民提供慰問及援助,民政事務總署助理民政專員指,颱風後鄉事會分別委託鄰舍輔導會及基督教女青年會逐家逐戶作家訪及登記,至今已訪問約400戶,會待對方完成後根據資料向有需要居民提供協助,另外鄉事會亦正洽商慈善團體希望撥出救援資金。守護大嶼山聯盟成員謝世傑批評署方做法倒退,舉例於2008年黑格比吹襲時,是由民政事務總署負責為居民登記及發放經濟支援,為何今次要由志願團體負責,助理民政專員回應指「做法可以有唔同,但目的都係希望幫到居民」。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表示,天鴿吹襲後屯門如嘉和里等村落亦受水浸影響,該區民政事務處已為居民作統籌,並找到華人慈善基金於明天(9月1日)捐出每戶3000元援助金,負責大澳的民政專員是否亦能為大澳居民作類似安排;另外朱指出,民政事務總署應協助統籌救援物資及登記居民等工作,現由民間團體作聯絡的做法是不應該。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則指,政府於風災事件中欠缺即時應變機制,導致善後工作遲緩,「做完救人,但無諗過水浸後後果,好似財物損毀、清理垃圾等問題」,政府應主動協助居民而非要等待居民要求。梁耀忠要求政府為大澳成立救災基金為未來天災危機作預防。

梁耀忠指政府於風災事件中欠缺即時應變機制,導致善後工作遲緩。(魯嘉裕攝)